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语言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这样承载着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了解说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然而,这些说明文行文遣字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感人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扣人心弦的猜疑悬念。于是,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没有跌宕起伏情节的说明文,被我们的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本来就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我们的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抽象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了解说明方法,明确说明顺序,解析说明内容几乎成了教师教学说明文的主要手段与途径。那么,在说明文教学中,如何改变这种“单调”“枯燥”的现状?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趣味盎然,充满语文味?如何使说明文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提高的有效载体?笔者试举几种紧抓说明文语言的形式,以飨读者。
  
  一、细品慢嚼,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美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可见,引领学生品评、分析、鉴赏文本语言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生动理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而说明文这种文体本身就决定它的语言特色为准确、平实、简明。这更意味着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有责任时时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引领学生细品慢嚼。
  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教学片段
  师:除了变成“云”,我们还能变成什么?(指名读)
  生:还能变成雨、雹子、雪。
  师:现在我们就变成了“雨”,“雨点儿们”,我们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
  师:原来我们变成了“雨”是落下来的。(板书:落)
  师:那我们变成了“雹子”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我是变成小硬球打下来的。(板书:打)
  师:你是打下来的,你可真有力气,为什么会“打下来”?
  生:因为小硬球非常重,所以打下来。
  师:那你打下来一定很有劲,你觉得你应该怎样读?
  生:应该很有力,很重地读出来。
  师:你试一试?(生读)
  师:还有谁变成了“雹子”打下来?(指生读)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边做动作边读)
  师:瞧!大家多有劲,打在人们头上一定很疼。
  师:能不能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呢?
  生:不能。雨不会打下来。
  生:我觉得不能,因为“雪”很轻,慢慢的,所以“飘”应该读得轻而慢;“雹子”是小硬球,很重,所以“打”应该读得重,很有力;“雨”比起来不轻不重,所以“落”。
  师:是啊!我们为了能用词更形象更准确,所以雨是落下来,雹子是打下来,雪是飘下来。大家有信心读好这一段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也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结束的时候送给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说明文教学也同样,应该“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只有反复琢磨,仔细推敲,才能真正感受说明文语言准确的魅力。这个片段的教学,教师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变化,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理解朗读,知道了“雨”是从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读“雹子”“打下来”要读得重而促;读“雪”“飘下来”要读得轻而长;读“雨”“落下来”要读得不慢不快。从而让学生明白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将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美根植于学生的心里,并不断滋长。
  
  二、情理交融,感受说明文语言的情感美
  
  情感是语文的底色。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说明文也不例外。哪怕叙述再客观冷静,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说明文教学,教师应当着力挖掘文本语言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和智慧的旅行。
  蒋军晶老师执教《麋鹿》片段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麋鹿的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数字背后的情感。所以,请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读着读着,你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愤恨了?同情了?……以下的词语供你选择(多媒体呈现高兴、悲伤、痛苦、忧虑、愤恨、同情、生气、感动、惊讶等词)
  生:(用心读课文)
  师: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生:我感到很自豪,课文说“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就有麋鹿”,这足以证明,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物种,我国是麋鹿的故乡。
  生:我在读“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这一段时感到悲愤交加,麋鹿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八国联军怎能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偷盗,他们的行为简直是无耻!
  生: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发现麋鹿在国外相继死去,而英国的贝福特公爵对生活在自己庄园里的麋鹿精心饲养,所以麋鹿生长良好,迅速繁殖,最为可贵的是,他无私地将麋鹿向各国输出,我很敬佩他。
  生:我很高兴,自豪,因为只有祖国富强了,麋鹿才能回归祖国,回归故乡。
  生:我很悲伤……
  生:我很生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里。”由此可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文本的指引和召唤,推动学生穿透语言,触及灵魂,在落实语言的基础上调动一切情感因素,让知识浸润情感,让过程流淌情感。上述教学片段,以情感为主线构筑对话的流程,避免了科学课的嫌疑,有效地防止了说明文教学陷入科学课的泥潭,使说明文教学变得情趣盎然、情理交融。文本中有关麋鹿传奇经历的知识点也成了培植、激荡、融化学生感情的支撑点。
  
