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领域。新的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倡导自由表达,真情写作的教学理念。然而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具综合性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作文教学处于理论上地位极高、实践上手足无措的尴尬境地。学生视写作为苦差事,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东西要么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要么话不由衷为文造情。偶有一些佼佼者的佳作,有时却免不了给人一种千人一面似曾相识的感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给作文教学的负面影响极大,至今仍难以消除。
  有教师认为中考语文成绩是要靠运气的,而语文成绩中主要是作文要靠运气。虽然很多地方的中考作文批阅是三人小组,但作文总不比数理化有标准答案,运气好一点的话,作文上相差个两三分不是稀奇事。因此每年考下来都有平时语文成绩不突出的学生竟然考了个不错的分,或是平时语文不错的学生竟然马失前蹄,得分与一般同学没有什么差距。虽然后者事后没有去查卷,但老师和学生都会这样想:运气不好啊,肯定是作文上出了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有些语文教师会认为作文教学真的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高投入低产出,付出的不一定有回报。因此教师重视不够,学生敷衍了事。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使作文教学走人了一个怪圈。
  那么,作文教学真的不可为吗?真的很难操作吗?我想不是这样的。以下几点尝试或许能够在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提供思考。
  1,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构建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在《写作什么》一文中指出:“写作材料应以自己的经验为范围”,写作则“要写出自己的经验”,“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可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教师“大都是知道学生怎样写,不太注意指导学生去向生活探究写作的源泉”(刘国正语)。因此作为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个性情趣入手,给学生的畏难心理松绑,有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化写作。
  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利于作文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自然、认识社会、亲近生活的机会。例如学校里开展的运动会、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每个学期的综合性活动,或出游或参观或调查访问等都是绝好的积累写作素材的机会,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切体验,将活动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是很重要的,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生活,捕捉一切可以用来写作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练笔。例如:当自习课或语文课有小鸟突然闻进教室,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鸟的表现和同学的神情、活动,是关起门来捕捉还是打开门窗引导它飞走?过后可以以此为作文话题,写记叙文或以小鸟的口吻叙写这次经历。
  再如2008年年初的第一场雪来临时,大家都惊喜不已。这时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而写些东西,学生也定是有话可说的。记得那是个星期天的晚上,第一节晚自修结束铃声一响,学生们便纷纷跑到教室走廊里,外面雪正下得纷纷扬扬,漫天的大雪在飞舞着,像众多的舞之精灵,在黑幕的背景下,在对面灯光的映衬下,上演着一场浩大的舞剧。晚上看雪,似乎不是第一次,但不知为什么,这场雪特别震撼人心。学生们的心情也是欢欣愉悦之极,女孩们在走廊里用手,用脸迎接着美丽的雪花;而男孩有的甚至跑到楼下去玩雪了。看到学生们赏雪的激动。我在一旁说:“同学们,大家仔细观察啊,呆会儿写作文片段。”虽然学生不是第一次见到雪,但像这样在学校和同学雪夜看雪估计没几次。十五分钟的下课时间,学生们开心了十五分钟,然后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回到教室。半个小时后他们的作文片段就交了上来。每个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看雪的感受,其中不乏很多精彩的语句。