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收拾国王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85年2月2日,英格兰国王查尔斯二世感到脑子里不舒服,派仆人去喊宫廷医生。等医生赶到时,国王已经扑倒在床,浑身抽搐,陷入严重的惊厥状态。
  这种病症,在今天看来,很可能是脑血栓或脑出血。这是两种相反的病,如果是出血,却按血栓治疗,使用溶血类药物,将会加速出血,无可救药。仅仅在三十年前,医生对此还全靠经验判断。而现在,CT一照,马上就能准确诊断了。
  可是,三百年前,医生不明白这个,他们守着国王,像一群屠夫收拾一只待宰的羔羊。排在他们治疗手册上的第一项手段,是放血。古希腊人就对放血疗法很热衷,直到19世纪末此法才废止。16盎司黑红的血流出来了,医生们松了一口气,国王却昏了。医生们乐观地认定,国王的症状缓解了,指望他睡上一觉之后,又会生龙活虎了。一盎司约28克,16盎司,将近半公斤,而一般人体总血量也就是五公斤左右。
  国王迟迟不醒,医生们决定给国王服催吐剂。这也是一种古老的疗法,公元6世纪即用来治疗鼠疫。中世纪时,一些贵族整天沉溺于享乐,山珍海味吃饱了,还想吃,怎么办?服催吐剂,腾出地方来,继续吃。现在,许多国家都规定,在一些剧毒的农药中要加入催吐剂,以防有人服毒自尽。
  昏迷中的国王对催吐剂没有反应,医生们经过简单的磋商,决定动用排体液的丸剂。这一招马上见效,国王排出大量稀粥样流体,然后根据当时的医学理论,医生们又把这些流体通过灌肠送了回去。这一天的治疗到此为止。第二天,医生把国王的头发剃光,在脑袋上涂满了起疱剂。现在,治疗终于接近病灶了,可是这起疱剂的主要成分是芥子气,也就是生化武器的原料之一。国王深度昏迷了(好人也受不了这个)。医生们闲着也是闲着,又切开国王的静脉,放了10盎司血。
  之后的两天,医生没有什么新招了,开始采取保守疗法,先是给国王喂食40滴人脑精,混在一盎司的糖水里。不知道人脑精是什么东西,难道真会是用人脑炼制的药汁?同时,每个小时,给国王服一粒从一头波斯山羊胃里得到的结石。经过这么一番折磨,国王还能喘气就不容易了,估计结石也就是被捅到他的喉咙处粘住了。
  到6日中午,经过四整天的治疗,查尔斯二世去世,享年53岁。这是当时地位最高的人所能享受到的最好的医疗待遇了。看起来很粗暴、很野蛮、很愚昧是不是?但在1685年,医生对自己所采取的措施会有疗效深信不疑,就像今天的我们依赖打吊瓶治感冒,靠化疗治癌一样。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再过三百年,后世人看今天我们这些理所当然的治疗,会不会有同样的观感呢?
其他文献
卢慕飞与邵启晨都是1964年上的高中,两人不仅在同一个班,而且还是同桌。  卢慕飞与邵启晨皆有文学天赋,刚读高一,他俩就很谈得拢了。那两年,他们的作文经常轮番或同时被语文老师看中,拿到课堂上朗读、评讲。这种时候,他俩总是相视一笑。间或,两人也会在上课时做“小动作”———悄悄传阅报刊上的某篇佳作。可以这么说,双方都当得起“同窗好友”这四个字。  1966年夏,“文革”汹涌而来,裹挟一切,冲击一切,自
20世纪70年代,我在前卫歌舞团工作,经常随团赴各海防部队慰问演出。当时部队和地方百姓的文化生活都十分枯燥。团里的女演员一个个身材修长,婷婷然,袅袅然;男演员一个个潇洒英俊,堂堂哉,灵灵哉。前卫的到来不用发海报,战士和百姓就奔走相告。演出尚未进行,演员们走到哪里,都会引来跷脚探首的围观者。  每次演出前后,歌舞团都会受到军、师、团三级领导和地方政府殷勤的款待。在烟台、长岛、荣城、石岛,摆的都是“海
用薯干做的酒,品名薯干酒,九毛八一斤,也不便宜。我在生产队一天整劳力值三毛五,得干小三天才能买一斤。后来有机会喝了,进嘴辣,烧嗓子,落肚后腾地点着火一般,再猛地蹿到脑瓜顶。头就发晕,脚下轻飘飘,就兴奋,忘了烦恼。那年月深山沟社员有两大快乐:喝酒与偷情。偷情有风险,喝酒没风险,就是缺酒钱。  那年秋天分红,生产队长扣了我两块一毛钱,说替你打酒了,晚上来我家让你婶炒几个菜。队长是直接领导,我不敢说啥,
