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杂101在宿松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金杂101在宿松的试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龄移栽,合理稀植;平衡施肥防早衰;适时合理化控,塑造理想株型;及时整枝打杈,早打顶;及时抗旱排涝,防治病虫害。以期为该品种在当地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金杂101;栽培技术;安徽宿松
  中图分类号 S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140-01
  
  金杂101是武汉金丰收种业有限公司科研中心利用渝棉1号优选系作母本,复合杂交系1102作父本配组培育出的一个新的高产优质抗虫杂交棉花品种。2007年三王农业服务公司从武汉金丰收种业引进在宿松县棉花原种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试验示范,表现突出。尤以产量高、铃大烂铃少、吐絮畅、好采摘而深受广大棉农喜爱。
  
  1试种表现
  
  1.1生育期
  全生育期123d,属于中熟偏早品种。
  1.2植株性状
  株型梳朗呈塔形,茎杆茸毛多,叶片中等,叶色深绿,铃中等偏大,卵圆形,单铃重5.83g,衣分较高(42.37%),籽指10.2g,果枝台数21.2台,第1果枝节位5.2节。田间整齐度好,苗蕾期长势强,花铃期长势中等,吐絮期长势偏弱。抗病性好,在2007年枯黄萎病大发生年份试验田间发病株率为16.8%,病指7.70%。
  1.3产量表现
  丰产性好,示范地密度2.5万株/hm2,单株成铃38.7个,总铃数968 265个/hm2,总产籽棉4 660.5kg/hm2;试验地密度2.4万株/hm2,单株成铃41.2个,总铃数988 800个/hm2,总产籽棉4 897.5 kg/hm2。复兴镇鹅湖村示范地密度19 950株/hm2,单株成铃52.3个,总铃数1 043 385个/hm2,总产籽棉5 272.5kg/hm2
  
  2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我地宜在4月中旬地温稳定在12℃后抢晴播种,出齐苗后及时揭膜防止高温烧苗,同时做好晒床促根壮苗,轻易不要浇水。油菜茬棉田棉苗2~3片真叶时要搬钵蹲苗(一般在移栽前10~15d)。移栽前3~4d每1万钵苗床撒施尿素1.0kg左右,或防治红蜘蛛、棉蓟马喷1次叶面肥,使棉苗带药带肥到大田。
  2.2适龄移栽,合理稀植
  一般在5月上中旬,当棉苗长到2叶1心至3叶1心时即可移栽,移栽密度1.95~2.25万株/hm2,行距100cm,株距44~50cm。肥力较低的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
  2.3平衡施肥防早衰
  施肥原则应掌握底肥足,中期追肥稳,后期重施花铃肥,普施盖顶肥加叶面喷肥防早衰,保证施纯氮300~345kg/hm2,纯磷150~180kg/hm2,纯钾270~300kg/hm2
  2.3.1轻施早施提苗肥。移栽后7d左右点施或沟施尿素75.0~112.5kg/hm2促早发。
  2.3.2当家肥。当棉花长到5~6台果枝时即可追施当家肥,一般追施磷酸二铵187.5~225.0kg/hm2,三元复合肥375~450kg/hm2,氯化钾300~375kg/hm2,优质硼沙15.0~22.5kg/hm2,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饼肥750kg/hm2,苗势较差的或地力较差的地块可增加75kg/hm2尿素。
  2.3.3早施重施花铃肥。金杂101前期长势旺盛,成铃快而集中,后期长势偏弱。因此,花铃肥应早施,即植株80%开花、幼铃有母指大小时即可施花铃肥,一般施尿素300kg/hm2
  2.3.4补施盖顶肥防早衰。8月初补施盖顶肥,8月底补施叶面肥,一般施尿素112.5kg/hm2左右。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加尿素或其他叶面肥。
  2.4适时合理化控,塑造理想株型
  金杂101前期生长旺盛,中期稳长,后期偏弱,因此,化控要看天看地看苗适时少量多次,一般苗蕾期用青岛助壮素60~75mL/hm2,初花期90~105mL/hm2,盛花期90~105 mL/hm2,打顶后7d喷150mL/hm2即可。
  2.5及时整枝打杈,早打顶
  由于前期生长快,成铃集中需养分较多,因此要及时整枝,集中养分成铃,防止叶枝消耗养分。早发棉田整枝时应整掉下部1~2台果枝,金杂101后期长势偏弱应及早打顶,待果枝18台左右时打顶,不宜超过20台打顶,做到枝到不等时。
  2.6及时抗旱排涝,防治病虫害
  金杂101成铃快而集中,易受旱害及渍害。因此,遇旱应及时抗旱,遇涝应及时排涝。2代棉铃虫一般无需防治,前期重点防治肓蝽蟓,后期重点防治红蜘蛛、棉蓟马及斜纹夜蛾,3代、4代棉铃虫根据发生轻重适当防治2~3次。
  
