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中的益生菌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427h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上,添加了益生菌的酸奶要比普通酸奶价格高出不少,有的甚至高达两倍,这些添加了益生菌的酸奶有什么好处,该怎样选购呢?
  普通酸奶和益生菌酸奶哪里不一样
  尽管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有很多种,而且很多种类都难以看明白,但事实,酸奶只分为两种:纯天然发酵型酸奶和配制型酸奶。前者的菌种主要是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食用乳酸、柠檬酸、有机酸等成分。益生菌酸奶只能算是两者的衍生品。
  普通酸奶中的乳酸菌属于非活性乳酸菌。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类、酶类等营养素,对人体很有益处,但非活性乳酸菌对肠道的调节作用比较弱,不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加了益生菌的酸奶,保健作用会强一点,因为加入的菌种都经过长期筛选,比较有可能在体内定殖,起到调节菌群作用。
  益生菌酸奶有多少种
  市面上酸奶产品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各种专业名称的菌种纷纷出现在酸奶品牌包装上,如 “LGG”、“龙根B菌”、“双歧因子”等等。这些究竟是什么玩意?有什么用呢?
  一般来说,酸奶中的益生菌无非以下几类,其功能和特点都不一样,在选购时最好详细阅读说明。
  LGG菌 又叫鼠李糖乳杆菌,具有活性强、耐胃酸的特点,能够在肠道中定殖长达两周。
  LABS菌 含有四种益生菌的菌群,其中L代表“保加利亚乳杆菌”、A代表“嗜酸乳杆菌”、B代表“双歧杆菌”、S代表“嗜热链球菌”。该菌群充分考虑到中国人的体质需要和肠道特征,按中国人口味习惯研发。其中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较易在人体内定殖、成活。
  e 菌 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每克活性e 菌酸奶含有活性益生菌100万个。
  B-longum 含有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 (即龙根B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其中龙根B菌非常耐胃酸、胆汁及氧气,比其他菌种更有活力。
  益生菌酸奶作用大吗
  单从酸奶包装上的名称来看,益生菌有其相应的功效,但问题是,这些酸奶中是否真的含有这种菌、数量是多少,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标准加以约束,也没有完整体系进行监控。不过即使添加的益生菌不起作用,酸奶的营养也很丰富,1~3岁的孩子每天喝150毫升酸奶,就能满足全天生长发育需要的1/3的能量和钙质。
  好酸奶怎样挑
  要挑选出符合上述标准的益生菌酸奶,也是有窍门的:
  选购时要注意查看产品食物成分表,看清菌种和数量。
  选购大厂家、大品牌的产品,有国外菌种的更佳,益生菌对于生产、保存和冷链运输的要求比较高,大厂家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更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乳酸菌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菌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肠内益生菌,酸奶中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越多越好。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老二呱呱坠地,给他们的父母带来欢喜,也带来挑战:这些父母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并没有与手足相处的经验;而偏偏,手足冲突与竞争几乎是每个“二孩家庭”的必然。  怎么解決?参考别人的经验?那你可要小心。  比如下面这些看似常识的“手足之道”——  老大就应该更懂事、多承担,平时让着弟弟妹妹;  兄弟姐妹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相亲相爱,和和睦睦,不打不闹;  孩子们还小,打就打去吧,长大了自然懂得兄友
我经常在孩子狼吞虎咽时提醒他小精灵忙不过来,他就会立刻细嚼慢咽起来,这个办法百试不爽。  三岁左右的孩子尚不需要学习课本知识,但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经验和规范,则有必要让他们尽早接触并熟悉。而一些寓教于乐,对孩子进行知识科普的绘本,就是最好的方式了。因此,当家里的“十万个为什么”开始突击时,你就不用再支支吾吾地不知从何解释。《可爱的身体》  生理知识  作者:七尾纯、小林雅子等  光看看这些与孩子身体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治疗手段,作为一种有创治疗,它需要家长及孩子的配合,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存在一定风险。  输液前: 项准备要到位  很多孩子害怕医生和打针,在输液前容易哭闹,家长应采用转移注意力、提前预告或鼓励的态度安抚孩子,而不是哄孩子说不疼或是强制输液。  输液室经常是同一时段有多个孩子输液,为了安全起见,家长最好事先核对一下自己孩子输液瓶上的药品名称及姓名。  输液前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踢猫效应:一个男主人被上司批评之后,心情不好,回去与妻子吵了一架;妻子的愤怒无处发泄,就把旁边玩耍的孩子训斥了一番;受了斥责的孩子怒火中烧,看到院子里的猫,就去狠狠踢了一脚。    踢猫效应本质上讲的是负面情绪在不同的人之间流动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由等级高向等级低转移,由强者向弱者转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孩子很容易就会成为父母负面情绪的发泄
究竟哪个图?
那种靠“单枪匹马”立于不败之地的“个人英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时,如今,任何人都要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大成功。  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从合群开始。现在,中国的家庭模式是“独生子女时代”的“421”家庭结构。由于家庭生活的优越性、日常活动的封闭性和交往对象的单一性,以及长辈的娇宠和偏袒,独生子女往往不善于交往,不容易合群。    孩子不合群的表现    冷漠型  主要表现为不乐意与小朋友接触、玩耍,
每当我们看到那些言行彬彬有礼、遇事不慌不忙的孩子,总会禁不住感叹:这孩子的好脾气是如何教育出来的?其实,孩子的脾气性格有遗传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习得。与其羡慕别人的孩子,不如反省自己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良好脾气成长的沃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父母的言行,父母说话的语气、待人接物的态度、对待冲突的解决之道、生气时的处理方法……想要让孩子有好脾气,家长要先问问自己是否有好脾气?一对急脾气的朋友夫
转眼间,儿子5岁多了。在这几年来,我完全没想过利用自己“英语老师”身份来让儿子“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是整天带着他吃喝玩乐,爬高走低,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我是这么看的——  学习嘛,终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他想学的话,自然会找上门来。  这不,儿子真的就找上门来了……  等待时机  那是一个周末。儿子约他的好朋友俊俊一起去公园玩。一到公园,俊俊突然“智力大爆发”,对着公园的景物叽哩哇啦说了一通英文。
儿子5岁有余、6岁不足,不大不小间,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渐渐从日常生活中浮现:该如何对他进行简单的性教育呢?  我的观点是:这时的性教育,其实就是“性别教育”——  首先让他清楚男女的区别,不要冒犯他人;同时明白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不能给人触碰,懂得保护自己。  点滴教育间,懵懵懂懂的儿子,给我带来了不少欢乐。  妈妈的纸尿裤  此“纸尿裤”非彼“纸尿裤”,而是儿子给我每月需要的“小面包”的命名。在他大
当他们长大以后,这25条里有我们社会的公共水准和国民素质。  我的一位朋友从美国回来定居。她的儿子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后代,现在北京一个国际学校读书。朋友说,学校里的孩子有些是在国内长大的,有些是在国外长大的,虽然都是中国人的面孔,但不用开口说话,她就分得出哪些是前者,哪些是后者。“经过一个大门,打开门让别人先走、自己最后走的孩子,一般是在国外生活时间比较长的。”  我把这个事例讲给其他人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