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品味,趣读歌谣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我确定了3个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初步感知“月光启蒙”的内涵,感受母爱的博大。(2)通过朗读歌谣,感受文字的音律美、意境美。(3)知晓本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走进“月光启蒙”的美妙世界。在朗读歌谣的指导部分,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母亲唱了几首歌谣?(出示幻灯片:(1)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2)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师:咱们共同来读一读,谁来分配一下任务。
  生:老师读简单的,我们读难的。
  老师字正腔圆读第一首,接着学生认认真真读第二首。因为有了老师的节奏和重音的示范: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老师读时还自打拍子。学生读得也像模像样,其中,纠正了“娘俩”的读音,并教学生可以读成“娘儿俩”。
  师:歌谣是唱出来的,它没有固定的曲调,老百姓口口相传,传唱至今。你们能唱吗?
  生:不会。
  师:肯定行,老师只要教一句,你们就会了。月——亮出—来—亮堂堂——(不是名曲的调子,但是简单,上口容易。只唱了半句,学生便跟着和起来。)
  师:一学就会,歌谣就是这样传唱至今的。第二首谁来唱?
  (一位同学站起来唱,别的同学都跟着打拍子轻声和。)
  看似在唱,其实是将“吟诵”的“平长仄短”方法教给大家。虽说不是古诗词,但吟诵的技巧是一样的。在声音的长长短短中,学生感悟到文字的音律美。
  师:我们刚刚唱的歌谣中讲的是什么故事?
  生: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师:还有呢?
  生:后羿射日、八仙过海、开天辟地……
  师:接着,母亲又给“我”唱起了童谣(出示幻灯片: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师:接下来举行师生童谣PK,共三个回合。你们先练练。
  (生开始大声练习。)
  师:第一回合开始,女士优先,我先来。
  (开始读,故意读得声音只是适中,语气语调略微有一点儿起伏,中规中矩。)
  生:(大喜)我们来,保管赢你!
  (读得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师:我宣布,第一回合,同学们赢!不过你们是人多势众嘛!
  生:(笑)这回,我先来。老师你等会儿。
  (学生仍然用刚才的方法读完,并自发为这名毛遂自荐者鼓掌,并“挑衅”地看向老师。)
  老师使出了真功夫。尤其是节奏,快慢无序可循,仿若讲故事。当念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时,全班一片寂静,同学们凝神细听,佩服之余深感泄气。
  师:我继续念——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野猫来哄你。
  生:(群情振奋)老师你念错了,还是我们赢!
  生:(转念一想)不对,老师你故意的吧?是不是为了告诉我们“狸猫”的意思?
  生:老师念得声情并茂,而且神情惟妙惟肖,应该是老师赢。
  生:学生老师各得0.5分。
  师:好,这回打个平手。决胜盘开始!
  充分利用儿童好胜的心理,在师生PK赛这样的外衣下,有着情趣的激发,技巧的点拨,涵泳的反复,语文的延伸。学生学习的潜能完全被开发,三维目标得到高度统一。环节可以预设,但幽默情趣无法预设,读之清新,教之无痕,得于顷刻。
  教学反思:
  很多老师不愿在各种比赛中选择第一课时,认为其“难上”。难就难在第一教时肯定要学习字词,要通读全文。完成这两个任务是不难的,但怎么教,是难题。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亦如此,寡然无味,谁也不能忍受。在此课的设计中,我带领学生在多梯度、多样化的“读”中,很好地实现预定目标。
  1.“读”中出奇,层层推进。
  从读课题开始,到一读课文,解疑释难;至二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最后趣读歌谣,情味盎然。读课题,读出全文的诗意;初读课文,语言导向明确,课堂清爽;二读课文,紧锣密鼓,短时有效;三读课文,读得满堂生趣,读得欲罢不能,读得真真切切。这样的层层推进,于轻描淡写中化解了教学难点,所以步步生辉。
  2.“疑”中教读,收放自如。
  怎么指导学生读书?怎么高明地指导学生读书?成了许多节语文课上老师们直接指向的“焦点”。平面化、技术性地进行指导:“声音高(低)些”“这儿停一停”等直白的话语是可以收到成效的,但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只有学生的朗读热情被唤起、被激发,他们才会做到不仅仅是用声音在朗读,而是用心,用整个的智慧在读。“带着感情读”是语文课上经常说的话,而这节课上,老师用自己的体态、自己的情感、自己对文本深入浅出的解读,成功地让学生走进了朗读的世界。学生一直在愉快的、富有挑战的状态下学习,不断通过主体的认识去同化课文内容,这种同化并不完全是“顺应”,而是烙上了个体鲜明的烙印。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
其他文献
[教学思考]    一、圆面积的教学起点在哪里?    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产生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由于测量的需要产生了长度单位,也由于测量的需要产生了面积单位和面积计算方法。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九章算术》在第一卷“方田”中给出了圆面积最朴素的算法: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回归生活,创设情境,当实际生活需要时,解决问题才不觉得是勉为其难。人教版的“圆形草坪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北师大版的“喷水