我管的二百多亩稻田分成四档田,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条笔直的农渠两边。稻田一边靠着农渠,另一边是深深的排水沟。排水沟两旁耸立着高大的芦苇,茂密得透不进风去,如同一堵绿色的高墙。  在我前方,静悄悄的芦苇丛中,清晰地传来划水声,像野鸭子在水面上欢快地扇动翅膀。  我赤着脚,用铁锹小心翼翼地拨开芦苇,一直蹚到芦苇丛的深处。水声更清亮了。哗啦哗啦之后,是淅淅沥沥的细流声,宛如水滴和野草在悄悄地细语。这不像是野
1936年3月的一天,父亲要饭走到一户人家。看见大门口站着一位姑娘,父亲走上前说:“大妹子,给我一口饭吃吧。”姑娘看我父亲很可怜,就跑回家拿了一个菜窝窝递给我父亲,而后说:“咱们都是穷苦人家啊!”她又问我父亲是哪个村的人,多大年龄了,有媳妇没有。我父亲详细自我介绍。姑娘听了很同情,她觉得我父亲是诚实、善良的人。二人说着说着都有了心思。  姑娘回家后,就给父母讲了我父亲的情况和她自己的心思。她父母说
我小时,在工厂加工粮食的父亲用每月32元的工资养活五口之家,还要节衣缩食省出钱来寄给奶奶。  有一年年底,工厂发了15元救济款,我便央求着要吃肉。母亲说,拿救济款买肉吃会惹闲话的。父亲在旁边安慰我:猪肉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年三十那天晚上,年夜饭是素馅饺子。这算过的什么年呢,一点儿肉都吃不上!我很难过。初一早上睁开眼,依稀闻到鲜美的肉味,还以为是在做梦,爬起来一看,原来是父亲在吃肉,他小心翼翼
1976年4月5日,好友徐怀中在北京参加了“天安门事件”,回南京后,向我传阅了十多首“天安门诗抄”,后来我又从大姐夫肖宗齐那里抄录了几首。大姐和大姐夫千叮咛、万嘱咐:这些“天安门诗抄”只能躲在家里偷偷地看,千万不能外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在“四人帮”倒行逆施的时代,读罢这些诗抄,谁不动容?一次酒后,我情不自禁地将这十多首投枪、匕首般的诗歌传阅给同事张某某和段文化。很快,张某某在向别人传阅
1963年8月,儿时的我经历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场大水灾,也就是闻名于世的河北大水灾,现在想起来依然惊心动魄。  我的家乡在冀中平原,村北是一条大沙河,出村东口两华里便是京广铁路。雨是从8月3日开始下的。平日阴天下雨是常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雨下了两天两夜后,有人去村外看庄稼,发现地里的水已经饱和,开始往地头的排水沟里流。但天空依然乌云翻滚,尤其是黑压压的云层很低,像千万匹黑马向南奔腾着,很恐怖,吓得
16岁,我成了家里的劳力,天天上坡干活,但地里的活怎么也干不完。  别人推粪,我就帮忙拉车子;别人栽地瓜,我就担水浇水。那时候能够吃饱饭的家庭不多,大多是靠吃糠咽菜来填饱肚子。我家五口人要下地干重活,包括我在内,即便如此,我们家连地瓜面都不够吃。  那时干活村里按劳力分工,因为我小,不够年龄,还不算正式劳力,但好处是,我比较自由。当大人们都出去干活的时候,我就出去拾柴做饭,捡地瓜,有时到集上看别人
我回村里发现了老档案,很意外。一个躺柜,塞了多少陈年古董。我伸手进去抓了一把,捞上来的就有几张粪票。  粪票是干什么的?几十年的光阴过去,它可成了稀罕物件了。  集体化了,人是社里的人,人粪当然是社里的粪。你吃集体的,拉下的不是集体的?这好像挺合乎逻辑的。可是农家都有自留地,农民靠那一小块地吃菜,还有点别的小自由出产,过日子离不了。这就是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农民很钟爱这个尾巴,有粪总要给它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