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问题当作自己成长机会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缺多年的班主任,一直觉得自己在教育教学少的是成功的案例,多的是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有些甚至可以称之为失误或失败。因此,我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真实展示和分析,促使自己反思,督促自己寻找问题的出路,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如此来说,这篇文章对于个人的最大意义便呈现出来了。
  问题案例一:老师,我是冤枉的
  一位自己平时不大喜欢的男生小A,不喜欢的原因是学习习惯差,上所有的课都几乎神游,还长得很不可爱。一次上历史课和前桌小B打闹被我发现,课后两人跟我来到办公室。两位学生平时表现都不好,成绩较差,但小B同学我没有任何厌恶之心,他老实守纪,就是笨点。相反那位小A同学不知怎么回事,看哪儿都不舒服,说实话,潜意识里有点排斥他。我没等他说,我就大声斥责:“为什么出事的总是你,你就不能太平点吗?”他马上说:“老师,这次真不是我,我是冤枉的。”听了他的辩解我更气,说:“冤枉,不是你挑頭,还会有谁,肯定是你先去打小B的,才弄成这样的,你说怎么办?”这时候上课铃响了,我也就没有再追究下去。第二天有同学告诉我说:“老师,昨天你确实冤枉了小A同学,真的不是他打闹,而是小B先动手的。”听到这里,我脑袋“嗡”的一下,错了,还真的错了,还错得非常离谱。
  案例分析:
  1.如何客观公正对待学生,我想首先要摘掉有色眼镜,别带主观意志去处理学生之间的事,因为思维定势之后,不自觉的就认为一切错事都是那个自己不喜欢的学生干的。这样无疑把学生推向了万丈深渊的悬崖边,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2.其次是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有机会陈述事情的经过,而我没有做到,凭着自己的武断把一切错误都推给了小A,这是最要命的错误。
  3.最后,如果发生这样的事,尽量走入班级了解情况,调查取证,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还要尽量避免情绪化处理事情。
  问题案例二:我爱上课说话
  每接一个新班,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爱说话的学生,像这次班里的小A、小B等不仅在课间大声说话,打闹追逐,而且在课堂上也喜欢接老师的话茬,随便说话,无所顾忌。他们在影响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影响了别人,分散了他人的注意力,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起初,我想他们毕竟都是孩子,自制力有限,有时难免管不住自己的行为。于是当我在课堂上发现他们随便说话的时候,在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情况下,走到他们的课桌旁站立一会,或者用手轻轻的碰他们一下,对他们进行提醒,请他们两人注意听讲。起初这做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时间长了,我发现他俩也就是在我提醒的时候有所收敛,一会儿又恢复如初。这让我很恼火。但冷静下来一想,他们的行为反复,也就是自制力差罢了,并不是存心跟老师作对,也绝对不能对他们发火,还是牢记“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吧。先分析事实再去找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于是我把他们逐个叫到办公室里,谈话的过程也差不多,先是跟他们讲明课上说话不遵守纪律的后果,然后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结果正如我所料,两人都表示要改正错误,做一名尊师守纪的好学生。这让我很是欣慰,感受到了自己辛苦的回报。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俩上课话虽少了,不再乱说,但有时呆若木鸡,有时心不在焉,有时趴在桌上,不在状态。这让我有些触动。一方面,我觉得课堂的纪律是个大问题,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会造成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我感受到了自己教育方式失败带来的沮丧。
  案例分析:
  思来想去,教育失败是因为自己没有找到合理的处理办法。先可以分析一下他们上课说话的原因。小A属于那种优秀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家庭教育也比较及时,在别的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他都可以很快掌握了,为了表现他的优越感和与众不同,他就表现的非常随意。这种情况我想可不可以这样处理,你既然优秀,那我就用同样优秀的学生与你比较,让你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上进心。另外对于这样的学生,要给他创造展现自己的平台,也要给他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相比小A,小B属于那种习惯性行为的学生,他的不良行为得到老师的批评,得到家长的压制,得到同学们的嘲笑。在他看来,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个坏学生,是别人都不喜欢的人,他也许想故意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老师的关爱。
  通过分析,我想可以确定如下工作思路:首先,积极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帮他树立自信;其次,多用些时间去关注他,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同时也引导其他学生去关怀帮助他,让他感受到同学们并没有歧视他。确定了目标与方法,然后就是实际的行动。但毕竟这样的孩子的行为是经年累月形成的,彻底地改变绝非朝夕之功。所以只要选对了路子,可能还需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我想: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所欣赏,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有说话习惯的学生,他们是想要引起别人注意,或者他们在用另外的方法告诉老师,他们需要被关注,而这些学生假如能让他们对你有好感,很可能他们会是你课程上配合度最好的学生。
  以上两个问题案例只是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一小部分。
  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我们不能幻想用一直一成不变的方法去解决每一届的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以教育的智慧来解决教育当中存在的新问题和老问题。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反思,我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探索者,因为我取得了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办法。
其他文献
11月11日,“研学旅行与综合素质评价”论坛在北京举行,由北京一零一中学、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亲子猫国际教育等协办。北京市海淀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宋世云、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清华附中副校长辛颖、中国科学院求真科学营主管卫晓毅作了主题发言。  “研学旅行與综合素质评价”论坛是第三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分论坛,研讨会由中国教育智库网承办。  与会专家和校长纷纷表示,本次论坛
【摘要】“分龄化”现象切断了异龄幼儿间互动的纽带,失去了异龄间的互相沟通和交流环境。不仅不利于混龄教育自身的发展,这也是混龄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方向性错误和对理念的曲解。集体分层教学法在混龄教育组织模式中,通过试点实践探索发现该法不但能满足异龄之间的互动、交流,创设同一环境下不同层次的学习环境,突出混龄教育的优越性与特点,更能协助教师在传统集体教学的高效率与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
【摘要】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儿童的歌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之一,童声合唱则更美妙,更能打动人心。童声合唱声音甜美,具有高雅淡泊的艺术魅力,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因此受到许多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在当下儿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重视的背景下,童声合唱逐渐成为儿童声乐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是培养儿童兴趣爱好和陶冶情操的教学课题之一。本文分析目前我国童声合唱的教学特点,提出对训练方法的思考。
随着我国在世界上地位的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在教育中放在首要地位的不是“智力”,而是“德育”。在小学教育阶段,英语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教育的任务,以便使他们真正地走向国际大舞台,成为国家的栋梁。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
【摘要】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关键词】责任;班主任;成长  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二尺黑板,写不完人生风景。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
【摘要】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处于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而识字教学则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常用的识字教学,不外乎分类识字、集中识字、随文识字等,难免让人感觉单调,使老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又学得累,难以提起兴趣。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后,怎样才能使承上启下作用的二年级识字课变得更加有效呢?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灵动有趣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
[摘要]随着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正在全面展开。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对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信息资源共享、设备网络化管理等服务。根据现代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现状和需要,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出发点,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化;信息管理;  据我所知,截止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都没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或者只是极个别部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校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随着微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在初中阶段的广泛应用,社会也更加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效应用。本文主要对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应用分析  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长时间的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开端和起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小学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应该对小学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先天条件的差异和家庭成长环境的不同,小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和能力也会有很大差异,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出现后进生的情况就在所难免。要想提升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老师应该对后进生予以充分关注,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摘要】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能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的潜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学成功就会有保障。教学中,如能适时进行“激趣”教学,必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成功。因此,“激趣”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激趣”教学  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在农村有一种偏见:“农村学校闭塞落后,而县城学校设备先进、师资优良。”导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