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信心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外语教学的效率不在于大量的语言输入,学生的信心也很重要。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缺乏自信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教育学生愉快地进行情景交际,创造更多的学习信心。
  【关键词】信心 心理暗示 教学效率
  美国语言学家曾经说,有了大量合适的输入环境并不等于可以学好目的语,学习者的个性因素和外语的学习成效有关,个性因素中,自信心最重要。
  一、分析学生英语学习信心不足的原因
  1.个人先天的生理缺陷
  一些学生有着先天的生理缺陷,如口吃、结巴等,交流的时候心理压力大,在消极防范被人笑的紧张状态中学习。
  2.不良的心理暗示的影响
  青少年特别注意和别人的关系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尊心很强,多思多虑。一些学生内向,自我认识不足,觉得自己不行,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对前途失去信心。
  3.后天的评价不当影响信心
  家长对孩子过于挑剔、否定,一些教师只重视成绩好的孩子,对其他孩子缺少客观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很少有成功的喜悦和他人的赞赏,自信心就会受到抑制。
  自信心是实现自我价值到某些目标行为的重要前提条件,自信心强的学生会抓住更多的机会和别人进行交流,缩短心理距离,会加大这些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投入程度。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的办法
  (一)运用课本内容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挖掘学习动机
  孩子自身的动机来源于个体的内部,是和活动有联系的动机,学习动机内涵越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意志越强,信心也越高。教学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激发内部动机,唤起学生积极行动。
  课堂中,教师可以挖掘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挖掘学生动机,帮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教师只有将学生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联系起来,才能将英语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增强学生自信的办法。
  (二)重视发挥情感因素,实现师生情感互动
  情感对学生学习的信心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行为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教育学生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教师可以增强学生乐观向上和活泼开朗的个性,增加学生参加语言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消极的情感则影响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和学生开展积极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和教师积极互动的氛围,运用关注的眼神,赏识的话语,赞美的表情鼓励学生积极上进,挖掘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教师应该信任每个学生。大多数教师重视那些思维活跃、性格外向的学生或者成绩好的学生,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或者问题学生关注少,一些教师不重视学生的社会家庭情况,生理心理,学习特点不同带来的差异,忽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爱好,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该关注并助长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教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应该运用积极的语言,为学生树立信心。信心的功效在于给学生克服万难的力量、技巧和精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要斥责,教师应当表示理解和鼓励,因为学生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应该积极的维护学生的自尊,树立学生自信的积极言语,教育学生学会准确的模仿,指出学生出错的地方,并帮助其纠正。
  3.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应该认真听,给学生微笑和热情,给学生成功的喜悦,给学生积极的情绪,强化学生参与交际的意识。教学实践中,应该给学生不同的情感态度。对性格内向、不擅长表达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关爱和鼓励,指导和帮助。教师应该给学生开口的机会和说的勇气。学生心理出现障碍时,教师要适当降低要求,从易到难慢慢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应该经常肯定和表扬学生,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及时引导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好的学习态度,增强信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尝试愿意接受任务的时候,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学习情绪不高的时候,教师要给以鼓励,肯定学成绩,鼓舞士气,对学生提出更多的要求。
  (三)创造情境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也有进取心,教师应该帮助其成功,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教育学生看到成功的潜力,鼓励学生进步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追求更大的成功,引发学生产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帮助学生克服胆小心理,教育学生自信地进行学习活动。
  教师应该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教育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课堂交际的氛围,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交际环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教学情境,采用各种形式教育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肯定学生的自我价值,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交际能力。要及时调整学生的期望值,增长学习的信心,也要鼓励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主客观的条件,分析学生所处的位置,提出期望,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学生的恒心是信心的升华,是学生始终学习、不半途而废的意志品质。学生应该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教师应该增长学生持久的信心,抵制主观因素的干扰,面对诱惑不动摇,长期坚持有目标的学习行为,重视记忆,逐渐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持续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力。
  教师应该信任、鼓励和赏识学生,消除学生不良的心理暗示,肯定和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克服学生的情感障碍,保证持续增长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建兰. 利用有效教学,让初中英语教学更精彩,《学周刊》,2012.04.
  [2] 华茵. 浅论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研究,《改革与开放》,2011.06.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巽寮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瑰宝,是中华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古诗词在文学上的地位之高,在语文教学上自然也是重点,然而,教学重点一定会伴随着教学难点,古诗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它充满着魅力,但是,由于教学的方法有问题,导致古诗词变得韵味全无,学生也更像是在应付学习,根本无心品读体会,感受不到诗词的魅力。本文详细阐述了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古诗词教学难点的原因,并且根据问题的原
【内容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目前,中学物理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实验,不少教师对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不够重视,有的即使开设了学生实验,但在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上,尤其是实验能力的培养上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物理实验现状 基本仪器 实验技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了解物理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下面我就此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思想  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新课程强调课程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928年,徐志摩拿着一根纸烟向一位朋友点燃的纸烟取火,他说道“Kissing the fire”。1931年,他就在半空中对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璀璨短暂,惊鸿一瞥。人们在扼腕长叹之时,也许还没有瞥见同时代的另一位吻火者——梁遇春。在徐志摩离世半年之后,梁的灵魂也飞升去吻天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梁遇春就像是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但这个青年才俊,却用他短短28年生命,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坛上
【内容摘要】书面表达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但要求考生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而且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有的学生在平时的英语作文中有些错误是很明显的,直接影响语意的表达和考试分数,本文就学生常犯的错误简要的总结一下。  【关键词】书面表达 单词 短语  高考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根据所给题目写一篇书面材料,要做到内容符合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它类似于翻译,又不同于翻译。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现代社会,知识不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
【内容摘要】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一种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它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以及全面化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本文就介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体的操作程序,最后探讨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体会,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使我们逐渐忽视了粉笔的重要作用。板书,作为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教学手段,它还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资源,板书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在很多情况下它还是具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板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板书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一、课
【内容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及听课观看中发现,高三复习练习课上,部分教师校对阅读理解的方式存在着几个误区。这几个误区忽略了学生体验文本的过程并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教师们应当充分利用优秀的阅读材料,开发高考复习课程资源,引领学生体验文本、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三阅读理解校对方式文本解读课程资源  高考复习过程中,学生们总会做大量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很多课堂也被用来校对这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非常重视学生与生活的关系,他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进而改变生活、创造生活。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学语文的种种渠道和资源,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语言交际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