  3参考文献
  
  [1] 佚名.高产优质双抗杂交棉花新品种:金杂101[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4):36.
  [2] 黄国梁.棉花新品种对比试验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57-58.
  [3] 朱明华,欧建辉,陆宏伟,等.高品质棉花渝棉1号组合配置的研究[J].江西棉花,2001,23(2):35-36.
  [4] 刘圣田,韩长胜.杂交棉花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棉花,2003,30(3):41-42.
其他文献
鸡腿菇因其长相奇特、口感好、栽培简单、市场价格高等优点,近年来深受广大菇农的喜爱,栽培面积日益增大,又加上其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它也是广大消费者首选菜肴之一。现系统介绍一下鸡腿菇的无公害高效栽培方法及保鲜技术。  1栽培技术  1.1栽培季节  8月下旬播种,9月覆土,10~12月出菇;2月播种,3~5月出菇。  1.2栽培原料及配方  1.2.1栽培原料。棉籽壳、玉米秸、稻草、杂木屑、豆秸、
摘要 2017年12月,中央出台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根据赔偿义务人的主观过错、经营状况等因素试行分期赔付,探索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分期赔付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赔偿损失责任承担方式的变通履行方式,在常常涉及巨额赔偿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有特定的法律适用性和社会需求性,通过“放水养鱼”的方式让企业分期赔付高昂的修复费用,既能保证生态环境损害得到救济
摘要 通过“3414”试验,确定淮阴区主要土壤类型水稻主体推广品种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配比,主要土壤类型淤土上,种植水稻最佳施肥量为氮249.8kg/hm2,磷40.8kg/hm2,钾96.6kg/hm2。  关键词 水稻;肥料;测土配方;3414;江苏淮安    淮阴区有耕地面积6.47万公顷,其中水稻面积3万公顷。为确实掌握我区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方案,我们在全区3种主要土壤类型上,安排了水稻“341
摘 要 我国体育赛事网络转播侵权现象日益严重,极大地损害了市场竞争秩序。法院生效判决均不支持体育赛事节目作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广播组织权主体应涵盖网络媒体,把著作权法修订送审稿第三章第四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修改为“播放者”,播放者的范围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关键词 广播组织权 网络转播 播放者 播放者权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起源  据中国版权协
摘要 阐述了绥无腥豆1号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并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早播、播法与密度、科学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获等,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大豆;绥无腥豆1号;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12-01    绥无腥豆1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199
摘要 U型防渗渠混凝土是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温度、湿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时,极容易产生裂缝。针对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U型防渗渠;裂缝;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343-01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节水成为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 总结了棚室黄瓜结瓜期常见的10种不良症状的病征,分析了不良症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  关键词 棚室黄瓜;不良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42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0-0078-01    日光温室黄瓜结瓜期,因受水、肥、气、温、光的影响,往往表现出影响产量的各种不良症状。现将结瓜期常见的10种不良症状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花打顶症 
摘要 总结了城口县2008年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并对其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防治;重庆城口;2008年  中图分类号 S43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153-01    马铃薯是我县的主要粮食和饲粮作物之一,2008年种植面积为1.11万公顷,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4.1%。晚疫病是我县马铃薯上发生最普遍、
摘要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杂交新组合,已经在苍南县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特介绍甬优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移栽、施肥、水管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便于指导生产。  关键词 连作晚稻;甬优6号;栽培技术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杂交新组合,我县从2003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穗大粒多、生育期适宜、抗性较好、米质优良等特点,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达5 33
摘要介绍了双低油菜秦优10号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秦优10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秦优10号;生育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208-01    秦优10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选育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江宁区于2007年引进示范种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稳产性,是秦优7号理想的替代品种。  1产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