鲁棉研28在山东夏津引种示范种植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山东夏津对鲁棉研28进行引种示范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鲁棉研28具有高抗病性和适应性,尤其是高抗枯萎病,棉花蕾期不受枯萎病菌影响,解决了老棉区重茬所致苗期植棉易死苗的难题,保证了棉花在重病地的正常生长。
  关键词 鲁棉研28;引种示范;种植试验;山东夏津
  
  鲁棉研28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出的高抗枯萎病,且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棉花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棉2006012)。为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夏津县棉花生产的发展,解决夏津县重病地植棉易死苗的问题,山东银兴种业有限公司2006年购买了鲁棉研28品种的全国生产、经营权。为正确评定该品种在夏津县棉区表现,山东银兴种业有限公司当年于重病棉区夏津县田庄乡小于庄村进行了示范种植,并全程调查记载。
  
  1示范田安排情况
  
  1.1示范品种
  鲁棉研21、鲁棉研28、晋棉38共3个品种。
  1.2田间布置
  示范田安排在夏津县田庄乡小于庄村,每品种种植面积20hm2,根据地力因素、品种特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每个品种的留苗密度均为4.5万株/hm2。
  1.3统一管理
  种子来源为本试点统一提供的酸脱包衣棉种。各项田间措施由本试点统一通知安排,力争各田块间管理水平均匀一致。
  
  22006年气候概况
  
  (1)苗期。4月下旬及5月上旬阴雨天多,棉苗感染苗病较重,5月中旬天气晴好,棉苗转入正常生长。
  (2)蕾期。5月下旬及6月上旬有几次阴雨天气,6月中下旬天气较晴好,降水少,气温高,棉苗生长稳健,各品种长势较好。
  (3)花铃期。7月份月平均气温27.3℃,较常年偏高,月降水总数62.6mm,较常年少85.3mm。干旱缺水现象较重,7月31日又遇1次较大暴风雨,棉株倒伏严重。8月初又有几天连阴雨,各品系均上部几果枝幼铃有脱落。8月中旬天气晴好,气温高,利于棉株上部成铃。
  (4)絮期。8月下旬及8月初连续10余天阴雨,棉株下部僵瓣多,吐絮差。9月份及10月份均为气温高、光照足天气,利于棉花吐絮采收。
  
  3栽培管理
  
  3.1田间管理
  本示范田4月5~7日造墒,4月15~17日耙耢整地,4月20~22日播种,后地膜覆盖。5月10日间苗,5月20日定苗,7月15日打顶心。生育期间治虫9次,化控5次,中耕4次,修棉3次,叶面喷肥3次。
  3.2肥水情况
  ①基肥:施撒可富复合肥450kg/hm2。②追肥:7月18日追尿素225kg/hm2。③浇水:7月12日、7月27日各浇水1次。
  
  4病虫害发生情况
  
  (1)虫害。虫害发生以棉蚜、蓟马、红蜘蛛、盲蝽蟓为主。棉铃虫以二代落卵量大、发生重,三代、四代发生轻。因治虫及时、有效,未对棉花生长造成大的影响。
  (2)病害。因5月下旬6月上旬的连阴雨天气导致今年枯萎病发生较重,品种间差异明显。黄萎病今年轻度发生,未对生产造成影响。
  
  5各品种田间表现
  
  5.1鲁棉研21号
  该品种为当前夏津棉区主要种植品种,出苗快且整齐,棉苗生长旺盛,整个生育期长势均较强。植株高大,茎杆粗壮、坚韧,第一果枝节位高,果枝斜上举,株型较紧凑。叶片宽大,叶色深。铃卵圆较大,铃重6.8g。上桃快,吐絮集中,结铃分布均匀。霜前花率高,后期易早衰。僵瓣少,衣分42.1%,抗虫性能好,多点测产产籽棉4 132.5kg/hm2,霜前皮棉1 632 kg/hm2,居第三位。枯萎病情指数8.74,黄萎病情指数7.87(见表1、表2、表3)。
  5.2鲁棉研28号
  该品种为新推广品种,出苗稍缓慢,棉苗长势稍弱,但抗苗病性能好,现蕾以后长势加强,整个生育期长势稳健,开花早,铃期短,早熟性能好,株高中等,茎杆细硬,果枝平伸,株型稍松散,叶片色淡,铃圆形较大,果节均匀,铃重6.55g,吐絮肥畅,僵瓣少,后期叶功能好,不早衰。枯萎病发生极轻。衣分42.03%,内围铃脱落少,稳产性能好,适应性广,多点测产平均产籽棉4 221kg/hm2,霜前皮棉1 660.5 kg/hm2,居第二位,枯萎病情指数0.11,黄萎病情指数6.71。
  5.3晋棉38号
  该品种为新推广品种,出苗快且整齊,棉苗生长旺盛,整个生育期长势较强,植株高大,果枝较长,斜上举。株型半紧凑,茎杆粗壮,叶片宽大,叶色深绿,铃中等大小,铃重5.73g,结铃性强,脱落少,增产潜力大,吐絮畅且集中。霜前花率高,衣分39.81%,多点测产平均产籽棉4 420.5kg/hm2,霜前皮棉1 662 kg/hm2,居第一位。结铃性强,脱落少,增产潜力大,吐絮畅且集中。枯萎病情指数3.12,黄萎病情指数7.36(见表1、表2、表3)。
  
