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动力分析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上一篇专栏文章里谈了佐藤学关于“学”就是“合作学习”的谬误,这一篇又来议论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著名的话。说真的,这有一点像向某种观点泼水。其实也不要紧。苏东坡《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中有一句“日暖桑麻光似泼”。一个“泼”字,将春日的照耀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的景象描绘得极其逼真。如果读者朋友跟苏东坡一样下过乡,相信也感受过类似的情景。
  回到正题上来,我想议论的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是:“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什么是教育》,1991.3)这句话的问题在于:树不是由树摇动的,而是由风摇动的,云不是由云推动的,而是被风吹动的,作者用来做比喻的基础不符合物理现实。我们可以说,这是大学者的口误或者笔误,有机会请他再改过来就是了,何况他还有第三句话“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一句很可能是对的,而且是优美的。但是且慢,第三句话建立在前两句话的基础上,如果前两句话是错的,由这两句引出来的话,其正确性值得怀疑:每个孩子生动活泼的灵魂现在醒着,只是因为被唤醒吗?树木循季生长,迎着太阳发生光合作用,这些独立生命的活动,是被某一个主体去催化、唤醒的吗?
  很多教育实践证明,孩子在某些方面或者某个时间段,内心可能被外界的某种因素唤醒,但是它持续的生长和发展的方式是靠外界推动,还是靠内在的成长力量?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教学的动力分析。
  一、学的动力——大自然的恩惠
  人的天性与潜力足以让人成为人,它集中表现为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高级本能。发挥本能是自然、高质和向上的动力方式,决定了学生自为的无限可能性。学生的学是发挥本能的根本形式,作为成长环境的教育,对学生的学应是“无为”的,应推动、保护、激扬学生的学。
  百年来,因工业和物质科学思维等影响,征服自然的思维渗入教育,形成物化的、以教为中心的庞大体系。教育改革必须致力于消解该体系,回归主要依靠学的体系,使学校真正成为学校而不是“讲堂”。二十年的生本教育实验证明了依靠学习本能的可行性。生本教育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为解决种种教育痼疾开辟了道路。我们有必要从诸方面来阐述这一变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本文从教育动力体系的角度加以探讨。
  我们在许多地方提到鲧和大禹治水策略的不同。前者是堵,逆水之性(水往低处流)而为之,其结果是越堵越难堵,导致堤坝危乎其高;后者是导,疏浚渠道,顺“水往低处流”之性而为,使它流得欢乐和顺畅,于是越导越顺,水患得到根治。如果说,前者的外力(见于人的行为)和原动力(见于水的行为)相反而形成劣质的动力体系,那么后者形成了外力和原动力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动力体系,所以后者成功,而前者失败。
  这对教育深有启发。教育面对的是人,其天性是“往高处走”。教育想要形成良好的动力体系,就必须尊重这种向上的人的本性而激扬之,使之最充分地依托和发挥人的生命力量,取得人的提升;原有的教育方式恰好相反——采取了控制之法,而我们从未有过根据来证明“控制”是唯一方法,就想当然地实际上否定了除此之外的其他教育方式。于是,大禹的顺工作对象(水)的本性而为的做法,在教育实践中难以施展。
  为明确起见,我们把教育中使其状态发生积极改变的力量称为动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看到过学生求知欲望十分强烈的生动、活泼、主动的课堂,也看到过教与学一头热一头冷,或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许多人经常上课睡觉,若干人常睡不醒”的课堂。前者使人感到动力充盈,后者使人感到动力匮乏。犹如汽车开了空调就不能提速是动力不足,需要考虑修(换)发动机一样,今天教育教学的问题,例如素养教育和终端考试成绩不能并行不悖、智育和其他各育对立、教育依靠外部的资源攀比而忽视内力捉襟见肘的情况,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教育内部动力不足。其原因又在于動力体系极不合理。教育的合理动力体系应是:(1)找到和拥有教育的原动力,即符合教育对象本性的、教育的、核心的、本质的动力;(2)如果具有诸种动力的话,它们之间应该有和谐的发挥,而不是相互对立;(3)这种体系应当以“有结果的”(其核心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并高屋建瓴地取得终端考试成绩)、自激励的机制而持续运作。
  事实上,在教育教学中,学和教都是不可缺少的,都对人的提升发生作用,因而都是一种动力。其中,教育的原动力是儿童的学习天性。它是支配学习者和学的行动的,也是决定教的效果的根本的和强大的动力。想要构成合理高质的动力体系,就必须使教居于最大地发挥学的作用的助动力的地位而不是相反。今天解决基础教育问题的关键,是通过把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教育“生产关系”的改变,实现教育生产力的巨大解放。
  二、学先于教——学是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动力
  学是儿童生命的本质需求,它先于教而普遍存在,因而是系统的。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和不同因素中具有原发性的行为和动力,是教的天然依托。无论是儿童的生命史还是一个具体的成功的教学过程,与教相比,学都是先行发生,形成教的动力准备的。
  回顾在教和学这两种动力合二为一的婴幼儿时期,此时教尚未系统发生或处于“无为”状态,人类潜在的前教育活动几乎完全依靠儿童自身天性——借助教少学多的自为方式,以惊人的速度学习既有的人类言语符号并自在地成长。这时的“教育”,乃是有教之用而无教之体,处在“教”的地位的,是除了处在人类母体而自然地获得最初的低度启蒙之外,几乎不需要中介物的天心(大自然的规律)和人道(社会的可以诉诸默认的本质需求)的结合体。婴幼儿以其自然的学习,独立地发生了整个“教育”之用,而反映出学之动力较之教更具有本原的性质,显现教育之体最初产生于受体本身,而其形态是自在、自然和自为的,其动力来源于生命和自然,即人之生命中对于周围世界的了解以避免危难、求取生存和繁衍发展的内在力量。它的原发存在带着美好和健康的本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也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在后来需要压抑和内敛。