如:“你来了,那样的轻,那样的美,却带来了一季的美,一季的震撼……雪,你从哪儿来,是穿越时空逃到这儿来的吧?因为你知道,这里会欢迎你。”“我想,它们大概是从天国之地来的吧,否则怎会那么纯洁,不带一点瑕疵?”“片片雪花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在空中无声地狂欢着……”“从来没有这样地看过雪,静静地仰着头,看雪肆意纷飞,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黑的苍穹可以孕育出这么晶莹、这么灵动的雪。”“它们随风飞舞,似乎在昭告天下:这一夜,这里是它们的世界是它们的天堂。”“雪,你终于来了。真是想你。你是忍受不了寒风的冷酷,还是禁不住江南的诱惑?雪,你来了又化了,是我们的热情将你融化,还是你心中的激情向外喷发?”这些都是优美的在真实情境中的真实感受,学生放飞了思维,在观察感悟和思考中写出了个人的独特感受。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作文情境。
  初中生毕竟不比小学生,可以常为写作文而设置一点游戏或进行一些表演活动。可喜的是在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大量的信息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动画等手段呈现,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些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从中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像。记得看过《昆虫记》中附赠的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的碟片,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有关小动物活动的镜头。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只屎壳郎在推一个粪球,失败了好几次,但那只小虫非常执著,最后绕到了粪球的另一面,轻轻一顶就成功了。画面细节真实、清晰,整個活动过程很值得一写,还可以引发思考和感悟。把这样的片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马上动笔写一写,学生何愁没话可写,何愁写不生动呢?再如有一次,我们语文组老师发现了一个电脑的屏幕保护程序,在电脑上显示出来特别的漂亮,形态、颜色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锻炼学生写作的契机。于是在语文课上,用屏保作为载体,让学生边观察,边记下自己的感受,要求学生尽情地展开想像,运用一些比喻等修辞手法为文。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被吸引,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被激发,看着屏幕,他们好像也被带入了这变幻莫测新奇的世界。后来交上来的写作片段的确不错,这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文笔。
  3,积极运用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的写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结束。老师是当然的审阅者,但我们能否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人欣赏他们的作品呢?有些学生也正是因为平时自己写的只有老师一个人看到,他们如果觉得老师不够重视自己写的东西,只是打个分数或写一两句无关痛痒的评语的话,他们就会不是很认真地去写。而如果更多的学生要看到自己文章的话,他们肯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写,而不是草草了事。因此教师应创造一切可能去展示学生的作品。
  比如教室的后墙就可以是学生发表的园地。不是象征性地选个几篇作文贴在墙上,而是尽可能多地贴在黑板下的瓷砖上。而且要求学生评选自己最喜欢的,可以在作文纸上打个五角星,最后评一下谁的五角星多。就像上面我所举的写雪的案例,我在布置观察写作的时候就宣布要把每个人写的都在后墙上贴出来,大家共同欣赏。结果大家的写作态度出奇的认真,练笔的质量也很好。
  另外博客也是文章发表的一个绝好的平台。记得我去年在腾讯网上申请开通了空间,在博客上写写文章,实现了倾泻抒情的需要,还有让人特别期待的是网友对所写文章的点评。文章上传之后,就想看到朋友的点评。朋友的点评对于自己的写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此想起作文教学来,当学生没有什么物质或精神奖励吸引的时候,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是不是也减少了许多呢?现在也有很多学生有了自己的博客,他们在博客里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感受,他们在自由的写作中尽情地放飞自己的心灵,而与网友的交流评论无疑是使得作者能坚持写下去的一支兴奋剂。如果有条件能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语文教师同样和学生一起写作交流,学生在写了作文之后让其他同学来评,即使一句或两旬,给点鼓励,那他们的写作热情也许会高涨许多吧?