  
  
  6结论
  
  (1)鲁棉研28的高抗病性和适应性可以替代鲁棉研21号进行大面积推广,尤其重病地表现极为突出。
  (2)该品种的引进、推广,解决了夏津县老棉区重茬所致苗期植棉易死苗的难题,且该品种的高抗枯萎性能强,棉花蕾期不受枯萎病菌影响,保证了棉花在重病地的正常生长。
其他文献
摘要 2017年12月,中央出台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根据赔偿义务人的主观过错、经营状况等因素试行分期赔付,探索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分期赔付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赔偿损失责任承担方式的变通履行方式,在常常涉及巨额赔偿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有特定的法律适用性和社会需求性,通过“放水养鱼”的方式让企业分期赔付高昂的修复费用,既能保证生态环境损害得到救济
摘要 通过“3414”试验,确定淮阴区主要土壤类型水稻主体推广品种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配比,主要土壤类型淤土上,种植水稻最佳施肥量为氮249.8kg/hm2,磷40.8kg/hm2,钾96.6kg/hm2。  关键词 水稻;肥料;测土配方;3414;江苏淮安    淮阴区有耕地面积6.47万公顷,其中水稻面积3万公顷。为确实掌握我区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方案,我们在全区3种主要土壤类型上,安排了水稻“341
摘 要 我国体育赛事网络转播侵权现象日益严重,极大地损害了市场竞争秩序。法院生效判决均不支持体育赛事节目作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广播组织权主体应涵盖网络媒体,把著作权法修订送审稿第三章第四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修改为“播放者”,播放者的范围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关键词 广播组织权 网络转播 播放者 播放者权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起源  据中国版权协
摘要 阐述了绥无腥豆1号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并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早播、播法与密度、科学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获等,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大豆;绥无腥豆1号;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12-01    绥无腥豆1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199
摘要 U型防渗渠混凝土是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温度、湿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时,极容易产生裂缝。针对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U型防渗渠;裂缝;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343-01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节水成为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 总结了棚室黄瓜结瓜期常见的10种不良症状的病征,分析了不良症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  关键词 棚室黄瓜;不良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42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0-0078-01    日光温室黄瓜结瓜期,因受水、肥、气、温、光的影响,往往表现出影响产量的各种不良症状。现将结瓜期常见的10种不良症状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花打顶症 
摘要 总结了城口县2008年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并对其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防治;重庆城口;2008年  中图分类号 S43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153-01    马铃薯是我县的主要粮食和饲粮作物之一,2008年种植面积为1.11万公顷,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4.1%。晚疫病是我县马铃薯上发生最普遍、
摘要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杂交新组合,已经在苍南县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特介绍甬优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移栽、施肥、水管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便于指导生产。  关键词 连作晚稻;甬优6号;栽培技术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杂交新组合,我县从2003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穗大粒多、生育期适宜、抗性较好、米质优良等特点,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达5 33
摘要介绍了双低油菜秦优10号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秦优10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秦优10号;生育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208-01    秦优10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选育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江宁区于2007年引进示范种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稳产性,是秦优7号理想的替代品种。  1产量表现 
摘要 介绍了金杂101在宿松的试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龄移栽,合理稀植;平衡施肥防早衰;适时合理化控,塑造理想株型;及时整枝打杈,早打顶;及时抗旱排涝,防治病虫害。以期为该品种在当地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金杂101;栽培技术;安徽宿松  中图分类号 S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140-01    金杂101是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