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教育三境界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a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立军,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沙市德育(班主任)特色工作室首席名师。
  推荐书单:
  1.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
  2.卢森堡,《非暴力沟通》,华夏出版社,2009年。
  3.吴非,《不跪着教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5.檀传宝,《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6.傅国涌,《过去的中学》,同心出版社,2012年。
  7.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中信出版社,2010年。
  8.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9.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10.岳晓东,《登天的感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张文质,《唇舌的授权》,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1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
  13.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
  1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15.刘铁芳,《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
  16.王君,《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
  17.孙绍振,《愧对书斋-孙绍振心灵自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18.李中莹,《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地学问》,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19.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国商业出版社,2013年。
  20.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有人说,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很难;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更难。而陶妙如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所传达的教育思想——“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却那么轻易地俘虏了我的心灵,让我舒展身心吸纳精髓,畅饮琼浆。
  在《做温暖的教育》里,我品悟到了温暖教育的三境界:智、思、美。
  智。妙如老师说:“孔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寻的高度,也是我的方向,不负学生,孜孜以求。”妙如老师的言语中有德的境界,更有智的高标。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将智与仁并提,将仁纳入智的内核,表达了对人格的完美追求。作为孔子境界的“心向往者”,妙如老师在这本书中所体现的智慧的核心也是仁爱。让智慧与仁爱牵手,视仁爱为智慧的核心。当太多的人对教育现状表达出诸多的不满甚至是尖锐的批判时,妙如老师始终是温暖的,柔和的。她以温柔、平和且能持久的方式润泽她的学生,她的学员,她的同事。她谨记那份义不容辞的社会良知和教育情怀,对学生给予真切的关注和深切的关怀她以冷静、睿智、温暖的人文情怀对待学生,以激情、浪漫、恬淡的心境对待人事,以安详、从容、自在的状态对待生命。在这份教育的温暖里,展现了为师者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份智慧而深沉的仁爱之心,使教育有了最温暖的注脚——快乐写在脸上,幸福洋溢内心。是的,智者的教育是驿站,是港湾,是锚地,弟子、同事都愿意来此同享世界的温暖与美好。
  思。王小波说:“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重要。”帕斯卡也说:“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做温暖的教育》就是这样一本启迪思维和思想的书。书中的许多思想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首先,其思想的深邃在于引领人们走进经典的源头去注目美好的未来。妙如老师的温暖教育从经典中寻找本源,特别是从《易经》中汲取智慧,吸收养料,将教育思想的触角伸向博大精深的《易经》,又将《易经》的思想信手拈来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从而使她的教育之树枝繁叶茂,思想之灯熠熠生辉。她以《易经》中的思想来解读一个人“成长如易”的成长史,引导学生畅想自己可能登临的高度,从而“开拓求索的视野,催动奋进的脚步,孕育生活的奇迹”;又引导老师思考“用明天的思维来引导今天”,思考自己能抵达的高度,能创造的妙境,从而拥有“光辉、从容、大气、温和、淡泊、厚实、高度”。
  其次,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发展眼光和思辨精神。在“换”这一章节里,妙如老师接连发问:“你知道吗,你遇到过吗,你看到过吗,你听到过吗,你怎样引导,你怎样解决……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的瞬息万变和我们一定要有的与社会发展同步的与时俱进的态度。她建议我们“虚己以游世,把自己变成一艘空船”,提醒我们“将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发展的能力”,敦促我们“教师不器,向着极致出发……”。在发展眼光的背后,是其思辨智慧的闪光:“当我们有种自我满意的感觉的时候,会有幸福感,但也可能是一种老化的趋势”,提醒我们及时转换路径与思维;“人不但要想到领头,更要想到追随。领头的只有一个,紧跟着,协助实现他人的理想,自己的理想也就跟随实现了。”启发我们处理好领头与跟随的关系;还有“强者为自己,更强者为他人”,急功近利的同时注意长远利益,等等。特别是,妙如老师提出“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深刻化”“将痛苦的事情幸福化”“将神秘的领域平常化”“将庸俗的习气高雅化”……极具思辨地告诉我们如何深入浅出,如何融会贯通,如何推陈出新,如何悦纳万物……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美。美是妙如老师的精神境界,个人风度,也是温暖教育所呈现的教育生活之美。
