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分期赔付的适用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7年12月,中央出台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根据赔偿义务人的主观过错、经营状况等因素试行分期赔付,探索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分期赔付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赔偿损失责任承担方式的变通履行方式,在常常涉及巨额赔偿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有特定的法律适用性和社会需求性,通过“放水养鱼”的方式让企业分期赔付高昂的修复费用,既能保证生态环境损害得到救济,又能让部分企业继续存活,保证了社会经济的稳定性,有效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损害就要担责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但在实践中,赔偿义务人的主观过错认定和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审判人员在适用分期赔付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其次,分期赔付的具体适用程序和相应的法律责任等系列规定亟待出台予以明确。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赔偿损失 分期赔付 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256

一、“分期赔付”适用的法律梳理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的分期赔付作为一种变通履行方式已在司法实践中进行了适用,典型案例如“江苏泰州1.6亿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但目前除了《改革方案》中规定:“根据赔偿义务人的主观过错、经营状况等因素试行分期赔付”之外,并无相关文件明确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等。笔者梳理了全国各省市在《改革方案》出台后,各省份为落实方案要求,结合各省自身实际,相应提出还可依据侵权行为、损害后果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符合分期条件。
  而传统人身损害赔偿相关法律法规对分期赔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相较于传统民事赔偿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即通过赔偿金钱等手段救济遭受损害的法益。本文将梳理传统民事赔偿救济领域分期赔付的法理背景以期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建立分期赔付制度寻求立法根基。《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中关于债务清偿的相关规定中;《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关于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中均涉及了分期履行的责任方式;另外《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损害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协商不一致的,赔偿费用应当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确有困难的,可以分期支付,但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从梳理来看,值得我们注意的有:第一,关于适用的意义,传统民事领域在关于债务的清偿、申请执行期限、人身损害赔偿中均规定了分期支付的履行方式,原则上都是通过分期支付使给付方通过分期多次完成,避免一步到位给付造成的压力,同时又要保障收付方的合法利益。例如在申请执行中,本着既要维护申请执行人的权利,又要帮助被执行人渡过难关的原则,积极寻找兼顾多方利益的结合点;同样地,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通过分期赔付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既能实现对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又能减轻企业经济压力,保障企业存续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因此,前后二者在适用分期支付制度以期实现“双赢”的根本目的上是基本一致的。第二,适用的前提在传统民事诉讼中,一般要考虑被告的实际履行能力,确定是否分期履行,分期履行的,确定每期履行的时间和数额,同时以双方协商同意为原则,只有双方协商一致后,才能适用分期履行。而分期赔付与分期履行有相似之处,是指允许赔偿责任人分期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的一种责任履行方式。但两者考虑的因素存在差异,前者需要根据“主观过错、经营状况等因素”来判断是否适用,后者是以实际履行能力以及是否协商一致来确定是否允许分期履行。第三,关于适用后的法律责任问题,传统民事赔偿中明确规定了分期支付中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的法律责任,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其次,《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分期支付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也不乏提供担保进行分期赔付的案例。而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暂没有相关规定明确分期赔付过程中出现义务人给付不能之情形出现时的处理。
  对比来看,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分期赔付能保障企业不至于“一赔致死”,即避免企业一次性支付高昂的费用而破产,又能充分保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落实。以建设工程施工为例,由于工程周期较长,合同总金额较大,该行业内一般采取工程进度款的付款方式,即在施工过程中,按阶段完成的工程量计算本阶段应付款总额。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工程施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生态环境修复的过程短则数月,长则十余年,而修复费用并非一次性发生,而是随着修复的进程逐渐发生,所以分期赔付可以满足生态环境修复的需要。笔者认为,传统民事救济中的分期履行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的分期赔付,虽有区别但立法目的与意图基本一致,分期赔付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中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理论基础。

