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两个方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要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情感,就必须要让他们学会欣赏教材,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课文,产生与作者共鸣的体验,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求,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在语文教学中表现的更加明显。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每一篇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佳作,无论就文字的锤炼,内容的表达,情感的抒发,都表现出一种至高的神美。特别是在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是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真实的体验,闪烁着圣洁的人性美。教学中必须抓住这条红线,才能挖掘出作品的真正内涵,从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对文章词句、结构的辨析,以及内容的深层挖掘,而对文章所流露的情感却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学生很难真正把握文章的脉搏,不能体悟作品的真谛,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正如探幽谷已近胜景却返,登高山将至绝顶而归,实为缺憾。
  一、发掘文本中的情感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联系师生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成语“爱屋及乌”便生动而典型地概括了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我们相信,教师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但情感的布施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更为注重的是方法和分寸”。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情感。
  第一,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在生活中关爱学生,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的爱就像滴滴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实践证明,教师越是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他就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就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学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转校来的学生,他因为在原来的学校经常与语文老师发生矛盾,导致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一上语文课,他就会感觉头疼,不想进教室。来到我班后,我仔细地找他了解情况,分析到他与原来的语文老师发生冲突的原因竟是该老师看不惯他走路的姿势,于是处处为难他,而这个学生也不愿服输,结果造成裂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他讲解了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有的礼仪行为,最后,这名学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上课不喊头疼了,也爱听讲、爱提问了。
  第二,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⒁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由此看出,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教师的情感投入也讲究一个适度和方法,有的教师精力非常充沛,对学生也是爱之有加,可长期一味的给学生翻来覆去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什么“只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才能有好的成绩”、“只有读书才有一个好的生活”等等,有时候起的作用会恰好相反,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业环节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它处于每一节课的“结束时段”,它的设计既包含了对于一节课知识的回顾与印证,也包含了对于所学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对于思维灵活的初中学生来说,枯燥的,机械的数学作业,不但起不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越来越低。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策略  数学知识离不开练习的巩固,也离不开思考、探究与实践。初中学生思维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完善,社会行业多元化蓬勃发展,各企业的对内、对外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式的多元经济类型;市场化的复杂人员关系;多样化的人员绩效
摘 要:历史课堂导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环节。历史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本就来源于生活,又与普通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紧密联系, 这有利于凸显体现语历史课堂导入设计有内在需求和外在可行性。笔者将对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环节的特点、主要类型、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对策提出看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导入;策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导入是指在课堂教学开始的3-5分钟内,教师在新知传
摘 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动态教学,有效建构知识,使教学更直观,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的教学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多种多样的交互活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学;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本文认为在煤炭行业形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做好煤炭企业的党建具有重要价值。在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是深入扎实推进从严治党的开始,这项工作要抓紧抓牢,并且在开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感受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向导,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作为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去合理
摘 要: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之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或者威胁,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共产党人要有浩然正气,浩然正气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无声的誓言。才能主动适应和推动形成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关键词:浩然之气;理想;信念;敬业奉献  浩然之气,就
摘 要:本文通过选材,训练计划,训练方法,技术结构,意志品质的培养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关于小学生短跑训练的一些新观点和训练技巧,并且从实际出发,介绍一些针对小学生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练习;负荷;技术  短跑主要体现一名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小学生短跑又有其鲜明的特点,身体发育不完善,力量素质较差,跑步意识不清晰,技术不稳定,可塑性强等等。那么在小学生的短跑训练过程,就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在运动员的身
摘 要:依法治国,学校教育要先行,需要法制进校园、走进“两课”法制教育;法制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体现教育的广泛性、适用性。教育形式多样,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陶冶师生情操,使依法治教深入人心,为育人奠定基础。  关键词:法制进校园;走进“两课”;形式多样;为育人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依法治国、与时俱进,学校教育要先行,需要法制进校园、走进课堂。师生从实践中享受到法制为学校教育科学发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和推广到课堂教学中,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原则,然后注重探讨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策略。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