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课堂导入的设计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堂导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环节。历史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本就来源于生活,又与普通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紧密联系, 这有利于凸显体现语历史课堂导入设计有内在需求和外在可行性。笔者将对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环节的特点、主要类型、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对策提出看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导入;策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导入是指在课堂教学开始的3-5分钟内,教师在新知传授之前,有意识、有目的、有技巧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带动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从而进入新课教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历史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本就来源于生活,又与普通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紧密联系。
  二、良好的历史课堂导入的特点
  良好的历史课堂导入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 趣味性与实效性的结合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和表达的欲望,要富有趣味,但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单纯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计导入环节。要求在设计中能确实和教学知识有自然的联系。
  (二)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情感
  通过合理的历史导入设计,如基于问题、真实的任务、人际交流来激发学习者的历史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
  (三)设计应尊重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学习者能从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中感受到历史学科独特的人文魅力所在,为整堂课知识的探究奠定良好的基调。
  (四)正确认识导入应该简洁
  导入环节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5分钟,应力求做到“简约不简单”。学习者与历史课堂导入达到了充分而有效的互动作用。
  三、历史课堂导入的几种类型
  课堂导入只“导”实为手段,通过导最终实现“入”的效果。从个人在教学中的应用来看,主要将历史课堂导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图片类导入
  它包括照片、图画(漫画)、图表、历史地图等。如在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可以用战国时期的地图来导入,让学生通过直观了解战国政治形势,认识秦王朝统一之路的艰巨性,教师只需用简约的语言即进入课堂教学下一环节。
  (二) 音频类导入
  它包括歌曲、电影视作品、纪录片等。音频播放在课堂导入特别是展示课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在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使感知对象形象化、具体化,它的展示效果最易调动学习者的课堂参与意识。例如以著名电影艺术家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片段导入《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一课,学生带着对20世纪文学艺术的好奇进入学习。
  (三) 谈话类导入
  它包括教师设疑和复习旧知,是一种使学习者通过联想、记忆、并快速地调动已有历史知识的导入法,在常态课的教学中使用广泛。例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导入中,教师通过回顾从1840年—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不断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询问学生为什么在列强大规模的侵略下中国未完全沦为殖民地?自然得出是中国军民顽强的斗争从而进入课堂教学。
  (四) 文字类导入
  它包括有文学作品、传说故事、人物言论、史料记载等。这类资料的引入丰富了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但其严谨性需在使用时审慎。导入《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个人认为选取诗词作品导入效果良好,例如《卫风氓》李白《早发白帝城》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有接触,再让学生放在历史的价值上审视它们展示的时代魅力,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和疑问,从学习中获得启迪和感悟。
  (五) 活动类导入
  它主要指学生课前准备,例如历史片段表演、历史知识抢答、历史手工作品展示等。这种导入方式比较新颖,课前准备的时间相对较多,但因学生参与导入环节,所以效果上对于形成愉快学习的气氛,促进历史知识的内化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在传统的和创新的导入模式异彩纷呈的同时,教师有时也不免走入了一些课堂导入的误区。
  四、历史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一)耗时长,功效差
  (二)设计导入问题是难度把握不准确,或易或难
  (三)追求形式为忽视导入的功能
  五、优化课堂导入的策略分析
  (一) 导入设计要以学生和教学内容为中心
  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个性特征,同时还应纵观不同班级的学习情况。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兼顾教学内容为主体,才能实现课堂导入的积极意义,学生自然轻松的进入学习内容。
  (二) 课堂导入选取素材恰当,对学生有吸引力
  不管选择哪一类型的素材,应该注意:
  (1)新颖的、学生接触较少的材料。主要是抓住中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
  (2)适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素材。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导入,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设计的意图,他们会不自觉的排斥,失去学习的兴趣。
  (3)与课堂教学内容关联密切的素材。如果可以追求导入的形式创新,选择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素材,会让导入牵强附会,无法顺利过渡到教学内容,降低课堂效率。
  (三) 个性教学,“导”无定法
  每位教师的风格各异,教学中应该是扬长避短,导入时也没有固定模式,之前所提到的不同类型的导入也可交叉、渗透使用。切不可因为听了某位教师的课,感觉他的设计不错就盲目应用,正如同一篇文章不同人朗诵,传达的情绪也有不同。
  五、小结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为新课的学习开好局、铺好路。导入,是一项别具特色的教学艺术,如锦上添花,似彩云追月。是创造者的匠心独用,是教育者的点石成金,是在创造中享受成功,也是在成功中体验享受。
  参考文献:
  [1]谢春莉.解构标题导入新课——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导入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9.58.
  [2]毛诗怡.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导入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5,7.17.
  [3]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11.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逐渐深入,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时代特色越来越明显,各种历史史观已经出现在历史教材内容之中。如何利用合适的历史史观解决历史问题,已经成为所有中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结合本人当前历史教学实践,对于现代化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建构予以分析,以不断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现代化史观;高中历史教学;融入;内容建构  伴随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新教材、新考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目标也得到了适当调整。认识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层教学目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进行创新,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学科进行全新定位。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问题;改革  前言: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需要教师建立创新的教学
新时期我国参政党思想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在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一代参政党成员思想主流是好
摘 要:要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语文教师要参加了学校习作指导教研活动,还参与了评课活动,并从中获益良。  关键词:有效提高;作文教学;参与  不少语文教师都说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而上作文指导课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确实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9月16日,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参加了学校习作指导教研活动,还参与了评课活动,从中获益良多。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们领略了
一、《几何画板》在高中代数教学中的应用  华罗庚说:“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函数的两种表达方式——解析式和图象——之间常常需要对照(如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讨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的情况、比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等)。为了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弊端;应用几何画板快速直观的显示及变化功能则可以克服上述弊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并非只是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等几个环节的简单叠加,它更多的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智慧所迸出的火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惟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下面,就“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家校联系;培优补差  一、提高教学质量,深入了解学生是前提  大家都知道,学
在班级文化建设之初,我就定下了“天道酬勤”的班训,之所以确定这样的班训是因为我希望我们班上的55个孩子都成为勤劳的人。“天道酬勤”出自《论语》,“天道”即天意,“酬”即回报,“勤”即勤奋,也就是说“上天会给勤奋的人以更多的回报”。以此来告诫学生,只要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不懈,尽最大的努力去奋斗,终将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会拥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并以此去激励学生同时也促使我以“勤”来管理班级。
在一个班集体中,班干部的作用众所周知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班主任的助手?即如何选拔与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如果班主任选择的班干部非常恰当,就会加快形成良好班风、使班级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发挥他们的榜样和表率作用,就能带动其他学生不断进取。班干部应该成为班级的核心。班主任应该选拔这样的积极分子来当班干部:他们热爱集体,严肃认真,作风正派,工作积极,能团结同学,愿意为同学服
摘 要:作业环节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它处于每一节课的“结束时段”,它的设计既包含了对于一节课知识的回顾与印证,也包含了对于所学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对于思维灵活的初中学生来说,枯燥的,机械的数学作业,不但起不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越来越低。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策略  数学知识离不开练习的巩固,也离不开思考、探究与实践。初中学生思维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完善,社会行业多元化蓬勃发展,各企业的对内、对外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式的多元经济类型;市场化的复杂人员关系;多样化的人员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