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师在组织数学学习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时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情感与态度等,同时帮助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及时调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事实表明,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在和谐、民主、有安全感的课堂中更易流露真情、表现真我,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率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和探究:
  一、创设数学课堂和谐心理环境
  1、课前小谈话,拉近师生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环境中.学生只有放松心情,才能露出孩子的本性,从心理上接受课堂。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孩子从一上课就有抵触情绪,那么这堂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于是,我增设了课前两分钟左右的谈话时间,多是表扬一些同学或鼓励后进学生继续加油之类的零言碎语,在看似自由散漫的交谈中。教师平易近人,信任、理解学生,学生也会尊重、爱戴教师,在平等互敬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愉快,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满足学生独立感与成就感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乐学,爱学的良好学习情感,为整节课良好学习效果的获得作了一个铺垫。
  2、课中小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话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较强,自尊心也强,他们往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对待他们,特别是那些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就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这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做学习的主人,进步过程的后进生需要有不断的成功来激励,以加快、加大他们进步的步伐。一个赞许的眼神、竖起一根大拇指、一句鼓励性的话语、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胜利的击掌等等,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给遇上困难的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给没有自信的学生以学好数学的信心。
  3、课尾小总结,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结束前的总结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的系统归纳,而且也包括对本节课学生所获得的能力及形成的技能以及课堂表现的一个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还有哪些要改进的的地方?”来先让学生自我小结,可以是全班性的,也可是个别性的,学生在小结中巩固了新学的知识,也体会到课堂主人的快乐。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对学优生提出更高目标,对学困生,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是充满着活力的。学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学习兴趣就更浓了。
  二、有效利用教材资源.适时渗透心理教育
  记得我校老师曾经上《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课上一张张美丽的图案伴随着悦耳动听的音乐呈现在学生面前,接着老师一句“美吗?”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美”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那你们想不想创造美,来剪一个这样的图形呢?”“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整节课中学生是在一个很愉悦的心境下,学完了本节课。这位老师把一节枯燥的数学课上得如此生动有趣,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理论知识,而且受到了良好的心理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课结束时学生还意犹未尽,教师一句“美无处不在”,让所有学生都回味无穷。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还有许多的可挖掘因素,只要我们细心去挖掘它、利用它,只要处理得当’相信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小学生身上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应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不仅仅是数学,在其它学科中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真真正正的开展起来,而且是扎实的,有效的。以此更好的促进我们的学科教育。
  【作者单位:江都市仙女镇双沟小学江苏225200】
其他文献
探讨藜麦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可行性。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通过比对测定皂苷的常用对照品齐墩果酸和藜麦皂苷A检测结果,比较显色反应后标准曲线。不同对照品显色反应后最
伴随课改地层层推进,关于教材的讨论也越来越向纵深化发展。广大科学教师的教材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我们教师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理解还是比较片面的,致使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科学教材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怎样才能使教师尽快地走出误区,真正地“走进”教材,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和研究。    一、灵活设计教学过程,补充教材    教材被视为新课程的“材料”或“资源”之
简述分析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提出了交通综合治理新理念。介绍了可借鉴的国内外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经验,最后提出构筑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通勤圈的设想,认为综合治理
小班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生态的变迁,对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在家养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就显得格格不入。他们需要适应这个新环境,要学习、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如何对小班幼儿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游戏生活呢?    一、优化班级管理之首要前提----良好的师幼关系  如果说亲子之爱是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
将科学史内容融合于科学教育教学之中,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教育趋势,而在我国当前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启蒙学科。也重新定位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只是把科学史内容简单地当作一个个普通的科学家故事来教学,大大削弱了科学史的真正价值。笔者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科学史内容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分析归类,共发现有33处涉及科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并鼓励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目前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与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并列的语文能力之一,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教材常将口语交际与习作设计为同一个专
创意餐饮作为传统餐饮形式的转型与升级,其本身有着推崇创新的独特性。杭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也给如今创意餐饮文化品牌的构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外婆家”的餐饮文化
以发芽红稗粒和黑糯米按比例混合为原料,添加甜酒曲Q303,以酒曲添加量、红稗和黑糯米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4个单因素条件试验及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工艺路线。研究结果表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们应该将最优秀的文化精品奉献给下一代。因此,提供平实、规范的文本语言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苏教版教
杭州是一个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的欣欣向荣的城市。地铁乘客作为城市的特定人群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经济文化繁荣有着特殊的展示和促进作用,有针对性地调研乘客们在地铁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