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的“味道”甜甜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j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长期担任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我的一大难题,写作文也一直是大部分孩子不太愿意面对的作业。他们怕写作文,也写不好作文。作文时,或挖空心思,七拼八凑;或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写出来的文章似老太太的脸——干巴巴,又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孩子们看着伤心,老师看着揪心。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走出这种无话可说、无句可写的局面,让孩子们爱上写作呢?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点点滴滴,集腋成裘,帮助学生创建写作资料库
  其实,孩子们怕写作文,最大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写作的素材。现在的孩子,整天闷头读书,回到家里也往往是与电视或电脑相伴,这也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大途径。我们小时候玩过的跳皮筋、踢毽子、造房子等游戏早就远离他们而去。他们更多的时间是与电脑为伴,沉迷于网络,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快乐;出门是私家车,也少了与外界的接触,自己无法去感觉、去触摸、去品悟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作文从生活中来”,所以孩子们也就无法呈现作文的多姿多彩。
  作为教师,既然无力改变孩子们在家里的情况,就要有意识地去丰富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去活跃孩子的思维。在学校里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班队课上,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诸如“贴鼻子”“猜字谜”“六一游园”等活动;与体育老师商量,在体育课上开展一些体育小游戏,如“夹球游戏”“网鱼游戏”等;课外活动时进行一些传统游戏项目——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木头人游戏等;在教室里设立小小的生物角,让孩子们自己去种植小花小草,去亲身感受一颗绿豆的生长过程;也可以让他们养养小金鱼、小乌龟,让他们和这些小动物一起喜怒哀乐。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孩子的学校生活,同时也为孩子提供了写作素材。当然,作为教师要指导孩子们成为一个“小摄影师”,用一双敏锐的眼睛,随时随地“拍摄”下好的镜头——及时捕捉生活中有趣味、有意义的人、事、物,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创设写作素材库——一个小小的记事本,鼓励孩子们及时地记录下好的素材。
  二、兴趣引路,鼓励开道,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孩子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所以,要从各种渠道入手,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孩子的肯定与表扬,要注意及时反馈。对于孩子写出来的一些优秀习作,一定要及时加以表扬肯定。表扬的形式可以多样:口头表扬,在板报上展示,作为范文在班级中大声读出来等。对于不同的孩子,都给予表扬的机会。写作水平较高的孩子,可以读整篇佳作;对于写作水平一般的孩子,也不能忽视他们小练笔中的闪光点,一句话,一个词,都可以成为老师表扬的内容。只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以及看到其他孩子那种羡慕的目光,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个孩子,对写作的兴趣无疑又上了一个台阶。作为老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用夸张的神情,惊喜的语气,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你的热情,你的肯定。这样,即使是基础最差的孩子也会慢慢地增强自信,会鼓起写作的风帆,驶向更广阔的写作海洋。
  我班上有个孩子,语文成绩在班级倒数,但是有一次写落叶的小练笔,他写出了这么一句话:“调皮的树叶竟然玩起了翻跟头游戏,一不小心,从高高的枝头翻了下来,一头扎进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多美的句子啊!我马上抓住这个契机,对他报以赞美之辞,大肆表扬,让他在同学们艳羡的目光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肯定的骄傲。尝到了甜头后,他的写作劲头更足了,每次小练笔,都会忙不迭地拿给我看,一改以往懒懒散散的学习态度。这种态度进而也带动他整个的学习状态,学习变得比以前更主动、更积极了。
  三、抓住契机,巧妙引领,指导学生变平淡为神奇
  语文学习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写作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突发事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有时往往也蕴含着无穷的契机。小学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些契机,适时地通过指导,有意识地加以引领,让孩子们知道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练笔机会。
  我们班级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下课时,班级中一个孩子的扣子掉了,被另一个孩子捡到,就大声问:“谁的扣子掉了?”结果一个男同学听成:“谁的裤子掉了?”还一个劲地问周围的同学:“谁的裤子掉了?谁的裤子掉了?”引来哄堂大笑。当时,刚好是上课铃响了,我拿着书本去上课,一踏进教室发现教室里闹哄哄的,顿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地问清缘由后,我冷静了下来,觉得这件事情发生在孩子们身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练笔机会。于是,我平息怒气,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引导孩子们回忆事情发生时,周围同学的反应,然后,以《裤子掉了?》为题,抓住同学们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人物特写,再给文章添上开头和结尾,一篇篇诙谐有趣、引人入胜的文章就这样诞生了。
  还有一次上课时,一只小麻雀突然飞进了教室,引起了孩子们的一阵骚动。怎么办?见孩子们已经无心听课,我干脆停止讲课,让孩子们观察这只迷路的小麻雀闯进教室后的表现——慌张、惊恐,重点观察它的动作,想象它为什么来我们教室,然后,当堂让孩子们以《____的小麻雀》为题进行练笔。又有一次上课时,我在讲台前讲得起劲,可突如其来的鞭炮声响起来了,打断了我的讲课。怎么办?我干脆引导孩子们倾听这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他们从自己的听觉、视觉、嗅觉三个方面去感知这场声音的盛宴,然后以《调皮的鞭炮》为题进行写作……
  像这样的偶发事件其实很多,如果我们仅仅是把它们当作一次事件,那么也就这样过去了,确实是毫无价值。但是,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把它作为一个写作的契机,去引导孩子们观察,那么或许就能化腐朽为精华,化平淡为神奇呢。
  无巧不成书,一部优秀作品的产生往往需要一个契机,需要一个转瞬即逝的灵感。据说,施耐庵写武松打虎就是从一个喝醉了酒的邻居与一只狗的恶斗中得到灵感,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试想:如果当时施耐庵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或者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笑话,一笑了之,那么也就不会有这流传于世的经典之作了。我们身边的很多事,何尝不是一次次转瞬即逝的灵感喷发呢?我们何不利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去引领,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这些突发事件,进而写出佳作来呢?   四、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摆脱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局面后,接下来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写作方法的渗透上。小学高段学生已经不再幼稚,开始步入少年时期,此时的他们有点叛逆、有点张狂,也有点自大,思想开始走向独立,日趋成熟。写出来的文章也告别了“童言无忌”,喜欢写更有深意的文章,也喜欢用上大人的口气,故作深沉。作为教师就要教给孩子一些方法,比如写开头和结尾应怎么互相呼应;如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让文章层次更加清晰;怎样用过渡句把上下文自然地衔接起来;如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在文章中怎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等。当然,这些方法孩子不可能一下子接受,我们可以采取层层深入的办法:把它们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学期完成一个要求,这样当孩子们小学毕业的时候,就能够掌握这些基础的写作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巧妙命题,锦上添花,教给学生命题方法
