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制定方案的思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案制定课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之一,是在学生选择了研究课题之后,在教师个体或集体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为了保证完成某一活动主题的任务,在研究某一活动主题之前进行的研究、编写活动方案的过程。方案制定是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作好充足准备,是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它不仅仅是为某一节课做准备,而是为整个活动做好铺垫。但如何能让学生有效的进行方案制定我们还是缺乏具体思路,于是我就“奇异的雷电”这一主题试着在各个班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孩子们果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这使得我也从中获得一些感悟。
  
  一、先“做”后“教”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而不同阶段的指导、不同对象的指导、不同方法的指导都会达到不同的效果,但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
  可是学生在制定计划之前我们一定要先进行指导吗?在某一班级进行试讲时,我试着指导学生制定计划的方法和内容,显然我有些高估的学生的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从下笔,不知道写些什么,该怎样写,甚至有些人干脆什么也不做。当然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能力问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起步较晚,学生本身的能力不够,面对这样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新内容,我该怎么做呢?难道真的要手把手的一步一步将方案制定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孩子们吗?如果这样做不又回到了填鸭式的教学,这岂不是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即使这样做了,学生就能掌握方法吗,下次能为其他主题顺利制定方案吗?种种疑问在我心头缠绕。索性,与其教师“教”不如先让学生“做”。在另一个班级教学时我没有让学生先制定计划,而是在各组确定课题后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直接去研究。一周后,孩子们回到了课堂上,我让孩子们说说他们是怎样去研究的,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困难。这次,他们像一群刚刚睡醒的小鸟叽叽喳喳、争先恐后的说个不停,有的孩子说他们通过上网、查阅书籍了解了有关雷电的知识,有的找到学校的科学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有关雷电的实验,有的还到医院里请教医生遭遇雷击后的急救措施,他们甚至做了PPT课件来为大家展示他们了解的知识。然而,他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孩子们第一次到医院去请教医生时,因医生太忙遭到了拒绝;上网查资料时网上的东西太多,他们都不知道改选哪些好了;做实验的材料不好搜集,实验经过多次才成功等等。有了孩子们的亲身体验,这时再来告诉他们要想顺利的研究课题,那么在活动之前先来制定活动方案就是必须的了。如何制定活动方案,那就要把你们的目的、做法写清楚,还要想想你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等等。制定活动方案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教师先“教”,学生后“做”,是教师对学生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先“做”教师后“教”,这样更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达到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二者有机结合,灵活应用于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使孩子们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
  
  完整的活动方案的具体内容应包括: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与方法、预设的活动成果等内容。通常活动方案会以表格和文字两种方式呈现,例如表一。
  教师在活动开始前指导学生制定格式规范的活动计划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科学的态度,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这些概念性的名称理解起来有些困难,特别是对刚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完成这张表格实在是太为难,所以会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从下笔,不知道写些什么,该怎样写。一定要使用我们所谓的计划表吗?我想不一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是尊重自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自己决定成果呈现方式,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那我们可以先将活动方案的计划表改一改,让它更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于是,我将“奇异的雷电”活动方案计划表改成如下:
  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接受了,他们的小脑袋凑到一起很快就完成计划表,虽然计划当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他们的头脑中有了自己的想法,变得有话可说。
  
  作者单位:徐州市西苑二小江苏221000
其他文献
伴随课改地层层推进,关于教材的讨论也越来越向纵深化发展。广大科学教师的教材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我们教师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理解还是比较片面的,致使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科学教材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怎样才能使教师尽快地走出误区,真正地“走进”教材,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和研究。    一、灵活设计教学过程,补充教材    教材被视为新课程的“材料”或“资源”之
简述分析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提出了交通综合治理新理念。介绍了可借鉴的国内外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经验,最后提出构筑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通勤圈的设想,认为综合治理
小班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生态的变迁,对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在家养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就显得格格不入。他们需要适应这个新环境,要学习、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如何对小班幼儿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游戏生活呢?    一、优化班级管理之首要前提----良好的师幼关系  如果说亲子之爱是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
将科学史内容融合于科学教育教学之中,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教育趋势,而在我国当前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启蒙学科。也重新定位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只是把科学史内容简单地当作一个个普通的科学家故事来教学,大大削弱了科学史的真正价值。笔者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科学史内容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分析归类,共发现有33处涉及科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并鼓励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目前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与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并列的语文能力之一,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教材常将口语交际与习作设计为同一个专
创意餐饮作为传统餐饮形式的转型与升级,其本身有着推崇创新的独特性。杭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也给如今创意餐饮文化品牌的构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外婆家”的餐饮文化
以发芽红稗粒和黑糯米按比例混合为原料,添加甜酒曲Q303,以酒曲添加量、红稗和黑糯米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4个单因素条件试验及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工艺路线。研究结果表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们应该将最优秀的文化精品奉献给下一代。因此,提供平实、规范的文本语言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苏教版教
杭州是一个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的欣欣向荣的城市。地铁乘客作为城市的特定人群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经济文化繁荣有着特殊的展示和促进作用,有针对性地调研乘客们在地铁上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师在组织数学学习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时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情感与态度等,同时帮助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及时调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事实表明,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在和谐、民主、有安全感的课堂中更易流露真情、表现真我,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率高。  基于以上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