  以上是关于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不管怎样,作文教学这块阵地对于教师来说绝对不能放松或听之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特有的体验,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创设写作的情境,运用好评价机制,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蒋如英,教师,现居江苏无锡。
其他文献
从一片落叶的叹息开始  到另一朵花蕾的遗迹  那些虛空,是多么辽阔,深邃,高远  路上滴落的汗水,脚印里长出尖锐的针  走啊,走啊,那些深夜或者烈日下的半途  马蹄踩碎了薄薄的乡愁  曾经两岸猿声,守望成隔世的寓言  悬空是一种绝世之美  一寸一寸延伸,一下一下试探  触摸到的夜色,握不住的露水  让眺望的目光慢慢温热  想象与虚构睁开眼睛  以同样的试探,去回应陌生人的问候  数百年前,他们曾经
目前,有少部分地方电视台的文艺节目主持人把ji、qi、xi读作zi、ci、si或者舌尖音,社会上的年轻女性误以为这是一种时尚,一种俏皮,争先摹仿,导致年幼的一代或者没有接受正规语音训练的人在语言自然习得中,产生偏离规范、偏离传统习惯的语音缺陷。    一、音节ji、qi、xi的正确发音    大家知道,像b、p、f、d、t、g、k、h、zh、ch、sh、z、c、s、j、q、x这17个清辅音,发音时
纵观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在体现时代性、人文性的同时,更突出地体现了命题者求新、求美、求雅的命题取向,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个性化特色。试卷总体上延续了我省高考自主命题的优良格局,在继承的同时,又稳中有变,呈现出诸多有创新的亮点。    一、符合《考试说明》要求,体现新课标精神    2007年江苏语文卷严格遵循江苏省发布的《考试说明》,中规中矩,试卷结构、题量和分值配比的
语文学习的天地异常广阔,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早已深入到千家万户的电视,也是我们语文学习者不能忽视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注重这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的学习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轻松进入语文学习的殿堂。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电视是一扇窗口,打开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生动曲折的故事,精彩独到的评论,引人入胜的讲座,幽默风趣的娱乐……我们老师要正确引导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简单化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情绪感受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语文教学处于高耗低效状态。为此,在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同时,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开展了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研究,并运用“活动教学”理论指导实验研究,力争构建起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需要的小学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一、确立活动教学思想    活动教学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种
写作,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怎样搞好作文教学,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近两年来,我所教的班级有70多人次在各种作文大赛中获奖,部分作文在报刊公开发表,下面就略谈一下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作法:    一、加大课外阅读量,写随笔随评    每周设一节阅读课,二节写作课。课内精读,课外泛读,通过熏陶感染,激发情感,丰富想象,增强见识,积累语言。写“文章梗概”“读后感”“评论”等,让学生认识提高,情感
《齐桓晋文之事》以对话的形式记述了孟子说服齐宣王放弃霸图而施行 仁政的过程,但实则是作为臣子的孟子和作为国君的齐宣王进行的一场辩论。我们知道,古代的君臣关系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没有是非可辩,没有道理可讲,君王的话是金口玉言,就是真理,所以孟子想在论辩中取胜绝非易事。但他终以如簧巧舌使齐宣王打消了称霸的念头,接受了孟子的主张,这足以证明孟子的论辩艺术多么高超。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下孟子的论辩艺
一缕霞光从天外射来  每一片树叶都感受到爱的温馨  因为无法描述  它带来的觉悟和惊喜  我开始发现  语言的贫乏与空洞  当霞光点亮万里夜空  我内心的暗影  落叶般四散而去,一种来自时光深处的歌谣  一种来自时光深处的歌谣  神秘而悠远  茫然之下  我借用你神性的光晕  温一壶茶  当茶香透过指缝  看见雪花鸟语交相呈现  温柔缠绵的诗行  绽放成花朵  静夜  有霜的夜晚  叶落窗台  远
《水浒传》这部古典小说主要讲述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以梁山泊为营地,反对朝廷的压迫,群雄起义,一帮有胆有识,身怀绝技的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共图大业,替天行道。梁山好汉们有智慧和力量与朝廷展开殊死的搏斗,充分显示了每一位好汉们的英雄气概和聪明才智。以及他们惩恶扬善,扶危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性格,这里我想谈谈“青面兽”杨志这个人物。  在智取生辰纲中观众朋友多把目光聚焦在“一瓢酒”上,以为着这是
在我的阅读印象中,温亚军是个苦吟派作家。所谓“苦吟”,是说温亚军的写作不以才气见长,也不以喷薄的激情取胜。他写得很认真,也很辛苦,读他的小说,难有酣畅之感,却能在细致的品尝中,体味出作者的匠心,看出精心结撰的好处。这样的作家也许不能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但却能持久,我相信是这样。  温亚军是一个双栖作家,他的取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军旅生活,一是故乡陕西的风土人情。以个人的嗜好,我更喜欢那些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