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金杂101在宿松的试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龄移栽,合理稀植;平衡施肥防早衰;适时合理化控,塑造理想株型;及时整枝打杈,早打顶;及时抗旱排涝,防治病虫害。以期为该品种在当地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金杂101;栽培技术;安徽宿松
中图分类号 S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140-01
金杂101是武汉金丰收种业有限公司科研中心利用渝棉1号优选系作母本,复合杂交系1102作父本配组培育出的一个新的高产优质抗虫杂交棉花品种。2007年三王农业服务公司从武汉金丰收种业引进在宿松县棉花原种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试验示范,表现突出。尤以产量高、铃大烂铃少、吐絮畅、好采摘而深受广大棉农喜爱。
1试种表现
1.1生育期
全生育期123d,属于中熟偏早品种。
1.2植株性状
株型梳朗呈塔形,茎杆茸毛多,叶片中等,叶色深绿,铃中等偏大,卵圆形,单铃重5.83g,衣分较高(42.37%),籽指10.2g,果枝台数21.2台,第1果枝节位5.2节。田间整齐度好,苗蕾期长势强,花铃期长势中等,吐絮期长势偏弱。抗病性好,在2007年枯黄萎病大发生年份试验田间发病株率为16.8%,病指7.70%。
1.3产量表现
丰产性好,示范地密度2.5万株/hm2,单株成铃38.7个,总铃数968 265个/hm2,总产籽棉4 660.5kg/hm2;试验地密度2.4万株/hm2,单株成铃41.2个,总铃数988 800个/hm2,总产籽棉4 897.5 kg/hm2。复兴镇鹅湖村示范地密度19 950株/hm2,单株成铃52.3个,总铃数1 043 385个/hm2,总产籽棉5 272.5kg/hm2。
2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我地宜在4月中旬地温稳定在12℃后抢晴播种,出齐苗后及时揭膜防止高温烧苗,同时做好晒床促根壮苗,轻易不要浇水。油菜茬棉田棉苗2~3片真叶时要搬钵蹲苗(一般在移栽前10~15d)。移栽前3~4d每1万钵苗床撒施尿素1.0kg左右,或防治红蜘蛛、棉蓟马喷1次叶面肥,使棉苗带药带肥到大田。
2.2适龄移栽,合理稀植
一般在5月上中旬,当棉苗长到2叶1心至3叶1心时即可移栽,移栽密度1.95~2.25万株/hm2,行距100cm,株距44~50cm。肥力较低的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
2.3平衡施肥防早衰
施肥原则应掌握底肥足,中期追肥稳,后期重施花铃肥,普施盖顶肥加叶面喷肥防早衰,保证施纯氮300~345kg/hm2,纯磷150~180kg/hm2,纯钾270~300kg/hm2。
2.3.1轻施早施提苗肥。移栽后7d左右点施或沟施尿素75.0~112.5kg/hm2促早发。
2.3.2当家肥。当棉花长到5~6台果枝时即可追施当家肥,一般追施磷酸二铵187.5~225.0kg/hm2,三元复合肥375~450kg/hm2,氯化钾300~375kg/hm2,优质硼沙15.0~22.5kg/hm2,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饼肥750kg/hm2,苗势较差的或地力较差的地块可增加75kg/hm2尿素。
2.3.3早施重施花铃肥。金杂101前期长势旺盛,成铃快而集中,后期长势偏弱。因此,花铃肥应早施,即植株80%开花、幼铃有母指大小时即可施花铃肥,一般施尿素300kg/hm2。
2.3.4补施盖顶肥防早衰。8月初补施盖顶肥,8月底补施叶面肥,一般施尿素112.5kg/hm2左右。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加尿素或其他叶面肥。
2.4适时合理化控,塑造理想株型
金杂101前期生长旺盛,中期稳长,后期偏弱,因此,化控要看天看地看苗适时少量多次,一般苗蕾期用青岛助壮素60~75mL/hm2,初花期90~105mL/hm2,盛花期90~105 mL/hm2,打顶后7d喷150mL/hm2即可。
2.5及时整枝打杈,早打顶
由于前期生长快,成铃集中需养分较多,因此要及时整枝,集中养分成铃,防止叶枝消耗养分。早发棉田整枝时应整掉下部1~2台果枝,金杂101后期长势偏弱应及早打顶,待果枝18台左右时打顶,不宜超过20台打顶,做到枝到不等时。
2.6及时抗旱排涝,防治病虫害
金杂101成铃快而集中,易受旱害及渍害。因此,遇旱应及时抗旱,遇涝应及时排涝。2代棉铃虫一般无需防治,前期重点防治肓蝽蟓,后期重点防治红蜘蛛、棉蓟马及斜纹夜蛾,3代、4代棉铃虫根据发生轻重适当防治2~3次。
3参考文献
[1] 佚名.高产优质双抗杂交棉花新品种:金杂101[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4):36.
[2] 黄国梁.棉花新品种对比试验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57-58.
[3] 朱明华,欧建辉,陆宏伟,等.高品质棉花渝棉1号组合配置的研究[J].江西棉花,2001,23(2):35-36.
