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设计与教学技巧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校的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诸多的问题中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力差,考试中失分严重,即学习英语的时间少,只限于课堂,平时很少有听、说、读、写的机会。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以上情况,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一“七步教学法”
  1、预学。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借助词典、单词表或有关资料,能对文章内容有大概的了解,能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结构,不懂的字词句让学生在预习时划出来,留到课堂上或课后解决。
  2、导学。导学是一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学部分,教师不能忽视,教师应精心设计,引人入胜,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3、听读。学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内容后,让学生进行听的练习,在听之前可以提一两个问题,问题要有代表性,要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
  4、设疑。学生听读后,已经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时要求学生默读文章,解决教师精心设计或练习册中设计的T/F判断题或问答题。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这几点:①先易后难;②先理解后拓展;③先浅后深,兼顾两头。
  5、复述。复述课文是阅读课课堂教学的升华,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连贯表达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通过复述对所学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变文章中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会说才会写,坚持复述,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解难。所谓解难,就是指英语课堂教学中排忧解难的过程,是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必经之路。解难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提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语言点,由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解答;另一种是学生将预习时或经过课堂教学后还有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讨论解答。
  7、查测。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查测的内容一般是课文教学中的重要语言点,也可以是拓展性问题。查测的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笔试。用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知识没有完善需要补充或提高,进而尽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督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设定目标以引发阅读动机
  教师应当重视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均衡的课外阅读,努力使一部分课外阅读时间成为课内阅读训练的延伸和补充。
  (二)、跨越生词障碍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最头痛的事也是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其实,一般人在阅读时,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生词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猜测的(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除外)。具体来说,有以下方法:1、根据定义或解释说明猜测词义:2、根据对比关系猜测词义:3、通过因果关系猜测词义:4、根据语篇逻辑关系及常识猜测词义:5、根据同等关系猜测词义
  (三)克服阅读的不良习惯
  1、慢读(slow reading)。有许多中学生总认为读得越慢,对文章信息了解得越多,理解程度也就越高。阅读速度与理解率几乎没有关系。首先要改变那种认为阅读越慢越好的错误观念。其次要经常进行限时阅读训练,逐渐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2、指字(pointing)。读者为了集中注意力而用手指、笔、尺等指着字行,并随着眼球转动而移动手指或其他指字物体。这种方法会降低阅读速度,往往使读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书页的字行上,而非文章的思想内容上。
  3、声读(vocalising)。实验证明,声读比默读慢得多,而且不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要克服声读,一开始可采用阅读时紧闭双唇,用牙齿咬住舌头或口里含东西等办法,然后多做快速阅读训练。
  4、心读(sub—voealising)。心读是一种除本人外其他人觉察不出来的有声阅读方式。太多的心读过分依赖言语而非语义,因而影响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克服心读惟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有意识地将阅读速度加快到超过最快的讲话速度,快速阅读中,读者已经没有时间去念出每个单词的声音了。
  5、心译(mental translating)。心译就是读者在阅读英文时,先将英文译成母语,然后经过母语去理解所读的内容。这种阅读方法必须经过多重的翻译环节,必然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要消除这种毛病,首先读者要认识到它的害处,认识到阅读英文时用英文思考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并在平时阅读中自觉去克服才能有效。其次,这一习惯必须经过大量的快速阅读训练才能去掉,你的脑子会逐渐自然而然地与英语建立直接的联系。
  6、过分复视(100 many regressions)。复视是对已阅读的内容感到不放心或没看懂,再次倒回去读的现象。每个读者都需要复视,但复视次数太多会影响读速。要减少复视,首先要明白对某篇文章的理解是相对的,是只要理解文章大意,并建立起一遍就能读懂的自信心。其次,在一般的阅读中坚持强迫自己的目光始终从左向有移动。
  (四)、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教师应通过课文教学、补充阅读量,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使他们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理解能力。以下是快速阅读的几种方法:养成泛读、“成组视读”、计时阅读的习惯。
  三、以写导读
  1、布置写作任务,激发学生查阅资料
  实践证明,通过布置各类写作任务,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依托的课外泛读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布置写作任务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导向。
  2、以写导读常用的方法
  以写导读最常用的方法当数缩写。如果文章过长,也可选取其中的核心段落让学生缩写。设置这种缩写练习的关键在于不能让学生有机会摘录原文语句,拼凑成文。教师可以规定缩写文章的开头、衔接部分和结尾,并要求学生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作者单位:丰县李寨初级中学江苏221700】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们应该将最优秀的文化精品奉献给下一代。因此,提供平实、规范的文本语言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苏教版教
杭州是一个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的欣欣向荣的城市。地铁乘客作为城市的特定人群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经济文化繁荣有着特殊的展示和促进作用,有针对性地调研乘客们在地铁上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师在组织数学学习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时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情感与态度等,同时帮助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及时调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事实表明,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在和谐、民主、有安全感的课堂中更易流露真情、表现真我,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率高。  基于以上认识
方案制定课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之一,是在学生选择了研究课题之后,在教师个体或集体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为了保证完成某一活动主题的任务,在研究某一活动主题之前进行的研究、编写活动方案的过程。方案制定是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作好充足准备,是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它不仅仅是为某一节课做准备,而是为整个活动做好铺垫。但如何能让学生有效的进行方案制定我们还是缺乏具体思路,于是我就“奇
现在的小孩,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大人多、小孩少,孩子在家里便是小皇帝、小太阳,家里人都会对他们百般迁就,事事围着孩子转,使一些独生子女养成了任性、自私等不良的个性品质。每当我看到班上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蛮横无理,不喜欢和小伙伴分享玩具或点心时,我真的很痛心。再看看现在家长的心态:“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只求“聪明”生活上迁就放纵等,我们的心揪紧了。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大声疾呼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不可轻易丢掉。”但识字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常见蜻蜓点水、匆匆而过,少有用,心打磨,精雕细琢。究其原因,不是教师不重视,更多的是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识字教学怎样才能做到行之有效呢?    一、激发识字兴趣,营造自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定、推理等熟悉活动的过程,它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教学活动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实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必须围绕如何启迪和发展积极思维这个核心下功夫。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争论,养成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善于运用充分的事实依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之心才能有报国之志。立足家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们学校少先队的主要工作内容。也许有人会想,爱国主义概念太大,对
低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短。但是他们生性好奇,活泼积极,乐于模仿,善于表现。具有很强的求知欲,上进心。容易受感染,可塑性强。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根据低年级孩子们的这些年龄
研究菌株Lactobacillusplantarum-12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对6种致病菌(Escherichiacoli,Staphyloccocusaureus,Salmonella,Listeriamonocytogenes,VibrioParah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