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工具模块的开发与运用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i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正面管教的进一步推广与实施,其丰富的带导工具和德育价值逐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如何将正面管教带导工具进行筛选、整合,并运用到小学德育学科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正面管教倡导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并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而在小学品德、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队活动课,以及同样承载着部分德育功能的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课程的总目标与内容标准中,均涉及到“学会欣赏、尊重人;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沟通、正确处理矛盾;学会与人交往、合作”等内容,也强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反思与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组织意识的培养。这都与正面管教的理念和实施目标有着很多共通的地方。为此,学校德育组尝试以正面管教班会带导技能要素为基础,形成了“相互尊重、改正错误、建立合作和沟通技巧”四个系列工具模块,并创造性运用于小学德育学科课程教学之中。
  一、“相互尊重”工具模块
  运用该工具模块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角色代入和换位思考过程中感受不被尊重时的失落感,以及得到尊重时所带来的幸福感。其常用的正面管教工具有“查理”“这不公平”和“尊重差异:外面是丛林”。其中“尊重差异:外面是丛林”的活动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明白“对待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方法”,理解“差异”没有“对错”之分,从中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也通过理解差异共同解决问题。
  李老师在执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学会友好相处”主题时,与学生分享书本里小女孩不愿让别人轮流玩跳绳的情景。学生纷纷表示这小女孩很小气,不愿意跟她玩。此时李老师相机组织起“尊重差异:外面是丛林”活动。李老师先出示狮子、老鹰、乌龟和变色龙四种卡通动物手偶,让学生选出自己最想成为的一种动物,相同选择的同学组成一组。学生分组后在活动表格中写下了想成为某种动物和不喜欢其他三种动物的原因。在小组代表大声宣读表格清单后,李老师开始引导学生讨论:请看回书本第30页“我的好朋友”表格,我们的好朋友跟小动物一样,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缺点。所以我们该如何对待同学?学生A回答到:“我们不能因为这位小女孩小气而不跟她玩。”学生B接着说:“我们要多想想这个小女孩的优点,我们就可以友好相处了!”接下来,老师再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会分享。
  二、“改正错误”工具模块
  运用该工具模块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参与讨论,共同商定解决方案。另外,该模块的带导工具允许被帮助对象选择自己认为最有帮助的建议,使之明白同学是专注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责难、羞辱他们。该工具模块常用的带导活动有“犯错误,还是成为错误”“道歉”和“用行动道歉:当对不起不够用时”。其中“犯错误还是成为错误”活动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区分“我犯了一个错误”和“我是一个错误”,帮助学生找出犯错误的原因,知道人人都会犯错。继而知道如何面对错误,并懂得从错误中学习。
  吴老师执教了1节一年级的心理课《别人的东西》。他让同学们讨论着书本中“静思角”的内容:你捡到别人东西后怎么处理?当大家纷纷表示要物归原主时,天真烂漫的小健却大声说:“不行。我上次捡到一支铅笔,后来还给李明了。他却说我是小偷。”吴老师追问道:“那你当时感觉怎样?”小健轻轻回答说:“我感觉很难受,觉得我自己被看成了一个坏孩子!”吴老师灵机一动,拿起刚好放在讲台上的水杯走了几步,在全班面前装着不小心把水倒在了地上。吴老师不好意思地问:“很抱歉,老师刚才犯了一个小错误。”“是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错误呢?当我们犯错误时该怎么做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犯错误是正常的,不必过于责怪自己,只要找出犯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就可以了。这时,吴老师又一次关切地问小健:“假如下次你再捡到别人的东西,你会怎么做?”小健此时便有了正确的答案。吴老师在这节心理课上既教会了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的东西,还教会了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
  三、“建立合作”工具模块
  运用该工具模块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懂得合作的意义和方法,例如帮助学生探索出如何应用和回应关系中权利的方法,明白在权利被分享时问题能得到最有效解决的道理。此工具模块常用的带导活动有“过界:双赢”和“探索权利:建立合作”。
  姚老师在执教综合实践活动课《无土栽培知多少——资料整理方法指导课》时发现,部分学生不愿意拿出自己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部分学生怕别人看了自己的资料学得比自己好。于是姚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过界:共赢”活动。姚老师先让学生两两分组,站在一条绳子的两边。活动规则是想办法让对方过界到自己的地盘为赢。结果有的学生直接放弃让对方赢,有的双方各不相让。姚老师便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哪对同学两个都赢的?此时学生如梦初醒。姚老师启发道:“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大家都赢,我们就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了。那我们现在该怎么使用各自的资料呢?”学生心里便有了答案。姚老师对“过界:共赢”活动的运用促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更有效达成了学科课程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要求。
  四、“沟通技能”工具模块
  运用该工具模块的目标在于,通过头脑风暴列举班级中令人感到烦恼的事情,引出相应的改进期望,继而用魔杖和毛毛糙糙等工具帮助练习,以顺利表达自己与人沟通的烦恼和希望。 此工具模块常用的活动有“烦恼和愿望”和“I MESSAGE我句式”。