[4] 刘圣田,韩长胜.杂交棉花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棉花,2003,30(3):41-42.
关键词 金杂101;栽培技术;安徽宿松
中图分类号 S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140-01
金杂101是武汉金丰收种业有限公司科研中心利用渝棉1号优选系作母本,复合杂交系1102作父本配组培育出的一个新的高产优质抗虫杂交棉花品种。2007年三王农业服务公司从武汉金丰收种业引进在宿松县棉花原种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试验示范,表现突出。尤以产量高、铃大烂铃少、吐絮畅、好采摘而深受广大棉农喜爱。
1试种表现
1.1生育期
全生育期123d,属于中熟偏早品种。
1.2植株性状
株型梳朗呈塔形,茎杆茸毛多,叶片中等,叶色深绿,铃中等偏大,卵圆形,单铃重5.83g,衣分较高(42.37%),籽指10.2g,果枝台数21.2台,第1果枝节位5.2节。田间整齐度好,苗蕾期长势强,花铃期长势中等,吐絮期长势偏弱。抗病性好,在2007年枯黄萎病大发生年份试验田间发病株率为16.8%,病指7.70%。
1.3产量表现
丰产性好,示范地密度2.5万株/hm2,单株成铃38.7个,总铃数968 265个/hm2,总产籽棉4 660.5kg/hm2;试验地密度2.4万株/hm2,单株成铃41.2个,总铃数988 800个/hm2,总产籽棉4 897.5 kg/hm2。复兴镇鹅湖村示范地密度19 950株/hm2,单株成铃52.3个,总铃数1 043 385个/hm2,总产籽棉5 272.5kg/hm2。
2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我地宜在4月中旬地温稳定在12℃后抢晴播种,出齐苗后及时揭膜防止高温烧苗,同时做好晒床促根壮苗,轻易不要浇水。油菜茬棉田棉苗2~3片真叶时要搬钵蹲苗(一般在移栽前10~15d)。移栽前3~4d每1万钵苗床撒施尿素1.0kg左右,或防治红蜘蛛、棉蓟马喷1次叶面肥,使棉苗带药带肥到大田。
2.2适龄移栽,合理稀植
一般在5月上中旬,当棉苗长到2叶1心至3叶1心时即可移栽,移栽密度1.95~2.25万株/hm2,行距100cm,株距44~50cm。肥力较低的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
2.3平衡施肥防早衰
施肥原则应掌握底肥足,中期追肥稳,后期重施花铃肥,普施盖顶肥加叶面喷肥防早衰,保证施纯氮300~345kg/hm2,纯磷150~180kg/hm2,纯钾270~300kg/hm2。
2.3.1轻施早施提苗肥。移栽后7d左右点施或沟施尿素75.0~112.5kg/hm2促早发。
2.3.2当家肥。当棉花长到5~6台果枝时即可追施当家肥,一般追施磷酸二铵187.5~225.0kg/hm2,三元复合肥375~450kg/hm2,氯化钾300~375kg/hm2,优质硼沙15.0~22.5kg/hm2,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饼肥750kg/hm2,苗势较差的或地力较差的地块可增加75kg/hm2尿素。
2.3.3早施重施花铃肥。金杂101前期长势旺盛,成铃快而集中,后期长势偏弱。因此,花铃肥应早施,即植株80%开花、幼铃有母指大小时即可施花铃肥,一般施尿素300kg/hm2。
2.3.4补施盖顶肥防早衰。8月初补施盖顶肥,8月底补施叶面肥,一般施尿素112.5kg/hm2左右。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加尿素或其他叶面肥。
2.4适时合理化控,塑造理想株型
金杂101前期生长旺盛,中期稳长,后期偏弱,因此,化控要看天看地看苗适时少量多次,一般苗蕾期用青岛助壮素60~75mL/hm2,初花期90~105mL/hm2,盛花期90~105 mL/hm2,打顶后7d喷150mL/hm2即可。
2.5及时整枝打杈,早打顶
由于前期生长快,成铃集中需养分较多,因此要及时整枝,集中养分成铃,防止叶枝消耗养分。早发棉田整枝时应整掉下部1~2台果枝,金杂101后期长势偏弱应及早打顶,待果枝18台左右时打顶,不宜超过20台打顶,做到枝到不等时。
2.6及时抗旱排涝,防治病虫害
金杂101成铃快而集中,易受旱害及渍害。因此,遇旱应及时抗旱,遇涝应及时排涝。2代棉铃虫一般无需防治,前期重点防治肓蝽蟓,后期重点防治红蜘蛛、棉蓟马及斜纹夜蛾,3代、4代棉铃虫根据发生轻重适当防治2~3次。
3参考文献
[1] 佚名.高产优质双抗杂交棉花新品种:金杂101[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4):36.
[2] 黄国梁.棉花新品种对比试验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57-58.
[3] 朱明华,欧建辉,陆宏伟,等.高品质棉花渝棉1号组合配置的研究[J].江西棉花,2001,23(2):35-36.
[4] 刘圣田,韩长胜.杂交棉花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棉花,2003,30(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