  首先,美,是妙如老师言行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师生相融主客同一的境界,是其教育理想和生命自觉完美统一的境界。美,也是妙如老师的个人风度。这一风度的基本内涵是本真、质朴和温暖。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到对教师(校长)的教育讲座,以本真为美,以质朴为美,以温暖为美。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没有佶屈聱牙的语言,有的只是真诚之心真切之感的自然流露。她始终将自己的教育言行与学生的幸福发展交织在一起,从而使个人风度得以高标,人格精神得以闪光。这份美还在于教育生活之美。在妙如老师的笔下,教育生活是温情的,是诗意的。那一束束温情与诗意之花开在妙如老师的心田里:三十年前的、二十年前的、十年前的、近十年的无以数计的曾经的学生,那一个个电话,一条条短信,一声声问候,让我感觉不是春天胜似春天,宜人春景处处显。开在学生家长的“嫉妒”里:我养育了孩子十六年他都没有为我心疼过,您才教他几个月他就心疼得要哭;开在学生深刻的认知里:相信他们以后都会明白,您教他们的不仅仅是高中课程,更是人生道路上的课程。开在学员深情的感念里:追随陶先生的温暖教育,即可渐入妙境,终生不会遗憾,她将影响我的一生。
  是的,温暖教育的温暖正向空间的纵深处漫延,正在时间的长河里流淌,正如妙如老师所言:雅藏空灵间,犹有高禅悟。待到儿郎布雨时,溪自心中著。做温暖教育的追随者,我愿意。你呢?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校基于“明德归仁”“弘毅 日新”之学校精神的传承与实践,打破学科分界,整体设计“人—仁”校本德育课程。通过主题探究和导师团队指导等方式,创新课程实施方式,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关 键 词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3  随着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已成为推动基础
郭元祥在《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一文指出,实现学科育人功能,是我国当前改革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课题。发展性是学科育人的质的规定性,促进学生发展,是学科教学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課程与教学改革的价值支柱。学科育人的本质是通过学科教育或教学来丰富学生作为人的社会本质、文化本质和精神本质,促进学生由作为自然生命的人向作为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感受之一:“实”    工作做得很实在。比如,四川成都市金牛区的流动幼儿园作为一种非正式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几年来坚持把先进的幼教经验送到薄弱地区;成都市第四幼儿园把各种社区资源和幼儿园课程整合在一起;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实验幼儿园在发挥祖辈家长的教育作用方面进行了创新;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把早期教育送到每个家庭,进行个别化早期教育指导……所有与会者都感到这些工作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    
摘 要基于网络互动引入积极语言的评价方式,能沟通家校,让儿童学会分享成长,并记录其成长过程,在积极的互动评价中快乐成长。  关 键 词小学语文课;积极语言;学习评价;网络互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8-0032-03  陈虹博士指出,积极语言是指引发个体积极情绪,发现个体优点及潜能,关注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促进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形成,有利于建
傅淳华,杜时忠在《教育科学》2020年第8期《教师道德学习的组织困境及其超越》一文指出,在当前的教师道德学习理论与实践中,人们往往希图倚赖外源性行动以促进教师道德学习进程,如诉诸“制度规范”“榜样示范”“师德培训”等路径,而没有以更为中观的视角,高度重视学校组织本身对教师道德学习进程乃至其整体生活的深刻影响。  就当前学校组织道德学习的运作實践而言,学校组织道德学习的价值准则陷于服从困境,教师道德
孩子3岁后应培养性别意识      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目前国内有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幼儿园分厕对孩子性别意识的认知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幼儿园也在尝试这种做法。他们认为,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串串水果店”的设计虽然能引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操作兴趣,但我觉得小班幼儿不宜用真实的水果来操作。  首先,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薄弱,面对那么多好吃的水果难免想品尝,因此很可能转移注意,达不到按标记串水果串的目标。其次,水果被剥皮、切块后会有许多汁水流出,不便操作,也无法保证卫生。第三,如果最后要让幼儿品尝水果串,那就不太卫生。倘若丢弃,又与我们倡导的节俭的生活习惯和低成本的教育理念相矛盾。其实,
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幼儿教育杂志社邀请我撰文共贺盛事。推之不却,唯有应允。不过,掩卷沉思之后,我发觉自己原来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笔者当年正是为了见证香港回归这一百年盛事从北京南下香港,而回归的十年也正是本人在港从事幼教研究的黄金十年。十年来,香港幼教发展迅速,而本人也从一个幼教新丁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香港学者”。在这十年中,我个人的专业成长和香港幼教的发展交织在一起,不分彼此。在这
“山似碧玉簪,水如青罗带。”在秀甲天下的漓江之滨,有一所因推行“全人教育”而闻名的学校,这就是在当地享有盛名的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了解这所学校的人都知道,校长文国韬博学广闻,温雅睿智,他所推重的“用心”教育,在广西师大附外的老师们心中,已扎稳根基,并抽枝发叶。  “‘博学广才、敦品达人’是我们的校训,‘绿色全人’是我们坚持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全面、持续发展,使
伴随着正面管教的进一步推广与实施,其丰富的带导工具和德育价值逐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如何将正面管教带导工具进行筛选、整合,并运用到小学德育学科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正面管教倡导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并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而在小学品德、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