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开放,发挥好改革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作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李克强之“改革论”释放出三个信号:
  一是让不改革者打消侥幸心理。我国的改革进行了30多年,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在是否需要继续改革的问题上,有一部分人持观望态度。目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摸不到石头了,每一项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啃硬骨头,因此有人有了改革暂停的想法。其实,胡锦涛、温家宝等对改革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改革是唯一出路,不改革死路一条。正因如此,十八大报告中才有了86次“改革”。如今李克强抛出改革是发展最大“红利”之“改革论”,让改革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让不改革者打消一切侥幸顾虑,积极投身到改革洪流中。
  二是给怕改革者壮胆撑腰。当前的改革为啥推进难,关键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扰。而既得利益者有高官、有高管,他们给改革设置重重障碍,让改革者步履维艰,其阻力可想而知,因而有的改革者打起了退堂鼓。李克强明确指出,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李克强之“改革论”中的“必须”和“坚决”,沒有商量的余地,不怕要改革,怕也要改革,改革之路是“顶层设计”和“尊重群众和基层”。这种上下齐心的改革,无疑是给怕改革者壮胆撑腰——改革者,尽可以大胆往前走,允许有失败,不允许不改革。
  三是给反对改革者响亮耳光。中国发展到今天,能有“中国奇迹”,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要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靠改革开放;中国人民要实现“收入倍增”,必须要靠改革开放。正因如此,李克强话语铿锵: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中国的发展,已经不再是让少数人富起来,而是要让大家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分改革发展“红利”,因而,任何反对改革者都必须马上闭嘴。
  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释放出明确信号:改革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全国人民一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依靠集体智慧和人民的力量,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来源:人民网
其他文献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由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功能,这种缺乏情感内涵、灵动诗意的充满理性的教学,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单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极大地阻遏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教学作为新课改的主渠道,是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持续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对话、唤醒、交融、分享,尽兴地享受生命。为适应新课改的形势,我校与当涂二中合作了“思
板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有人赞誉板书为“微型教案”,它便于教师自己反思,便于引导学生的思路,理清文章内部的层次结构。好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很有效的作用:它有利于教师讲课时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尤其是较复杂的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做笔记,以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复习和记忆;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7年前的秋天,马化腾、王小川和张朝阳一起出现在搜狐媒体大厦,在搜狐前CFO余楚媛的提议下,三人站在一起合了一张影。  照片定格在那一刻。  三人紧挨的背后,2013年中国互联网备受关注的一笔交易终于尘埃落定。腾讯宣布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搜搜和QQ输入法业务与搜狗当时的业务进行合并。  这次融资,是王小川为了对抗360的收购计划,亲自去深圳说服马化腾的,当时马化腾想要控股,但最终王小川争取
1943年来临之际,密布世界的乌云——法西斯国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经过盟军的英勇奋战和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努力,乌云开始退却,东西战场战果辉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眺望到胜利的曙光。当时,盟国为了进一步协同作战,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实现人类的和平,并对战后国际格局的调整提到议事日程上,于1943年底,盟国召开了国际性的会议——开罗会议,在当时的“四强”中,即英、美、苏、中,惟独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没有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时下的思品课存在着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课堂容量有限、教学方法单一等情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其实质就是要弘扬人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积极践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思想之上
[内容提要]随着高考作文审题难度的加大,考生跑题作文出现得越来越多,这主要是思维单一、平时缺乏审题训练造成的,所以作文训练应注重作文审题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审题训练思维能力培养      2006年以来,《考试大纲》“写作”部分的变动之一是,将“发展等级”中“深刻”的表述调整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将起初的“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整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
“以诗证史”即“以诗入史”,就是以诗为史料来证史说史,这是现代史学家颇为推崇的一种治史的途径和方法。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就主张“诗史互证”。他认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其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笔者认为,由于诗歌本身具有咏志载史的特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  一、将诗歌引入历史课堂之价值的理性分析  
有人说当班主任是一种良心活,负责与不负责的班主任工作量相差很大,而干多干少的结果却相差不大,有时相反,自己尽力而为的事,或许毫无收获,或许还是其他人投机取巧的好——笔者认为,做班主任完全是一种的责任,一种问心无愧的责任。  责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是班主任工作的源泉和动力,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的个人风格和工作方法可以因人而异,灵活多样,但责任心是共性的,每个班主任都有责任管好自己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正确地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进行教学,合理利用“成败效应”“波纹效应”“淬火效应”“光环效应”,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使教学和班级管理充满艺术魅力和人本气息,使自己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教师的工作繁琐而艰辛,尤其在现阶段,面对从小就被宠坏的独生子女学生,教育工作更是难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难以收场的尴尬境地。因此,教
【摘 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运用插图、激活文字、朗读领悟、领略内涵、结尾留白、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像力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