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处于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而识字教学则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常用的识字教学,不外乎分类识字、集中识字、随文识字等,难免让人感觉单调,使老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又学得累,难以提起兴趣。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后,怎样才能使承上启下作用的二年级识字课变得更加有效呢?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灵动有趣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
  “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处于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而识字教学则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常用的识字教学,不外乎分类识字、集中识字、随文识字等,难免让人感觉单调,这样子老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又学得累,难以提起兴趣。学生有了一定年级识字基础后,怎样才能让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二年级识字课变得更加有效呢?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灵动有趣呢?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组识字课为例,谈谈理解与尝试。
  笔者尝试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把本课10个要学习的生字嵌入歌词中,以歌谣的形式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韵律十足,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在愉悦的气氛里,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但这一节识字课,要写的生字有10个那么多,且每个生字之间没有多大联系,笔者就尝试根据生字的特点,采用故事的形式引出各个生字,加深印象便于理解记忆。
  一、猜字游戏导入
  一石激起千层浪,精彩的导入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聚拢孩子们的目光,并牢牢牵引着他们的心神。考虑到他们一年级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象形字,笔者先以简单的象形字“禾”“牛”来考学生,学生们立马变得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言,笔者再出示“物”的象形字,这时学生猜不出来,笔者就告诉学生“这是物,是会意字,也是形声字,表示多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组词植物、人物、动物等。
  二、以故事情节带出生字
  接下来,笔者以主持人的身份邀请孩子们观看动物表演,第一个闪亮登场的是熊猫,带出“猫”字,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如何记住,学生都能用上“加一加、换一换” 的方法识记,接着看笔者示范书写,学生跟着书写三遍,剩下右边的“苗”写得宽一点,再在练习本上写一个,最后展示和评价。通过示范、观摩、展示、比对等方法一步步加强写字教学的趣味性,并学会观察字体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加深他们对汉字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理解。指导完学生,再举几个带有反犬旁的字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从反犬旁又引出和它相似的另一个部首——提手旁,接着引出 “拍、护”两个生字的教学,看,在中国的汉字中很多偏旁部首都有其特殊含义,反犬旁表示和动物有关,提手旁表示和手的动作有关。对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育者应注重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突破旧有的模式,注意引导学生识字方法的迁移,对一切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经验加以利用,最好能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他们可以学以致用,使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掌握得更为科学有效。
  这节课中笔者特别指导“猫、鸡、丛”这几个生字,而在讲“牢”字的时候,笔者以故事的形式,把汉字的演变娓娓道来:“老虎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能让它到处跑吗?”学生说:“不能”。“是呀,它会把熊猫、孔雀、锦鸡给吃掉的。所以呀,我们找来最优秀的猎人用笼子把它关起来,这就是‘牢’了,在古代宝盖头表示笼子,笼子里关着什么?(牛)再加一把锁,牛被关得紧紧的,还能不能跑?不能跑。因此‘牢’还代表‘紧紧’的意思。”这样的识字教学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因而生动形象、具体,学生把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一个个汉字不再是枯燥的符号或是方方正正的笔画,而是一幅幅重新活过来灵动的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他们乐此不疲,在浑然不觉中,感受着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更是提高识字效率的又一途径。
  三、拓展延伸
  《新课标》提倡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我们设计“给生字宝宝找同伴”游戏这一环节,四人小组合作,将8个生字分类,可按字的结构、字的意思、发音的不同等方法,只要你想到任何方法都行,看哪个小组能研究出的分类方法最多。学生对老师给出的材料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纵横发散,串联、综合沟通,最后进行分类整合,突破定向性思维,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寻找更多更新的设想、答案或方法。从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把相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触类旁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不仅让学生乐学,还要使学生会学。
  四、回归文本
  要感知文本最实用的方法是充分接触文本、诵读文本。学生们通过全班读、自己拍手读、同桌拍手读,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们感受到拍手歌的特点及读拍手歌的乐趣,激起学生的读书愿望,并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接着,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总结本堂课我们运用的识字方法学习了哪些生字,再一次点明中心。
