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激将与激励 “找事王”变冠军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230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问题学生”不是天生的,只是在其学习生活中受到家庭、學校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因此,在教育“问题学生”过程中教师更要多一些爱心和耐心,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成功转化的目的。
  学生A就是这样一名学生,文化课成绩差,性格有点偏执、易动怒,很多同学不愿和他交往,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因工作繁忙造成孩子的家庭教育几近缺失,虽经班主任多次教育收效甚微,但他的体育成绩还不错。一次偶然的比拼让他成为了同学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改变了他的学习状态。
  一、现场激将
  在一次50m跑测试课上,测试正在有序进行。学生A来到我跟前说:“苏老师我能看一下测试成绩吗?”我说“好啊”,并随手将记分册递给了他。他便在我身后看他的测试成绩,而我则继续进行下一组学生的测试。突然,听到学生A大喊一声:“苏老师,这怎么可能?体委他根本就没我跑得快,他的测试成绩怎么会比我还好呢?”
  我被他的大叫吓了一跳,他可是我班上有名的“找事王”啊!如果事情处理不好,其他学生可能就没法上课了。我将下一组学生的测试成绩记录好后,暂停了测试,对学生A说:“测试成绩不会错,你和体育委员测试时不在同一组,你怎么知道他没有你跑得快?另外,你认为体育委员没你跑得快那是在他参加校田径队之前的事,体育委员在苏老师的校田径队已经训练一个学期了,成绩有较大幅度提升。这次你的成绩不如体育委员也是正常的,你的测试成绩肯定是正确的,体育委员的测试成绩也是准确的,你要相信苏老师。要不等全班同学测试结束后你和体育委员比试一下?”我半开玩笑地说道。
  “比就比,谁怕谁啊!”学生A气呼呼地大声说。
  “好,那就来场公平比赛。”我趁机激了学生A一下。我将全班学生集中起来宣布:“同学们,学生A想挑战一下我们班本次测试成绩最好的体育委员,大家一起给他们加油助威!”“好啊!好啊!”学生们顿时欢呼起来。
  在全班学生的关注下,“比赛”开始了,原本这种“比赛”少不了同学们的加油助威,但今天的赛场氛围却异常的安静,大概同学们都不想因为给体育委员加油而激怒“找事王”学生A。比赛结束了,我大声宣布成绩:“学生A8″13,体育委员8″02,体育委员胜出”。学生A有点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便大声叫道:“我不服,我不服,我就是不服,再来一次……”
  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再比3次学生A全都输了,也不能平息他的情绪,于是我灵机一动地说:“体育委员,你愿意再次接受学生A的挑战吗?”体育委员笑着说:“有什么不敢的。”我接过话题说:“既然这样,那就让你们再比一次,但不是今天,时间就定在一个月后的体育课上,怎么样?”他们两人都表示同意。
  二、课后激励
  当“问题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时,就觉得自己会进步、能学好,使他们增加自信,改变以往一贯不认真、不努力的习惯,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后,我将还在生气的学生A叫到办公室,让他调整一下情绪后,对学生A说:“苏老师知道你今天输得不服气,但要面对现实,以前你50m跑成绩的确比体育委员好,但现在体育委员的50m跑成绩超过你了,是因为体育委员已经和苏老师训练了一个学期。一个月后的比试你有没有信心赢?”冷静下来的学生A明显感觉信心不足。“你还是有机会赢他的。”我趁机鼓励道。“真的吗?”学生A惊讶地问道。“机会当然有,但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就看你怎么来把握。苏老师期待你的优秀表现。”我不失时机地继续鼓励学生A。
  当我准备去上下一节课时,发现学生A还跟在我身后,便问道:“还有事吗?”看到学生A犹豫的样子,我故作惊讶地说:“你不会对下一次比赛没信心了吧?”学生A很自信地回答:“我相信我自己,但我有件事想请苏老师同意。”“你先说说看是什么事。”我答道。学生A有点不好意思,小声说:“苏老师,我能加入学校田径队吗?”我想了想后回复他:“让你参加校田径队也不是不可能,以你现在的表现加入校田径队训练会引起其他队员的争议,要想参加校田径队就必须改掉你以前的一些不良习惯,因为参加校田径队训练不仅要成绩好,更重要的是具备顽强拼博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鉴于你和体育委员的比赛约定,暂时准许你以考察队员的身份参加训练,但是能不能真正加入田径队,还需要综合评判你的训练、上课表现和运动成绩,你看怎么样?”“好,苏老师,您就看我的表现吧。”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想:如果因为参加田径队而改变他以往的学习态度,那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三、“找事王”变冠军
  当我带着学生A首次参加校田径队训练时,其他队员都面露不悦,显然队员们对“大名鼎鼎”的学生A也有一定了解。我对队员们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但我们不能因为他的缺点就无视他的优点,难道你们就没有缺点吗?老师相信学生A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一定会积极改正,说不定有一天他还会超越你们呢。学生A暂时以考察队员的身份参加训练,等他真的改正了自身的一些缺点之后才能批准他成为一名正式的校田径队队员。”
  在我的耐心开导下,队员们也逐渐接纳了他。同时,我也和学生A一同分析了他目前的状况,向他提出要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勇敢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正确处理同学关系,遇事不要轻易动怒,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等一系列合理化建议。
  学生A在田径队训练期间非常投入,但在训练过程中偶尔也有不顺心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当他出现情绪波动时,我都会及时帮助他树立信心,教育他如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学习和生活中的真正强者。同时,我也教育和引导其他队员多帮助学生A,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A一次次端正了态度,坚定了信心,并且经过一个月的刻苦训练,训练成绩已经超过了体育委员。
