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瑰宝,是中华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古诗词在文学上的地位之高,在语文教学上自然也是重点,然而,教学重点一定会伴随着教学难点,古诗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它充满着魅力,但是,由于教学的方法有问题,导致古诗词变得韵味全无,学生也更像是在应付学习,根本无心品读体会,感受不到诗词的魅力。本文详细阐述了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古诗词教学难点的原因,并且根据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难点 难点解析
  古诗词是我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星,闪耀的星光仿佛向世界人民宣告,我们的文字是最美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为了我们的精神文明得到满足的重要一课。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激发学生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现在的学生都喜欢追星,而当学生崇拜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使用各种方法去了解挖掘这个人的资料,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想要了解当时作者是以一个什么社会背景以怎样的心态去写的这篇诗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同时也会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培养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学生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形成了无数的文学体裁,而诗词凭借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独占鳌头。诗几乎成为了美的代名词,我们甚至会用诗情画意来形容一件事物有意境有美感。因此,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
  1.学习过于机械化,缺少感悟
  我们对于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教育部也不止一次强调要进行素质教育。然而,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应试教育的魔爪仍然死死地抓在我们和学生们的肩膀上。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每天思考的是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也是终日埋头在无尽的题海中苦不堪言,这导致古诗词的教学也变得机械化,教师无限制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包括诗句的中心思想甚至精细到诗句中的每一个字,而学生只负责在下面疯狂的记笔记。下课之后再要求背诵全文就万事大吉。这种应付考试的教育方式让古诗词缺少了原本的美感和魅力,同时教师过多讲解让学生没有时间去作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不理解古诗词含义,为了背诵而背诵
  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发现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总是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盲目地记笔记,是不足以深刻了解古诗词的含义的,学生没有自己对于古诗词的感悟,就被盲目地要求背诵。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减少学生浪费的时间,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诗句感悟不深,不懂诗句含义,就盲目地背诵,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这种强制性的记忆方式不仅会增加学生背诵时候的负担和时间,而且这样即便是背诵下来也不会记得很牢靠。这样的做法很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策略
  1.增加教学方法,活跃教学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兴趣会让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因此,一定要增加或者改进教学方法,活跃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在讲八年级下册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首先用PPT制作了一小段动画来描述杜甫面对自己那被秋风吹破的茅屋时万般无奈的情景,以此来加强对诗词的渲染,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杜甫崇高的忧国忧民思想。
  2.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一定要加强学生与课堂的联系,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充分发挥学生思考能力。比如九年级上册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会让我的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从这篇课文中的哪句话体现出了作者苏轼的哪方面个性,并且总结苏轼到晚年性格的转变。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教师们一定要注意不能否定学生的观点,如果有问题可以补充,但是否定只会让学生今后更少的思考。
  3.朗读全文,了解诗词的含义
  背诵几乎是每篇古诗文都被要求的,但是教师千万要注意不能操之过急,很多教师在上完一节课甚至提前预习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去背诵,然而,这个时候的学生对诗句的含义和表达思想还没有很深入了解,勉强背诵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这种背诵方式是没有意义的。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全面了解诗句的表达思想,并进行多次朗读,这样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四、总结
  古诗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一块精粹。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古诗词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随着社会的进步,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周围,古诗词正在悄然离去。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一定要不遗余力地保护中国古老文化,将古诗词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使命。
  【参考文献】
  [1] 温定华. 初中古诗词教学应重视诵读和改写[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2] 赵玲爱. 让古诗词鲜活起来[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5).
  [3] 朱文玉. 学考结合相得益彰 ——试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词教与学[J]. 语文教学通讯,2007(32).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数学素养,就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方面的素养与修养。能用基本的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素养 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
【内容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目的就是让教育回归生活,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和体验,并用所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中政治 生活化教学 设计 实践  一、引言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教师进行的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说教,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
中国的课程改革已经走了十多年,而课改的灵魂就是——创新。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争先追捧的话题,“杜郞口”、“洋思”、“翻转课堂”、“思维碰撞”已经成为了课改的领先旗帜,而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他们的创新。  “我们不主张用统一的模式规定学与教的先后顺序,也不认为凡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小老师、让学生问老师答、或学生互问互答的才是改革,学生活动越多、教师讲得越少,课堂桌椅摆成六人组状而非秧田式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聋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结合课外活动和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途径,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兴趣 效果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
课堂教学提问的意义和价值,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先来看一看部分老师课堂教学提问的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提问1: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背景:这是一位老师在上《济南的冬天》时,按自己的教学思路,先从字词讲起,再围绕景物描写讲到济南冬天的特征,最后提出这一问题。  课堂教学提问2:同学们,你们谈谈如何读诗歌?  问题背景:这位老师上的课文是余光中的《乡愁》,老师一上来告诉完学生上课内容后,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合作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被经常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此背景下,我校大力推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多次进行了指导。  【关键词】地理 教学 小组合作 探究 学习  一、背景了解  2005年出台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注重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注意物理演示实验四个部分阐述新课程下如何备好物理课。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多媒体技术 物理演示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感受颇多。特别是对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我认为重要一点是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新课程理念注重物理实验及研究性学习,且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备课的关键在于老师要能够因地、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写道:“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由此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  【技法揣摩】  一、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品位:观察自然,感受自然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内容摘要】高中三年正是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的年龄,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一些思想观、价值观的影响。同时,学习和生活上压力容易让他们产生困扰。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有效帮助学生?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存在问题 细心帮助 耐心感化 真心帮助  升入高中的学生,基本上是初中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都希望通过高中三年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然而,理想很美,现实却很残酷,高中三年的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盲生由于视力障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够全面,影响其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美工剪纸学习中则表现为:由于教师语言描述抽象性,盲生缺乏感性认识,直接影响盲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南京盲校校本课程美工《剪纸 ——梅花盘长纹》一课中,笔者通过“闻香识梅——文人咏梅——画师绘梅”等环节引入教学,用自制立体模板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再变为知性认识,利用分层教学,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