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效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可以通过实验更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也是提高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配合,即掌握了物理实验的过程,又提高了学生之间学习合作的能力。本文主要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效果主题展开,鼓励引导学生合作实验,提高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合作学习;初中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78-01
  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针对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提高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中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对实验的方法更好的掌握,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面讲述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的表现。
  一、小组讨论学习实验
  做实验时必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学生们就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讨论研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会对这个实验操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更快的让他们懂得实验的过程。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去实践,知道他们的操作过程,了解他们的用途,并且知道电路图的正确连接方法。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知道“电阻的测量”的这个实验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知道怎么画电路图,怎么样连接电路,怎样用开关来控制电流的流通,怎样将电流表接入到电路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电路。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明确怎样用电流表测出电流值,怎样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自己的心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的思路,从而了解实验方法和过程。在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过程中,他们会更深刻的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并进一步分析、了解实验的过程,形成自己对这个实验的认识和理解,然而进一步的对物理知识产生无比深刻的认识。学生们了解了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就能使实验更有效率的进行,从而也能保证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二、小组参与实验动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们的动手操作就是实验最终想要的结果。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操作,学生会对实验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可以把书本上比较片面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更能加深自己的印象,提升自己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让学生自己在实验过程中自己操作,可以更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必须有老师的催促,这样可以通过做实验更生动的对课本知识进行还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更能从其中找到乐趣,从而收获更多的东西,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互帮互助,相互引导,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确保实验的成功,还能大幅度的提升实验的质量,从而顺利的进行。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首要任务就是画出实验的电路图,通过画电路图的步骤,把干电池、电阻、开关、电流表等实验仪器通过导线连接起来。在连接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快速地连接完成,但是连接后会发现与正确的结果不一样,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或者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的一些问题。当然了这就和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不符合。因为这个实验是学生合作完成的,学生们都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当学生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地提出来,并且指导出错的学生及时改正,这样可以保证实验顺利、无误地进行。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的操作,参与实验的每一个操作步骤,这样可以使课堂的氛围更加融洽和活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乐趣,保持开心的状态,从而可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
  三、小组探究实验
  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探究实验步骤,观察实验步骤,更好的熟悉和了解实验。小组一起进行实验,就会防止一个人在做实验步骤中出现差错,小组一起进行实验就可以防止实验中出现大的误差,多人进行实验,还可以将误差进一步缩小,得到的实验结果更加的准确。学生在实验步骤中认真观察,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自己对实验的理解灌入其中,更好的理解实验。
  四、小组学习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需要学生之间总结结论,老师需要对学生做到正确的指引,充分的调动学生之间交流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换下想法,提高了对实验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初中以“电阻的测量”实验中,学生通过交流会认识到电路图的意义,对于物理中的基础实验器材也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也会对实验的原理有了自己的理解,更系统的掌握实验中的物理知识。学生也在实验过程中明白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可以使实验顺利的进行,达到实验要求的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实验动手的主角,只有学生亲力亲为的参与到实验中,才能更好的掌握实验的理论和原理,把握实验的规律。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到实验中,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的更好理解,可以更好的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拉近师生关系,对以后物理的学习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鹏.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應用口[J].科技信息,2013(1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满足企业对我国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部门越发重视人才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團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与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学校将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中教学中,伴随着学校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成功吸引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案导学能够帮助教师转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摒弃形式化错误。因此,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导学案具有一
摘 要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学生要理解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注重培养语感能力,而不全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把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上升到重要的高度。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摘 要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好的方法,通过参与式、探讨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活跃课堂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步骤  中图分类号:G623.2,G424.21,TM930.12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77-01  现今学校教育,教师厌教语文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
摘 要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音乐的了解和一些音乐基础乐理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通过在学校的音乐学习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和乐感。而且通过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多姿多彩,在欢快而有力的节奏中,在跳跃的音符中去感受初中学习生活的美好。因此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师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而高效的音乐乐感培养和欣赏教学。  关键词 初中音乐;乐感;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特殊且重要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能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能强化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理论,本文简要分析了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
摘 要 在初中学习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的知识掌握基本都来自于课堂,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对语文一直保持兴趣。如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语文,提高语文课堂上的效率,成为老师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高效;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TQ4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79-01  在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不能同步的
摘 要 英语是初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科目。老师一定要重视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找寻学习英语的规律,做到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督促学生有效的复习、预习;老师要对学生平等对待,经常鼓励学生让他们更有自信,让他们爱上英语,提高成绩。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82-0
摘 要 数学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科目,有“百科之父”之称,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实用性、抽象性和创新性,对于学生以后学习习惯及学习思维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广阔的发挥空间,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提升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本文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简要分析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
摘 要 历史教学要讲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教学的应试性被过分强调,而教学的人文性被有意忽略,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没有得到践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两个创新,一是创新历史教学形式,二是创新历史教学方法与授课形式,科学组织与评价。这样才能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有趣、精致、有效,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