  于是在一次体育课50m跑随堂测试中,我特意将学生A和体育委员安排在同一小组,所有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的比赛中。第一轮测试,学生A以0.1s的优势胜出,体育委员很不服气,10min后我安排了第二轮测试,这次学生A以0.3s的优势胜出。体育委员顿时没了之前的锐气,怏怏地走到学生A面前说:“学生A你进步真快,但你不要骄傲,我也会继续努力,一个月后我还会找你比试的!”学生A微笑着回道:“我接受你的挑战。”此时,学生们也发自内心地为学生A的进步鼓掌祝贺。看到学生A的进步与变化,其他队员也渐渐地乐于和他交往了。鉴于学生A的积极转变,我正式批准他加入校田径队,而且经常在适宜的时机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在田径队的表现,他的脸上也经常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接下来的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生A取得了小学男子组200m跑冠军,并和其他学生一起摘得接力比赛的桂冠。当他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手捧鲜花,胸前挂着闪闪发光的金牌时,当初的“找事王”眼圈湿润了。我相信,这段经历与改变将会成为学生A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其他文献
体操垫是体育教学或体育训练中常用的器材之一,常规的用法一是利用其海绵的缓冲作用保护学生,防止其受伤;二是将其折叠成“∧”形,做跳跃练习的障碍物等来使用。笔者在一次前滚翻教学中,给小学生讲解动作要领时随手将动作图解画在了垫子上,学生很快理解了动作方法,练习效果很好。  室外体育课一般没有随手可用的黑板,将体操垫作为“小黑板”来使用,把教学挂图移植到体操垫子上,或将教案中的动作要领在垫子上展现出来,这
译/愈克富  一天早晨,生活在北极的一只白熊,在空气中嗅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香味,于是,他就把这事儿告诉了大母熊:“好像是来了什么探险队吧?”  在外面玩耍的小熊们,一下子就发现了香味的来源。这是一株小紫罗兰,正冷得发抖呢。但它仍顽强地不断发出香味,因为它懂得,这是它的责任。  “妈妈,爸爸,快来看。”小熊们叫了起来。  “我早说过有什么东西嘛,”白熊把这株紫罗兰指给全家看,“依我看,这不是一条鱼。
王雪老师基于自身的执教风格特点,利用视频、小组合作及展示等方式创设情境,呈现给我们新颖翔实的一课,给笔者带来了不少启发,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达成情况是决定一堂课效果好坏的根本性条件之一。本课在目标设置上,符合对学情的分析。目标的设定由“了解”到“掌握”再到“增强”,要求明确;“运用基本方法预防意外伤害”“例举应对危急情况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模拟练习伤害事故的紧急处理”3个步骤层层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学练进行反馈,学生不断自我调整的过程。根据控制论和信息论原理,积极地反馈行为对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教师课堂反馈行为也被认为是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能直接控制的反馈一般就是追加反馈,学生利用追加反馈所提供的信息,理解技术动作、纠正错误动作,最终形成运动技能。因此,追加反馈对于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具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强调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习得运动技能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但是,当前在大多数小学,对于学生体育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手段陈旧,且忽略学生间的
2020年12月底,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出台《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以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方案。未来的体育课上,将会有46个项目供中小学生选学,网球是其中之一。  《行动方案》和《措施》的颁布,将
《从“弊”到“利”的华丽转身》一文,重点描述了魏玉柱老师采用制作简易器材、测算器材数量、规划布置时间的教学方法,解决了学生学练技能与体育器材布置之间的矛盾。学习中,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慢慢映入笔者眼帘。  教学中,诸如跳箱摆放、单杠数量等场地器材的问题,笔者自己也常常存在一些困惑。魏老师通过反复的思考实践,制作仿真、便携的简易球门,解决了实需器材大、重、少的问题;观察学生学练状态,合理设计器材数量,
马老师的教学案例虽立意“草根”,但主旨却别出心裁,切入点虽小,但折射出了很多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且恰到好处地把控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收”与“放”,巧用一线课堂中生成性资源并加以放大其育人强技功效,犹如心灵鸡汤,让课堂教学瞬间华丽转身。  一、睿智有道  1.视角敏锐,凸显主题。党和国家的有关要求与规定是指引我们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的风向标,对此仅有8年工作经历的马老师彰显出极其敏锐的理念与政策视角。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中都明确了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建构的重要性,同时,健康领域课程与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同步,也将更好地完成幼小衔接。因此,我们依托课题研究开展幼儿园整合式体育课程一体化建构。  一、课程理念  “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明确了幼儿园体育课程一
当下,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练”与“赛(评)”,或只注重了学生的“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与“赛(评)”,从而导致了“学”“练”“赛(评)”脱节或分离,出现了体育课成“训练课”等不良现象,“教教材”“轻能力”等弊端屡见不鲜。如何落实“教材三个一”,实现“学、练、赛(评)”课堂教学实践的一致性,让学科核心素养能真正落实在课堂上,笔者结合201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