  一个好的题目,能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写作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文章锦上添花。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命题作文时,一定要提供一些优秀的题目。我觉得所谓优秀的题目,必须符合这样一些特征:一是新颖,即要有新意;二是要简洁明了,即要有指向性,让孩子们一看就知道可以写什么。可以从以下的角度出发,尝试去命题:
  1.巧借歌曲题目。比如《都是____惹的祸》《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粉红色的回忆》等。
  2.诙谐有趣型。如《一只鸡蛋的一天》。
  3.童话趣味型。如《迷路的小麻雀》《哭泣的抹布》《调皮的鞭炮》《螃蟹出逃记》等。
  4.引人入胜型。如《裤子掉了》《“卧底”》。
  5.以中心事件直接命题。如《贴鼻子》《掰手腕》《野炊的味道》等。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素材无处不在,精彩无处不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除了在课堂上教给孩子们写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敏锐的目光,帮助孩子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搜集,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通过教师有意的引领,让一枝一叶,一线一扣,都变成孩子们写作的素材。然后带领孩子们发起一次次的攻击,一步一步把孩子们引进文学的殿堂。
  总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何愁孩子写不好文章呢?只要孩子们能做个有心人,写作的味道怎么会不“甜”呢?
其他文献
孩子们怀着对小学的憧憬和好奇,迈着轻松的步子走进了向往的小学校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毫无顾忌,所做即所想;约束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40分钟的课堂对他们来说是一大挑战。如何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融入课堂,感受美妙的小学语文课堂魅力呢?  教师作为孩子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应抓住孩子的心理,想孩子所想,做孩子所做,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构造快乐轻松的语文课堂,让孩子喜欢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教学中,让语文回归于生活,是语文的教学之道。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些实践探
复习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有着新授课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它不但可以弥补学生知识上的不足,而且能使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在复习课时,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掌握,对于他们来说,复习就如同嚼冷饭,难以下咽。那么,如何“烹调”,才能使它焕然一新,“风味”俱佳呢?  烹调1:“盖浇饭”  把新鲜的菜浇在饭上,就如同把旧知识以一种新鲜的方式来呈现并巩固一样。《英语
实践证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真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十分重视倾听学生的发言与讨论,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捕捉学生的点滴成功,察觉学生的烦恼和问题,以便及时给予强化和鼓励、帮助和引导。  现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的课堂教学为例,说明实现真评价的重要。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1:将圆平均分成好多等份
形势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改革创新,吸收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剔除其糟粕并致力于高效课堂建设。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精讲多练这个话题问世多时,积累的经验琳琅满目,我对它也情有独钟。本文试从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出发,就建设高效课堂这个主题发表一孔之见。  一、抓住要领少废话,突出主题重启发  精讲不等于片面的少讲,而是说围绕中心突出主题的话要讲,要讲深讲透,甚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这样承载着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了解说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然而,这些说明文行文遣字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感人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扣人心弦的猜疑悬念。于是,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没有跌宕起伏情节的说明文,被我们的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本来就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我们的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抽
朗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一项阅读基本功。然而,无论是低段、中段还是高段的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朗读都存在问题。于永正老师曾毫不客气地说:“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贾志敏老师也直言:“学了多年母语的学生,依然读起书来一字一顿,拿腔拖调。”针对此种现象,有人写过重视朗读指导的论文,有人发表过提高小学生朗读兴趣的论文,其中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有效的见解
在小学课堂的即时生成中,随时都有“意外”生成,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吸收出现偏差,难免会有理解或解题上的错误出现。作为教师,要珍惜这朵“意外之花”,因为学生的错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疑惑和误解,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化弊为利,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深入思考,积极调动思维,备战错误,对概念进行正确理解并深化,从而将错误纠正过来,将它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在不断寻求新方法的过程中,逐步攀登知
“土肥料”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针对性作用,将这个原理引入到小学品德教学中,其寓意同样令人深思。《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资源;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
若说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工作无疑便是这工程师队伍中的“排头兵”;若说教师是一棵棵大树,班主任一定是其中绿荫最浓、其下幼苗最茁壮的一棵。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和习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琐碎的工作。面对几十名学生,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有时为了解决学生思想和学习问题甚至磨破了嘴皮。如何利用无斥责教育,开拓非语音环境,使我们的工作摆脱困境,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