  三、适度拓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实践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资源是丰富的,需要积极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
  对于说明文而言,由于其主要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有着得天独厚的拓展优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说明文的拓展切忌“泛滥成灾”,反而削弱了对课文本身的学习,语言文字训练不扎实、不到位。这里所说的适度拓展,应兼顾两个维度,即知识与语言的结合,既有内容的延伸,又有语言的训练。
  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新型玻璃已经研制出来了,现在公司想招聘几位优秀推销员来推销产品。大家先准备准备。
  师:介绍产品时应该说清楚什么?
  生:产品的名称、特点、用途……
  师:作为一名推销员,还需要在表达时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文明礼貌,比如用上“您好”“欢迎您”等等。
  生:语言还需要有鼓动性,希望顾客能购买我们推销的产品。
  师:说得真好!接下来,你准备推销哪种玻璃呢?请你选择一种。推销同一种产品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设计好推销方案。
  生按分组合作、讨论推销方案。(十分积极,讨论热烈)
  师:好,公司已派人到咱们班物色人才来了。我是公司的全权代表,将决定谁可以招聘到公司当推销员。下面请每一组派代表闪亮登场。
  生:各位亲爱的顾客,你们是否因噪音而烦恼,你们是否很想拥有一种能消除噪音的玻璃呢?我告诉你们,这种玻璃已经问世了,那就是“吃音玻璃”,它可是消除噪音的高手。你家安上这种玻璃后,如果外界的声音有80分贝,传到房子里就只剩下15分贝了。怎么样?心动了吧,那就快快来购买吧,请记住,越早越好哦。
  师:你觉得你推销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生:我以设问引起顾客们的兴趣,并运用了数字对比说明的方法强调产品的优越性,能让顾客都有想买来试一试的欲望。
  师:说得非常好,有推销员的潜质,我正式宣布你成为我公司的优秀推销员之一,有请下一位。
  ……
  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多结合文本语言,利用拓展这一优势,使说明文教学“活”起来。上述片段引进“小小推销员”这一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促使消极语言内化为积极语言。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但应该因文而异,因需而施。如学完《鲸》这篇课文,可以发动学生查阅资料,组织一个“巨鲸演讲团”,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扮演某一种鲸进行演讲;再如学了《飞向蓝天的恐龙》后,可以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把搜集的恐龙图片贴在纸上,再让学生为这种恐龙写个解说词。作品完成后,在班级教室布置一个小展览。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鲜活的语言学习中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历练语文。
  文本语言是文本的生命。语文教学应让学生直面文本语言,静心地触摸文句,反复揣摩字词背后所隐藏着的韵味、神思、情义,品味文字散发出来的气息。说明文的语言,由于其简洁单调,平铺直叙,质朴平实而往往被我们教师所忽视。然而,说明文教学,同样不能遗忘文本语言,应紧紧抓住语言这条缰绳,细品慢嚼,情理交融,拓展提升……让说明文教学真正趣味盎然,语味浓浓。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后的教材中计算教学仍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因为运算能力是反映人的智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数学乃至物理、化学等学科学习的基础。新教材在安排计算教学的内容时,大多是先提供一幅情境图,再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列出需要学习的算式,从而引入对计算方法的探究。教材这样安排是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那就是密切联系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把数学学习置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这种理念与当
“一(2)班班主任张老师抽到的是F榜,F榜的孩子们,你们是一(2)班的学生了!”一名家长志愿者大声宣布道。话音刚落,操场东边的家长方阵就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操场南边,一年级300余名新生按随机编排的6张名单榜,排成了六个整齐的方阵,等待着抽签分班。  上面这一幕,是江西南昌市珠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分班的场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从2008年起,学校就开始实行均衡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对节奏与音律十分敏感,感知与模仿能力强。英语歌谣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且节奏明朗欢快、语调升降起伏,对孩子们而言趣味横生。因此,将英语歌谣渗透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与操练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想象与创造力的发展、英语感知与识记水平的提高、语音模仿与表演能力的培养,在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挖掘学生语言学习、模仿、交际方面的潜能。  一、歌谣在哪里  
封面拍攝那天,北京的气温极低,寒风凛冽,所有人到达片场时都裹得严严实实的。时序逼近年末,所有人都有点懈怠与放松,但赵薇不同。两三天前,她刚刚决定和导演田壮壮一起合作舞台剧《求证》,她身上带着一股子显而易见的兴奋劲儿,仿佛积蓄了很久的力量,恨不得在戏剧的舞台上尽情释放出来。“我渴望看到自己的改变。”她希望在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唤醒一些自己底层的东西。在宽敞明亮的摄影棚里,音乐自由流动在偌大的空间,她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那么在朴实的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丰富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一、依托文本,让课堂小练笔成为靓丽风景  每一篇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范本。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关注文本,努力
孩子们怀着对小学的憧憬和好奇,迈着轻松的步子走进了向往的小学校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毫无顾忌,所做即所想;约束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40分钟的课堂对他们来说是一大挑战。如何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融入课堂,感受美妙的小学语文课堂魅力呢?  教师作为孩子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应抓住孩子的心理,想孩子所想,做孩子所做,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构造快乐轻松的语文课堂,让孩子喜欢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教学中,让语文回归于生活,是语文的教学之道。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些实践探
复习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有着新授课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它不但可以弥补学生知识上的不足,而且能使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在复习课时,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掌握,对于他们来说,复习就如同嚼冷饭,难以下咽。那么,如何“烹调”,才能使它焕然一新,“风味”俱佳呢?  烹调1:“盖浇饭”  把新鲜的菜浇在饭上,就如同把旧知识以一种新鲜的方式来呈现并巩固一样。《英语
实践证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真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十分重视倾听学生的发言与讨论,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捕捉学生的点滴成功,察觉学生的烦恼和问题,以便及时给予强化和鼓励、帮助和引导。  现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的课堂教学为例,说明实现真评价的重要。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1:将圆平均分成好多等份
形势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改革创新,吸收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剔除其糟粕并致力于高效课堂建设。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精讲多练这个话题问世多时,积累的经验琳琅满目,我对它也情有独钟。本文试从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出发,就建设高效课堂这个主题发表一孔之见。  一、抓住要领少废话,突出主题重启发  精讲不等于片面的少讲,而是说围绕中心突出主题的话要讲,要讲深讲透,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