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unb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学生要理解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注重培养语感能力,而不全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把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上升到重要的高度。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语感能力;语言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75-01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想,教师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强调以读为本、重视语感分析、讲究品评,不断提高自已的语感。同时重视语感思维和语言训练,加强语感实践落实这几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该提倡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减、换换、调调、加加等形式展开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二段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把“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改成“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好几百年了,你一点也不累。”你觉得怎么样?通过改变句式来体会作者对德高望重的老桥的亲切问候之情。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确凿”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这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
  二、品评领会中,体验语句的情感
  可以说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者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这些文学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师生经过仔细分析,深入体味,并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加以表达,这绝不只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造。于是,多次反复朗读之后,学生不仅理解了某些词句的含义,词句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与此同时更加体味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加深体会文章的内涵。把培养学生的语感的语言和品析的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作者起伏的情感。
  三、通过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培养语感
  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模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而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
  语感培育是促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最终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培育学生语感能力,能够使学生对语言文字迅速感知,快速感悟,敏捷思维,切己体察,得到感染熏陶,将是他们终生受用无究的一大法宝。
  四、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反映,语言训练必须和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的训练,这是培养语感的最基本的训练。例如,对于词语的理解不能光知道字典意思,而要精细、深入,养成结合语境品味辨析的好习惯,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感。其次,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应用的训练。学习是为了应用。只要确切地掌握了语言的含义、色彩、情感以及用法之后,才能准确地使用语言。因此,语言应用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综合训练。评改作文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综合训练,学生对作文中的句子,用词是否符合作者的表达意图,是否符合语法、修辞、逻辑的规则,是否准确、鲜明、生动,都要分析评论,对不妥之处要加以修改,在這类的实践训练中学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对培养和增强他们语言感是很有作用的。
  总之,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转变语文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好语感,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建英.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语感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30).
  [2]张运岭.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J].学周刊,2012(14).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美术学习虽然不像语数外那样重要,但也应该引起师生双方的关注,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更应该主动做出改变,改变自己以往被动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唯有如此,在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才能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关键词 初中美术;学习兴趣;和谐氛围;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69-01  美术课的兴趣教学,
摘 要 想要读懂一篇文章可以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文章想表达的意思,能够准确的还原一篇文章就证明你和作者的思维模式相吻合,不但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准确的把握原文。所以想要更好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可以多积累一些阅读理解技巧方便用于以后的实践中。  关键词 阅读技巧;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A,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66-01  现在无论是小学
摘 要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质量;教学效率  中圖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71
摘 要 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能力培养,而包括记忆、理解与思维、综合等在内的多个方面即是历史课需主要培养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对比法,其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比法的具体运用展开了详细探讨,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以供参考。  关键词 对比法;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节奏是核心元素,教师按照音乐教学的需求开展节奏训练,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意识,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也能改善教学现状,增强初中音乐教学整体效果。本文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进行分析,提出了发挥节奏训练作用的措施,力求能为初中音乐教师制定教学改革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教育;音乐教学;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
摘 要 通过对历届生物高考试题的研究,根据《考试大纲》和《新课标》的解读。对高中生物进行命制试题。在命题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不要出难度高的试卷,那样会对学生有很大的打击。殊不知信心是一点点积累的。也可以让学生有限度的参与到命制试题中来,让学生了解试卷是怎么诞生的,熟悉教师的出题思路,这样有利于学生解答试题。  关键词 命题;参与;方法;效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卓有成效的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课堂学习注意力的集中,而且通过美术多样性的教学可以开发和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键词 初中美术;多样化教学;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068-01  美术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
摘 要 语文综合性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扩展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实践机会。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合理的实际运用,帮助学生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语文综合性教学策略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效率低的情况下,教师运用合理教学方式,把综合性学习策略落实到位。  关键词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D045,A71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日后在初中以及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是一个让学生进行自我情感表达的过程,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语文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让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并且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  關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激发兴趣;积累  中图分类号:A
摘 要 为了满足企业对我国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部门越发重视人才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團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与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学校将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中教学中,伴随着学校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成功吸引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案导学能够帮助教师转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摒弃形式化错误。因此,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导学案具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