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初中音乐乐感的培养与欣赏课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音乐的了解和一些音乐基础乐理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通过在学校的音乐学习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和乐感。而且通过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多姿多彩,在欢快而有力的节奏中,在跳跃的音符中去感受初中学习生活的美好。因此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师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而高效的音乐乐感培养和欣赏教学。
  关键词 初中音乐;乐感;培养;欣赏
  中图分类号:C961,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74-01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智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的目标不要过于短浅,在学习生活中,虽然学科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很重要,但是要放长线钓大鱼,要让自己全面发展。音乐课堂就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陶冶学生们的身心,让学生们在音乐的海洋里陶醉。
  一、初中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乐感问题
  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是乐感,初中生因为具有较强的欣赏能力与理解能力,大部分同学能够体会出音乐表达的情感。所以,如果这时老师能够意识到培养学生的乐感重要性的话,那么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潜力,在培养学生乐感的时候,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音高,第二、节奏、第三、音调,第四、旋律感等,在老师教学的时候要注意点到为止,将这些音乐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告诉他们以后,让他们自己发挥自己的乐感,动用感官器官去品味音乐。
  二、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
  (一)初中生当前的乐感的程度以及造成学生乐感不足的原因
  虽然音乐的学习重视天赋,但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天赋是音乐学习的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是靠学生后天不断的练习与学习。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初中生的乐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就要从学生当前学习音乐的现状入手,第一步要做的是了解初中生现在的乐感到了什么程度。第二步:让学生们跟随老师一起学会一首简单的歌曲,接着考察学生们的掌握情况,看看同学们有没有跑调、起高等等问题,然后对他们进行指导。第三步:给同学们纠正错误发音完以后,要求学生们大声的一遍一遍的重复把正确的音调唱出来,老师紧接着播放旋律,让初中学生跟着旋律演唱,有节奏感的摆动身体,只有这样不断练习,不断强化音乐符号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培养乐感,才能够让他们的乐感从整体上提高。
  笔者在亲身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生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然而却没有很强的乐感,在音乐方面没有什么兴趣。根本原因是中国重书本知识,轻视艺术学习的教育模式造成的,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觉得学习音乐毫无用处,只有把书本知识学会才是王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没有完善的设施让初中生学习音乐,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公立学校都不会拿出足够的资金来让学生去学习音乐。
  (二)解决初中生乐感不足的举措
  知错就改不仅体现在孩子出现问题及时改正上,同样,当我国的教育出现问题,与正常轨道有偏差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也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音乐老师要拿出一大部分的时间来给学生们播放乐曲,也可以截取音乐片段让同学们进行解析,让初中生切身体会音阶、节奏、节拍等等,并让他们跟着学习,笔者在教学中就亲身实践这个方法:例如,七年级上册(人音版)中,《茉莉花》有两种不同的弹奏方法,分别是用柳琴和竖琴,不同的音色因为弹奏方式与共鸣器的不同造成音色也会有差异,给学生们带来的感觉也会不同,竖琴有时候音乐变得舒缓,柳琴有时候让音乐一出现就会有一种急促的感觉,两者要交叉给学生播放,从而加深不同音色在学生心中的印象,集中注意力,记住不同的音色,当初中生们全神贯注认真听的时候,就是他们乐感加强的时候。
  三、老师给学生开设欣赏课教学
  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欣赏水平提高,有了一定的判断意识,因此,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歌,一起学习音乐符号以及音阶、旋律、节奏、速度等等,还可以给学生开设欣赏课程,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名家作品,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听后的感受写下来,每次听音乐都要学会记录感受,另外在给同学们播放音乐的时候,老师要注意:一定要有安静的环境,播放的音乐要是学生能够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乐感。
  例如,笔者在教八年级下册(人音版)中《摇篮曲》的时候,就让同学们自己欣赏,当“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的音乐缓缓响起来的时候,同学们的思绪仿佛都回到了自己的小时候妈妈拍着自己睡觉的那一刻。可见,欣赏课是培养学生乐感必不可少的一课。
  四、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乐感和鉴赏能力,初中音乐教师要在日常的學习和生活中多对学生进行一些音乐乐理知识和伟大音乐家、音乐作品的介绍,让他们多多去欣赏和聆听音乐,从音乐中去感受它的神奇和伟大。
  参考文献:
  [1]葛玲洁.初中音乐中应用情感教学的价值[J].北方音乐,2019(03):107-108.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质量;教学效率  中圖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71
摘 要 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能力培养,而包括记忆、理解与思维、综合等在内的多个方面即是历史课需主要培养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对比法,其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比法的具体运用展开了详细探讨,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以供参考。  关键词 对比法;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节奏是核心元素,教师按照音乐教学的需求开展节奏训练,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意识,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也能改善教学现状,增强初中音乐教学整体效果。本文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进行分析,提出了发挥节奏训练作用的措施,力求能为初中音乐教师制定教学改革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教育;音乐教学;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
摘 要 通过对历届生物高考试题的研究,根据《考试大纲》和《新课标》的解读。对高中生物进行命制试题。在命题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不要出难度高的试卷,那样会对学生有很大的打击。殊不知信心是一点点积累的。也可以让学生有限度的参与到命制试题中来,让学生了解试卷是怎么诞生的,熟悉教师的出题思路,这样有利于学生解答试题。  关键词 命题;参与;方法;效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卓有成效的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课堂学习注意力的集中,而且通过美术多样性的教学可以开发和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键词 初中美术;多样化教学;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68-01  美术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
摘 要 语文综合性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扩展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实践机会。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合理的实际运用,帮助学生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语文综合性教学策略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效率低的情况下,教师运用合理教学方式,把综合性学习策略落实到位。  关键词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D045,A71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日后在初中以及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是一个让学生进行自我情感表达的过程,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语文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让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并且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  關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激发兴趣;积累  中图分类号:A
摘 要 为了满足企业对我国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部门越发重视人才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團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与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学校将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中教学中,伴随着学校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成功吸引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案导学能够帮助教师转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摒弃形式化错误。因此,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导学案具有一
摘 要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学生要理解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注重培养语感能力,而不全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把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上升到重要的高度。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摘 要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好的方法,通过参与式、探讨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活跃课堂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步骤  中图分类号:G623.2,G424.21,TM930.12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77-01  现今学校教育,教师厌教语文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