主持人语  长期以来,围绕音标教学一直争议不断。在重要地位逐渐被认识、语音教学走出“被虚无化”和“被边缘化”的怪圈后,又陷入“形式化”、“机械化”和“无序化”的泥淖。当视线再度聚焦时,我们发现自己回到了原点——音标教学。这一次,我们决定直面它。由是,本次选题得名。  当我们跳出教材、教法等条条框框,以学生的视角考量音标教学的本质时,认识逐渐清晰起来:音标教学不可以绝对化——过分强调或彻底否定都是不
最近,围绕着如何看待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爆发了热烈的争论,影响所及,已经超出了语文教学的小圈子,这也许是参与者预料不及的,但也许正是某些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的原委大概是这样的:如今中学生不喜欢《背影》,于是《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上发表了孙绍振教授赞扬并指导青少年阅读《背影》一文,却意外地引来了同行的反驳。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丁启阵在博客上写了《我赞成把朱自清从语文课本中删去》。此文一出,各家网
策划人语    2007年10月,本刊教育管理版刊发了《蠡园中学:一所非名校的拔节故事》,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不到两年,近6000人来到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到这“故事”的发源地考察寻访。蠡中的变革不仅引起了民间的重视,也引发了政界和学界的关注。国家总督学柳斌,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等领导以及周德藩、朱小蔓、丛立新等专家先后前往考察调研。2008年5月,江苏省教育学会在无锡召开“聚
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是个难点,一年级学生刚入校门,语言表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语言规律,循序渐进,按从易到难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逐步打好朗读基础。那么,究竟该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我校近年来正在进行学案教学的探究,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将低年级语文学案分为“一案三单”,即:教师手上一份从学生角度制定的学案,学生手上拿到的是课前“预习单
一、换位思考:数学地倾听从善意的强迫开始  大多数人往往喜欢做发言者而不喜欢做倾听者,没有一个发言者希望自己的发言没有听众,但发言者和倾听者本身是相对的,你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又怎么要求别人认真倾听你的发言呢?所以要想做一个大家欢迎的发言者,必须先学会做一个会尊重别人的倾听者。为了让一年级的孩子明白这一点,我采取了换位思考的方法,效果显著。我们班有一个调皮大王,思维活跃,上课时总是抢着发言,但别人发
如东县城名为掘港。作为地名,“掘港”迄今已有千余年,相传唐大历年间淮南黜陟使李承建捍海堰以挡潮水,遇泄洪则掘捍海堰以排内涝,循环往复,故得名。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位于古镇掘港的中心位置,百余年来,学校一代代“掘港”人薪火相传,把掘出一方教育的港口以成大海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掘港”为海,正体现了掘小人的文化主张: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他们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教育践行中,承继了海一样博大精深的气
名师档案    倪晨瑾,女,197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曾获得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体育器材选用鉴定专家、南京市第三届体育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国家一级排球裁判员等多项荣誉称号。教学中,系统研究科学意义基础上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努力通过创设向导教学模式、课前预习教学法、留白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DIY体育教学方法等建构“活力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在我看来,钱希洁老师是一位有教育理想的人。正是因为她有理想,她对教育才会有发自心底的挚爱;她的论文才会看似描述的都是日常教学中的琐碎,但读后却能令人深思、反省;她的课堂才会充满灵动,她对课堂的关注才会细致入微,她对教育的感悟才会情思细腻,她的教育人生才会富有诗意。可以说,钱老师的教育理想渗透在她教学、科研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教育理想促成她的论文充满了诗意  阅读钱希洁老
主持人语  本期一组文章试图用现代的话语来诠释几种经典教育思想。  从逻辑的角度看,“现代”应是与“传统”相对的,本栏目选题也应以“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为宜。从一般的认识来看,将“现代”界定为整个20世纪的历史阶段,将“现代性”从表征上概括为:经济上,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上,民主主义扩展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政府组织形式;文化上,社会哲学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