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智语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00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情智语文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出发,详细阐述情智语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情智语文 初中语文教学 作用
  情智语文是由孙双金老师所倡导的一种语文教学的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什么呢?简言之就是情感和智慧。情,就是情感、情趣。语文教学是情感的教育,文章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也映射着读者的心理活动,读者在思想上和作者产生共鸣,情感是联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我们会为作品中的人物留下欢喜的泪水,也会为他们愁绪满怀,这就是情感。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充满情感的课堂,应该有血有肉,鲜活饱满,而不是简单地“说文解字”,不是精细的“解剖”,不是死板生硬的讲解,语文课堂的情感回归,就是语文本质的回归。所谓智,就是智慧、智力。智慧是教育的一个层面,指的是学生所养成的博大的胸怀,广博的知识,机警的头脑,敏锐的反应。语文课堂既要让学生通过文章作品而感动,让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恣意流淌,又要能在情感的层面下,激发出思维的火花[1]。
  孙双金老师说,情智教学就是立足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智慧,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的情感更丰盈,智慧更清澈。情、智就像语文教学的两个车轮,载着语文教学前行。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智教学呢?
  一、情智语文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情智语文,就是饱含情感的语文。文章没有了情感,就像人没有了灵魂,没有情感的文章,就不能算是文章,没有了文章,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文章解读的时候,也会渗透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文章有情,人也有情。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师、学生、文本也都是感情的载体,那么语文教学就必然是情感的教学。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披文入情”,要抓住文本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走入作者的思想深处,立足文本人物,能够和作者及文本中的人物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细细咀嚼重点字词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特殊意味。对于重点语句,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表面意义向深层次分析,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要通过这句话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无奈,凄凉,还是充满了希望?作者回忆中故乡的美好,和现实中故乡的困苦,形成强烈的思想冲突,作者对故乡忧郁绵长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
  二、情智语文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情智语文,就是充满智慧的语文。语言、文字是智慧的产物,语文作为语言文字的总体,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语文教学,就是在继承发展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发展和继承前人的智慧,通过语文的学习开发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质疑,学生提出问题,远比教师解决问题的意义重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思考,深入文本的思想内涵。
  不会思考的学生是不能进步的,没有问题的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就不会深刻,对于文本的情感体验也就会流于肤浅。情智语文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会提问,敢提问,乐于问的学习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例如经常对学生说:“对于这句话,谁还有想问老师?”“对于这个同学的想法,谁还有其他不同的意见?”慢慢地帮学生形成提问意识,然后引导学生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例如在赏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反复引导学生对不相交的铁轨提出问题,因为这个物象表达出海子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也是海子选择异样人生归宿的理由,只有理解了这些,学生才能从内心去领会海子的内心矛盾冲突。
  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中学生理解上的冲突之处,作为讲解的切入口,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
  三、情智语文可以教会学生使用语文。
  情智语文,就是熟练应用的语文。语文作为交际的工具,就要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些方面的教学中,生成情智。无论是情智的倾诉,还是涌动,都融合在语文教学的点点滴滴中。语文教学最后都要落实在听说读写上,学生能够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能够运用语文知识和语言进行书面表达,能够流利地阅读书籍,并能在阅读中产生情感的悸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的作用,在阅读中让学生实现自我感悟和提升。
  四、情智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情智语文,是包含着人文素养的语文。语文教学中每一个文本都体现着作者的智慧,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学生作为情智语文的接受者,是否喜欢语文,是否会学习语文,是否自觉地进行语文的学习,是否坚持不懈地进行语文学习,这些都是我们要关注的方面。带着感情,立足学生,方法得当,智慧参与,这四个方面就是情智语文的基本特征。只有带着感情的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只有立足学生,才会和学生进行思想的沟通。教学方法得当,才能搭建起文本和学生的桥梁。只有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到语文思考中去,其思维才能得到开发锻炼。
  情智语文就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朵奇葩,它让每一个学生有思想、有感情、有灵活的思维和智慧,让每一个学生鲜活生动,而又各不相同。好的课堂就应该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情促智,以智生情。
  参考文献:
  [1]孙双金.情智语文:贴近大地的行走[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0(7):71-76.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应注意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交际情境;利用教材内容提供素材;努力实现双向互动;多给学生实践机会;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及时进行评价反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培养合作的精神。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摘 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除了兴趣培养之外,一是要指导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二是要读读背背,培养学生诵读积累的习惯。  关键词: 阅读 习惯 有效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强口语交际教学,致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口语交际”几乎还是一张白纸。这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是规范孩子的口头语言,训练孩子听话、说话的能力,更要培养孩子
时下,高效课堂风靡全国。很多地方,很多学校,人人谈课堂高效,人人讲高效课堂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或“10 35”)教学模式、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法则、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成为当前教育人讨论的焦点话题。  我们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也不例外,从2010年开始,区域整体推进高校课堂改革,打造出了具有殷都特色的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
摘 要: 圈点批注,其实是我们传统的一种读书方法。课改以来,语文教学中大量尝试运用圈点批注教学法。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圈点批注法因为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样而成为师生课堂学习的好帮手。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圈点批注 教学设计  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倡导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圈点批注学习法的设计与运用无疑是自主学习很好的突破口。这种学习方法其实就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状态下用自己的文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