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并不是随意的,而应该通过科学的设计,使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实现有机整合,进而起到启迪与促进的作用,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又不喧宾夺主,从而达到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有着与其他教学技术完全不同的特点,也有其自身十分突出的优点。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整合,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借助多媒体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其他教学技术与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是十分突出的。与一支粉笔、一块三角尺的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不一样,多媒体技术的声、像、图、动画、视频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极具多样性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兴趣,关键在于发挥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完全主宰了课堂,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教鞭,被动地学习知识,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到课外的作业,全部由教师一方指定。而借助多媒体的多样性,可以通过教学课件的巧妙安排,创建交互式的学习情境。在多媒体营造的教学情境中,由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与练习作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家作主的初中生对学习想不感兴趣都很难。
  二、借助多媒体的优点,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
  初中数学虽然没有高中数学那样抽象、无形的知识点,但对于初中生来说,几何知识、根数等知识点依然过于抽象,不少学生很难对相关知识一次性地理解。在传统的初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不得不打比方或靠强化记忆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而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作用,却可以成为教师的帮手,让学生在多媒体的演示下,更形象地、更生动地、也更可控制与参与性地轻松学习数学知识,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1、以图形支持学生对理性逻辑知识的学习
  初中数学知识点中,理性知识所占比例比较大,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比较多,基本没有图形知识支持,使学生基本停留在就知识学习知识的地步,难以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探索,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主要靠教师的说教与自己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例如,初中几何中讲到“点的轨迹”,学生很难对轨迹一词理解到位,所谓“点动成线”,学生是不好理解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绘图软件,可以很轻易地完成点的轨迹知识点的讲解。在多媒体课件中,点的活动轨迹被一一显示出来,并被放慢,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看到点是怎么活动的,并留下了什么样的轨迹。显然,这种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图形为载体来支持学生对理性逻辑知识的学习,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以空间展示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
  初中数学的概念性知识的教学是整个课本的难点,不仅学生很难迅速学习、理解与掌握知识,即使是对于教师来说,这些概念性知识也是教学的一个拦路虎,教师很难用一种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完整、全面、准确地表達出来。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碰到这些概念性知识,强记强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成了学生学习的写照。
  3、以运动的图像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
  几何知识的学习,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几何知识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再加一个几何画板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显然很难满足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需求。在传统教学中,整堂课中教师都在不停地画图,效果却一般。而借助多媒体技术,以课件或动画、立体显示,可以很容易地按照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规律进行展示,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这些知识的演变过程,进而使学生在理解一个知识点后,很自然联想到下一个知识点,可谓是事半功倍。
  三、借助多媒体的丰富资源,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可以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储存、展示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使人们可以通过共享获得比以前多得多的信息源。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要借助多媒体的丰富资源,来开阔学生的视野,逐步养成学生借助资源探索数学知识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几个步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是向学生提问题,为学生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间之余学会去思考问题。特别是引导学 生利用多媒体、网络的无限资源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是学生动手阶段。针对一些知识点,让学生在向网络寻找答案的同时,动手制作几何图形,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三是学生交流阶段。每过一段时间,教师应该对前一段时间学生的探索、动手等情况进行总结交流,重点是给学生一个提问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要通过这样一个逐步提升、逐步深入的过程,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相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静态图形、空间立体以及动态影像等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要借助多媒体的丰富资源,加强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整合,不断优化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教育是提高学生民族素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在进行民族素养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理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在活动中的生趣  1. 在应用活动中生趣。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搜集饮料瓶、商品外包装上的百分数;搜集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应当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基准,不断摒弃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还受到传统应试教育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密切相关性,决定了生物学科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作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对可持续发展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也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是必要的。本文需哦哪个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等几个方面,浅谈高中数学探索能力及其培养  【关键词】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数学,她的抽象和严密,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么呆板吧。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有时候,
泰戈尔的中篇小说《两姐妹》(1933)关注家庭与婚姻,从两性关系的视角来描写人物性格的特征与变化。在伦理与爱情婚姻的矛盾纠葛中,接受了西方思想的作家采取了中庸之道,以宽
期刊
想要让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效率更高,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以旧带新的提问模式来不断引出新的教学知识点,同时,提问时应当做到重点突出,此外,可以通过悬念设置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浮现》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早期创作之一.小说由于其多元化主题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一直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1]小说除了探讨民族生存问题
本文从英语口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口语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性,并在探讨网络环境下建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