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开展策略探究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新课程改革也在进一步推进,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从初中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讲,教师在落实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本班学情,还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物理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观察能力;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21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开展的逐渐深入,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为了使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加大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关注程度,通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组织实验教学,使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整体提高。教师在物理课堂中组织实验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以往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激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深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在实际组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实验结果。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之前,要提前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对于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能够有更加深入的把握,为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通过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组织实验教学,并将多种教学模式融入课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于实验的细节问题有更加深入的把握,还能有效降低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达到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教学目标[1]。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而相比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来说,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实验过程的相关视频材料,不仅能够使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的实验操作流程更加标准,同时针对实验操作方法的展示也更加清晰,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难度,使学生能够在观察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
  而针对观察能力要求较高以及操作相对复杂的实验内容,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且各小组使用相同的设备进行实验。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实验结果与课本中的实验结果存在的不同之处,找出这种偏差出现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中所呈现的实验视频中的操作,对比自己的操作,并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反思能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二、借助实验情境的合理设计使知识学习变得直观
  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组织实驗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课本中一些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化地理解初中物理的相关知识,降低学生的知识学习难度。从本质上来看,物理实验的过程其实就是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在针对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事物的变化过程,进而明确物理变化的出现原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够真正变得直观,就需要在课堂上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教学情境一方面要能够融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情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课本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掌握和理解。
  教师在实际设计物理实验情境的过程中,要对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进行充分挖掘,将课堂的教学内容融合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尽量选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验材料来验证物理原理,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物理实验的操作。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情境不仅能够使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活动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实验结论的得出打下良好的基础[2]。引导学生在实验情境中进行物理操作,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于课本中的物理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将课本中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成直观的形象,也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未来更加深入地进行物理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课堂演示实验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加大对于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得到充分吸引;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思考以及观察物理现象,辅助学生得出相应的物理结论;还能有效深化学生对于物理课本中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新构建,促使学生能够运用本节课学习到的新知识来解决遇到的物理问题,对一些生活现象能够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进而为学生物理思考能力以及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能够有效避免单纯地进行知识讲解而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溜号的情况出现,帮助学生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实现整体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但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重点注意,一方面要保证能够规范地进行物理实验的相关操作,另一方面在对物理实验过程进行解说的过程中也需要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对实验情况以及实验结果的解说要贴近本节课的教学需要,针对演示实验中出现的一些操作偏差,给予学生明确的解释,找出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切忌一带而过,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困惑。教师还要针对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耐心地向学生解释,提醒学生注意,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通过清晰的实验现象来理解物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四、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实验发展学生协作能力
  教师在实际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分组实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保证班级分组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在对实验步骤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切忌过于详细,在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并通过实验的过程来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求知欲,也能点燃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思维的活跃度能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3]。学生通过将在课本中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能够实现对于课本中物理知识更好地消化。而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一方面能够学习小组中其他成员身上的长处,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之上切实实现共同进步,使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中的观察分析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分组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其自身的知识学习视野也能得到有效拓宽,进而更加深入地掌握初中物理课本中所要求的知识,对课本中物理理论的实践原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于初中物理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鼓励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
  为了有效突出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体现物理学科自身所具有的探索性以及科学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探究性的物理实验,使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尝试对新的物理问题进行解决,进而有效丰富自己的物理知识储备,使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能够真正得到提升。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现行的物理教材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物理实验指导,但是教材上的实验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对于相应的物理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不仅具有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步骤固定的特点,同时实验结论也相对固定,这样的实验方式很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开拓。而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使用探索实验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对课本中的实验结论进行质疑以及思考,尝试采用新的实验方法验证物理课本中的结论,进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使学生对于物理课本中的知识能够有真正深入的掌握,有效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探究能力的发展。
  六、通过实验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积极更新,充分联系现实生活,将生活元素引入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生活中一些小的物品来进行物理结论的验证,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来验证物理结论,使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學的相关内容对于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以及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组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参与度,发展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以及物理观察能力,实现物理实验教学整体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7.
  [2]李军社.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94.
  [3]王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18):222.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李云清(1983.11— ),男,汉族,甘肃镇原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已经出台,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特别强调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落实英语学科育人的要求,促进学生在英语素养上的提升,这对教师的英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日常的教研活动以及课程评价体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标,才能够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打造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标
摘 要:为切实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需要将相关先进成熟信息技術与小学语文教学整体过程进行有机融合,积极发挥先进成熟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关键优势,为处于小学阶段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跨越式提升创造出积极有利的核心条件。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当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针对性提出相关优化调整策略建议,致力于在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方面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信息
摘 要: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跟紧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优化以及改革自身教学手段,进而为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寓教于乐这一教学目标越来越明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追求的重要指标。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益智游戏的合理有效运用能够满足以上要求。  关键词:益智游戏;小学数学;兴趣;逻辑思维能
课程思政强调了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高度融合,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课程思政,即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音标教学在小学课堂之中如何发展是众多英语教师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简述了欠发达地区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现状,针对欠发达地区小学英语音标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小学英语;音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
摘 要:行动导向教学法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其引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中对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无疑是创新了教学模式。为了较大程度上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质量,教师可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基于此,本文先概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接着探讨了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特点,之后分析了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优势,最后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素质,更能体现它独有的特征和培育人的特有价值。本文将简单阐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现状,简单提出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相关策略,并探讨出一种更符合当代学生要求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策略,进而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氛围,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使广大高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知识,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
摘 要: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促使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变化,要求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个性化教学,通过对“个性化作业”的有效设计与评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针对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有效评价进行实践研究,基于当下情况总结出评价创新模式,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有效评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章结合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机电系教学实训楼工程实例,分析了如何合理制定工程创优目标,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从施工过程控制到竣工验收每一环节,全方位加强施工质量管控,精细化管理,并注重创新科技应用,确保项目质量目标得以实现。本工程先后荣获河北省结构优质工程奖、河北省建设工程安济杯奖、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摘 要:在当前的英语教学当中,英语语言的输出形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口头表达,另外一种则是书面形式的表达。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难度更大,一直以来,书面表达的教学都是英语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将对现阶段英语书面表达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当前的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书面表达能力;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