  这节课是以一个“观看动物表演”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看表演的过程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爱上识字。“给生字宝宝找同伴”这种游戏符合低年级学生认识、学习汉字的规律,并贴近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学生经过比较、辨析、归类,不知不觉间掌握学习汉字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根据以上环节来设计板书,左边是这节课我们重点指导的生字,右边是学生学生字所运用的识字方法,体现了学习生字时有所侧重,其他的生字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去写。下面的生字分类,是为了让其他学生更好地学习他人分类方法,也是反馈学生对所学生字的掌握。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则是语文中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深知孩子所接受的识字教育的数量、质量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效的教学是为了保障教学纵深發展,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吃得着”“吃得饱”、更要“吃得好”,使教育教学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齐松江,杨长久.新时期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唐正明.学生识字量少在第一学段造成的影响和改进策略[J].广西教育,2012(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智能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随时随地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各方资讯,移动学习也是当今流行的“碎片”学习方式,其中微课起到了很强的导学作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微课成为了教師的好“助手”,学生的好“导师”。以下是笔者近几年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微课的一些学习总结和设计心得。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设计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载体,针对某个
【摘要】高中生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利用地缘优势,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乡土文化显得迫在眉睫。“挂绿湖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挂绿湖乡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用寻根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人格,增强地域认同感和乡土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挂绿湖  增城挂绿湖东联增江,西通西福河,南连增塘水库,沟通东江和增城水脉,汇聚
(本报褚景阳、郭强)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广东省教育厅授予的“广东省潘虹名园长工作室”揭牌仪式。2018年9月21日上午揭牌仪式在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举行,来自广东省教育系统的领导、专家,广州市各区的知名园长以及省幼教同行欢聚一堂。  广外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方坚伟主任致辞,对潘虹名园长工作室精准定位——“三平台二特色”,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是一个教研的平台,是一个资源的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是语文老师所探索和头疼的事。笔者从实际的教学经验出发,阐述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并提出相关的思考。希望可以作为参考,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农村学生;生活;阅读;仿写  在中考中作文分数占的比例为41.7%,可以看出作文分数的提高非常关键。但很多农村教师都有一个同感,农村孩子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初中教育多利用多媒体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动画、声音等多种形式,以便于学生学习和吸收,尤其是在初中物理中,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知识化繁为简,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直观性,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初中物理;科学运用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11月11日,“研学旅行与综合素质评价”论坛在北京举行,由北京一零一中学、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亲子猫国际教育等协办。北京市海淀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宋世云、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清华附中副校长辛颖、中国科学院求真科学营主管卫晓毅作了主题发言。  “研学旅行與综合素质评价”论坛是第三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分论坛,研讨会由中国教育智库网承办。  与会专家和校长纷纷表示,本次论坛
【摘要】“分龄化”现象切断了异龄幼儿间互动的纽带,失去了异龄间的互相沟通和交流环境。不仅不利于混龄教育自身的发展,这也是混龄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方向性错误和对理念的曲解。集体分层教学法在混龄教育组织模式中,通过试点实践探索发现该法不但能满足异龄之间的互动、交流,创设同一环境下不同层次的学习环境,突出混龄教育的优越性与特点,更能协助教师在传统集体教学的高效率与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
【摘要】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儿童的歌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之一,童声合唱则更美妙,更能打动人心。童声合唱声音甜美,具有高雅淡泊的艺术魅力,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因此受到许多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在当下儿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重视的背景下,童声合唱逐渐成为儿童声乐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是培养儿童兴趣爱好和陶冶情操的教学课题之一。本文分析目前我国童声合唱的教学特点,提出对训练方法的思考。
随着我国在世界上地位的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在教育中放在首要地位的不是“智力”,而是“德育”。在小学教育阶段,英语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教育的任务,以便使他们真正地走向国际大舞台,成为国家的栋梁。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
【摘要】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关键词】责任;班主任;成长  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二尺黑板,写不完人生风景。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