其他文献
好的课程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基础。课程包括多个方面,笔者简要谈谈综合课程和游戏课程。  综合课程。幼儿课程包括五大领域课程(主体课程)、园本课程、生成课程三部分。三类课程既相互独立,又能统一。如时令季节、乡土人情、民风民俗等既是领域课程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园本课程进行挖掘和开发,同时也可生成新的课程。鲜活的生物个体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等皆是教育资源;生活中的幼儿、家长、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通过设置议题,引导学生关注或主动参与讨论,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的教学方式。本文以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第九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为例,通过创设情景、设置议题、活动教学、方法指导、学习评价等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剖析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的错误,学会运用“两点论”“重点论”等方法认识和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深度学习。  笔者通过一个具体案例,阐述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议
课堂教学节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从语言、内容、环节、评价、详略等方面及时调控,保证课堂教学节奏的和谐美妙。笔者结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谈谈如何从把握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调控教学节奏。  一、整体内容:目标地位不动摇  教学预案是教学行为的蓝本,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精细预设与教学现场的不一致,往往会让教师陷于两难境地
将鲜活的活动资源恰到好处地整合到品德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能起到推动作用。然而,泛化式的整合却无处不在,如为了呈现课堂的精彩,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性活动;为了促使目标的达成,课中开展诸多的实践性活动;为了体现教学的延伸,课后布置众多的拓展性活动。泛化式的整合让学生始终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让教学过程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实现资源应有的育人价值。笔者认为,品德课活动资源的整合不在多而
5年前,大冶市灵乡镇中学(以下简称“灵乡中学”)“闻名”全市:市教育局、镇政府、中心学校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时,对学生上课成片睡觉的现象屡次提出批评,并下了最后通牒——想方设法,解决学生上课睡觉问题。  5年后的今天,灵乡中学又在全市声名鹊起:学校一跃成为大冶市教改名校,全市各学校纷纷派代表前来学习课改经验。  变化源于学校推行的“135”快乐课堂教学改革——  面对学生厌学、教学质量萎靡不振的困境
实施项目化学习,需要对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做出改变:将原本的知识传授转换成真实问题情境下的项目式学习。笔者结合初中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简要谈谈项目化学习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一、项目化学习的动机源于真实的问题  “真实问题”是指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找出学生感兴趣的真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  凭借文章内容,训练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语文教学中,一般通过三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巧设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课堂提问的方式通常有四种:一是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二是叙述性提问,如“是什么”“怎么样”;三是述理性提问,如“
武汉市江汉区长港路小学,是一所有着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一直以来,学校坚持静心育人,形成了独有的“水滴文化”,开发了一套特色鲜明的“水滴文化”校本课程,致力于让“每一颗水滴都折射太阳的光辉,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笃学、志远、雅趣”的优秀品质。2016年12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很多文本都蕴含着丰富鲜明的写作资源,只要善于发现,抓住其中两三点,采取合适的方式,就能让文本发挥好写作例篇的功能。  《植树的牧羊人》是个虚构的故事,却寄托了作者内心美好的愿望。学完本篇,学生除了文本意义上的解读领悟外,更有探求写作资源方面的思考。教师可以利用文本,尝试组织学生进行改写再创造。  自我投射,关注独特体验。文体改写的出发点是对原文做进一步深挖掘,特
在数学教学中牢牢地扭住“问题”这个牛鼻子,注重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勇敢地问,问在点子上,刨根问到底,既能培养学生质疑、敢想、善思的必备品质,又能为增强学生的关键能力打牢基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本文以《打电话》教学为例,略述一二。  问题意识的“点火器”:启发和引导。在教学《打电话》前,老师出示了《沏茶》和“烙饼”的图片,问:“怎样沏茶才能让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