  辅导员黎老师开展以“寻找最美家庭”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讨论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把最美家庭所体现的正能量传递开来。此时小锋建议用“最美全家福”照片进行展示。话音刚落,立即有队员表示反对。本来脾气暴躁的小锋被气得捏紧了拳头。黎老师意识到活动不能再进行下去了,于是说要换个情感游戏来玩一下。黎老师要求大家用“当 的时候,我感到 。”来说一句话。其他队员都纷纷说完后,小锋才不情愿地说:“当我的建议被反对时,我感到很生气。”黎老师马上追问:“那你希望怎样?”小锋语气稍微平缓下来,说:“我希望大家要学会相互尊重,用头脑风暴选出最好的答案,而不能马上否决我的建议。”此时,黎老师小结了刚才“我句式”活动,表扬了小锋用此方法表达自己不好的心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希望。接下来,黎老师要求队员们继续用“我希望 ”句式把自己的建议表达出来。很快,队员们就想出了很多傳递最美家庭正能力的方案。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用正面管教带导工具,需要任课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发挥教育机智,灵活运用,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瑞宝小学
  广东广州 510288)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其他文献
《幼儿教育》《早期教育》《上海托幼》联合采访组    2007年2月1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邢世忠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就学前教育立法问题接受了“长三角”三家幼教杂志(浙江《幼儿教育》、江苏《早期教育》、上海《上海托幼》)的联合采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主席、北京师范
摘 要 学校基于“明德归仁”“弘毅 日新”之学校精神的传承与实践,打破学科分界,整体设计“人—仁”校本德育课程。通过主题探究和导师团队指导等方式,创新课程实施方式,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关 键 词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3  随着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已成为推动基础
郭元祥在《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一文指出,实现学科育人功能,是我国当前改革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课题。发展性是学科育人的质的规定性,促进学生发展,是学科教学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課程与教学改革的价值支柱。学科育人的本质是通过学科教育或教学来丰富学生作为人的社会本质、文化本质和精神本质,促进学生由作为自然生命的人向作为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感受之一:“实”    工作做得很实在。比如,四川成都市金牛区的流动幼儿园作为一种非正式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几年来坚持把先进的幼教经验送到薄弱地区;成都市第四幼儿园把各种社区资源和幼儿园课程整合在一起;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实验幼儿园在发挥祖辈家长的教育作用方面进行了创新;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把早期教育送到每个家庭,进行个别化早期教育指导……所有与会者都感到这些工作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    
摘 要基于网络互动引入积极语言的评价方式,能沟通家校,让儿童学会分享成长,并记录其成长过程,在积极的互动评价中快乐成长。  关 键 词小学语文课;积极语言;学习评价;网络互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8-0032-03  陈虹博士指出,积极语言是指引发个体积极情绪,发现个体优点及潜能,关注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促进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形成,有利于建
傅淳华,杜时忠在《教育科学》2020年第8期《教师道德学习的组织困境及其超越》一文指出,在当前的教师道德学习理论与实践中,人们往往希图倚赖外源性行动以促进教师道德学习进程,如诉诸“制度规范”“榜样示范”“师德培训”等路径,而没有以更为中观的视角,高度重视学校组织本身对教师道德学习进程乃至其整体生活的深刻影响。  就当前学校组织道德学习的运作實践而言,学校组织道德学习的价值准则陷于服从困境,教师道德
孩子3岁后应培养性别意识      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目前国内有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幼儿园分厕对孩子性别意识的认知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幼儿园也在尝试这种做法。他们认为,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串串水果店”的设计虽然能引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操作兴趣,但我觉得小班幼儿不宜用真实的水果来操作。  首先,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薄弱,面对那么多好吃的水果难免想品尝,因此很可能转移注意,达不到按标记串水果串的目标。其次,水果被剥皮、切块后会有许多汁水流出,不便操作,也无法保证卫生。第三,如果最后要让幼儿品尝水果串,那就不太卫生。倘若丢弃,又与我们倡导的节俭的生活习惯和低成本的教育理念相矛盾。其实,
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幼儿教育杂志社邀请我撰文共贺盛事。推之不却,唯有应允。不过,掩卷沉思之后,我发觉自己原来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笔者当年正是为了见证香港回归这一百年盛事从北京南下香港,而回归的十年也正是本人在港从事幼教研究的黄金十年。十年来,香港幼教发展迅速,而本人也从一个幼教新丁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香港学者”。在这十年中,我个人的专业成长和香港幼教的发展交织在一起,不分彼此。在这
“山似碧玉簪,水如青罗带。”在秀甲天下的漓江之滨,有一所因推行“全人教育”而闻名的学校,这就是在当地享有盛名的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了解这所学校的人都知道,校长文国韬博学广闻,温雅睿智,他所推重的“用心”教育,在广西师大附外的老师们心中,已扎稳根基,并抽枝发叶。  “‘博学广才、敦品达人’是我们的校训,‘绿色全人’是我们坚持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全面、持续发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