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艺术品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五感之中,触觉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感觉。但是很多的特殊情形主要使用触觉,许多特殊的人类群体也主要依靠触觉。前者,如攀岩和石窟探险的探险家;后者,如盲人。而且由于触觉独特的特点,不同的人对同一物体、同一个人对不同物体的感知差异性,相比其他感觉(如视觉)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准确性和记忆力方面。事实上,触觉是一种不断进化的生物从先祖那里延续下来的古老的觉知——触觉往往是动物的重要定位手段,这可从除掉触须的猫和鼠的莽撞行为中显示出来;有些动物(如丝蚓)主要以触觉来认识生活环境及其变化……了解触觉,不仅对于了解人类本身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了解整个生物界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程重点
  本课程通过营造学生可以在动手实践中深入感受和理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了解触觉和以触觉为主体的思维,启迪学生对于多种感官运用、表达和接受的感知力和感悟力。
  【涉及领域】工程学、物理学、生物学、艺术
  【建议年级】小学低年级
  【建议时间】120分钟
  二、课程任务
  從触觉出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触觉感受所能够涵盖和表达的艺术品,让学生认识和感知触觉,认识和比较触觉和感受的关系,引发学生了解现象、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描述触觉和艺术。
  三、课程步骤
  1.导入(15分钟)
  第一步:简述触觉的概念,加深学生对触觉的认识。触觉是接触、滑动、压觉等机械刺激的总称。在此,应当让学生列举出触觉可以带来的不同感受,要用书面语言表达,比如软和硬、毛茸茸或者弹性形变感等。教师可以简述神经细胞的概念,按照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介绍触觉的形成。
  第二步:基于学生先前的举例,询问学生如何把触觉感受归类。该问题是开放性问题。归类示例:光滑与粗糙(如玻璃与砂纸)、软与硬(如橡皮与石块)、虚与实(如肥皂泡沫与沙子)。教师可进一步询问学生压力感和痛觉的关系。
  2.宣布任务一及评价量规(10分钟)
  【宣布任务】用已有的材料为盲人设计数字1—9的盲文。宣布任务后,呈现评价量规(见表1)。
  【材料】画纸、剪刀、笔。
  3.任务一的执行(20分钟)
  正式执行盲文制作任务。要求学生依照评价量规,并考虑以下内容。
  (1)盲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
  (2)你认为盲人除了看不见以外还有什么特点?盲人和盲人之间有什么不同?
  (3)触觉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
  (4)你们组设计的盲文有多少个触摸点?对于盲人来说是否过于复杂?
  (5)你们组如何发起讨论?
  4.总结和反思(25分钟)
  全部小组完成后,要讨论以下问题。
  (1)你们组是如何分工的?
  (2)你们组在制作中考虑了多少问题?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考虑这样的问题?
  (3)你们组最后选用的设计优势在哪里?相比舍弃的设计,有什么优点?
  5.宣布任务二及评价量规(10分钟)
  【宣布任务】小组用橡皮泥和纸盘捏三张人脸并标号(推荐使用器量工具),分别表现组内不同成员。各组在完成各自的作品后,依次进行测试。大家先对各组成员选取的三位模特的面部特征进行充分的观察,然后蒙上眼睛通过触觉来猜每个作品表现的是谁。每个参与小组的组长记录大家判断的准确率。宣布任务后,呈现评价量规(见表2)。
  【材料】橡皮泥、纸盘、尺子、塑料刻刀、蒙眼布条
  6.任务二的执行(20分钟)
  正式执行脸部模型制作任务。要求学生依照评价量规,并考虑以下内容。
  (1)应当选取哪三位学生作为模特?为什么?
  (2)进行测量之后,是否完全按照测量的精确数据来进行脸部模型的制作就好?为什么?
  (3)适当的夸张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4)有没有取巧的办法可以提高其他人对这些模型辨识的准确度?
  7.全班讨论(20分钟)
  所有小组完成后,让获得第一名的小组进行汇报总结。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感受其他组的作品,尽可能多的组员发言。发言内容基于以下问题。
  (1)如何形容触觉感受到的东西?如何评价其他组的作品?
  (2)通过触觉,你们现在觉得盲人和正常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有哪些不同?
  (3)拓展思考:可以通过触觉帮助盲人体会视觉表达方面的内容吗?尤其是对于颜色和远近的感觉,如何表达?如何做到?
  (4)全班讨论:如果我们没有触觉和痛觉,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还有剩余时间,请各组的“观察者”撰写小组观察报告。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全方位的发展。要搞好阅读教学,教师需认真教好课文,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加强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整体意识 阅读方法 阅读训练 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相辅相成。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影响着学生全方位的知识和发展。注重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匆匆走在学校与家的小路上,耳畔又传来韦唯这首熟悉的歌曲,柔柔的灯光、斑驳的树影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莫名纷扰渐渐隐去,刚才教研活动的情景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班xx进步不小。”  “我班xx不再迟到了。”  “我班的xxx上课不再随便讲话,也很懂礼貌了。”  一群年轻的班主任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满足,与刚开学不久后的抱怨形成了鲜明
一、课程重点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习得工程技术文档写作的能力。在STEM领域,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基础技能,因为合作者之间沟通和协作的效果经常有赖于一篇指引文档是否清晰明了。这种能力在生活中也常会用到。例如,一篇好的菜谱会帮助人们做出好菜,但是缺乏清晰逻辑指引的菜谱会把厨房弄得一团糟。并非每一个学生都想成为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但是这种系统性的逻辑思维无论是用来设计建造火箭,还是用来筹备一次其他领域的活动
“快乐教育”的思想最早是由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的。斯宾塞曾经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小学生刚接触英语,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他们的思维能力水平较低,还不能适应这一新的外来语言。因此,以听说为主、以游戏活动为辅的课堂教学形式就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各种资源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形成了“想学”、“要学”、
口语交际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因此,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是打开语言闸门的一把金钥匙。轻松、和谐、愉悦的口语交际情境能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  一、图画再现情境,引发交流的欲望  现今的教材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使课文内容形象化,更易于学生接受,也更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笔者先在屏幕上出示了课文的插图,让学生
[摘 要] 教师是教育发展之魂,学校发展之本。志向高远、精益求精、理念现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最好的自我发展”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适合校情的校本培养,则是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捷径,富有特色的集体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良好手段。  [关键词] 创新;校本教研;教师成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我园尝试开展了主题探索活动,即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与引导的一系列活动,试图用新的教育方法影响和教育幼儿。实践中我们发现,主题探索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和参与。因此,我们把主题探索活动作为家园共建的新平台,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中来,使主题活动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一、介绍主题情况,设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的福音,它可以让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上得起大学,在大学里深造。虽然这项政策给百姓带来了诸多好处,但是,它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申请和使用失约、还款失信等,这都与大学生的诚信是分不开的。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来探究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大学生 诚信教育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一些经由国家审核通过的银行,向高等
改变,是教育发生的“满足条件”。  铃声一响,学生进了教室;铃声再响,学生走出教室。如果学生没有发生改变,那么教育没有发生;如果学生变得不愿踏进教室半步,那么教育也没有发生;如果学生发生了好的改变,那么教育就发生了。  什么是好的改变呢?教师说:“我的学生学得很优秀!”这就好比哥伦布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一样,因为他有欲望,这种自评多是一种幻觉;学生说:“老师教得很好!”教师于学生而言是权威,学生的评
兴趣是指个体因特定的事物、活动及对象,而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郭沫若老先生曾说过:“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反之,如果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不但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兴趣培养始终贯穿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