二、“分期赔付”适用的现状与困境


  案例:泰州市环保联合会与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泰兴锦汇化工有限公司等环境污染责任纠纷一案中,一审法院判决六被告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元。被告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赔偿1.6亿元环境修复费用的判决,同时认为可提供担保,先行支付60%,同时允许其通过技改抵赔在剩余40%額度内抵扣。
  这起案例涉及到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分期赔付,判决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尤其是分期赔付对于天价赔偿具有相当合理性,创新性地适用变通履行责任方式,防止“空判”现象的发生,但也引发了学者对于司法“任性”、司法理性不足的担忧。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客观上企业受困于现有的技术条件,排污设备往往存在落后问题,如果要求企业一次性付清赔偿费用,将不利于企业进行环保设施改造;第二,由于这类案件往往损害赔偿的数额特别巨大,不采用分期赔付的方式可能导致企业资金运转出现严重问题,更甚者导致企业破产,从而影响整个工业园区的发展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相关规定的缺乏,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其他文献
摘要以九峰城市自然保护区为例,对GIS、RS相结合用于景观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景观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GIS;RS;景观评价  中图分类号 S7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284-01    景观是指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
关键词 标价错误 格式条款 要约 要约邀请  作者简介:孙妍,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279一、案情简述  (一)案件概述  案例一:A在网上参与竞拍购买了B公司挂卖的书画作品,完成支付后在线客服
摘要 介绍了郑椒16号辣椒的特征特性,并阐述了其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郑椒16号辣椒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郑椒16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063-01    1特征特性    郑椒16号为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辣椒1代杂交品种,果实长牛角形,果长18~
摘要介绍了杂交粳稻新组合嘉乐优2号双亲的特征特性,并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关键词杂交水稻;嘉乐优2号;制种技术    嘉乐优2号是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以不育系151A和恢复系DH32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组合。2005年1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加速该组合的
关键词农村党组织 重大疫情 作用 途径  新冠肺炎自2019年年底在武汉出现后,在一段时间内迅速蔓延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在全民皆兵的阻击之下,新冠肺炎目前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这场无烟的战争中,农村是重要的场域。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一切事业的领导力量。农村抗击新冠肺炎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和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是自身职责所在,也是农村特殊的情况所决定的。一、农村是
摘要:本文就单晚稻菌核病的发生特点、暴发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今后的防治意见。  关键词:菌核病暴发原因防治对策  2005年单晚稻菌核病在长江流域暴发成灾,大多农户已先后防治,其病害基本得到控制,一般产量均在4500~6000kg/hm2;但种田大户受害轻的产量是1500~3000kg/hm2,重害的却颗粒无收。  1危害症状  10月初,单晚植株上部叶片开始失水束叶,后逐渐向下延伸,植株叶片焦枯
摘要 抗优63是由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高产优质高抗白叶枯病杂交中籼稻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抗优63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抗优63;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194-01    抗优63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于1
摘要 分析了淮麦20小麦高产种植经验,安排肥水管理试验示范,归纳总结施肥模式,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准麦20;配方施肥;原则;模式  中图分类号 S147.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0-0202-01    淮麦20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市农科所2002年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适宜淮北地区种植。该品种近几年在我县生产应用中,表现抗病抗倒
摘要 D奇宝优527是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共同选育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良好、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征。在其高产栽培中,应把握好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及时烤田、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D奇宝优527;烟后稻;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D奇宝优527系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共同选育的三系杂交稻新
鸡腿菇因其长相奇特、口感好、栽培简单、市场价格高等优点,近年来深受广大菇农的喜爱,栽培面积日益增大,又加上其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它也是广大消费者首选菜肴之一。现系统介绍一下鸡腿菇的无公害高效栽培方法及保鲜技术。  1栽培技术  1.1栽培季节  8月下旬播种,9月覆土,10~12月出菇;2月播种,3~5月出菇。  1.2栽培原料及配方  1.2.1栽培原料。棉籽壳、玉米秸、稻草、杂木屑、豆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