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引领,学会论证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ua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学生进行议论文创作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下水片段,渐进性地加以指导,采用课内片段与课外完篇有机结合的训练方式,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学会梳理整合课本知识并运用课本素材,化知识为能力,做到读写结合,最终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关键词】片段 下水 读写 论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根据教学安排,高二作文教学主要以训练议论文创作为主。学年伊始,刚指导学生创作议论文,批改时发现学生习作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作文中没有材料,不会运用材料。带着这些问题备《陈情表》,于是在“走近作者”这一教学环节时,突发奇想,作了如下设计——
  以“孝”为话题,提炼一个论点,并联想典型材料并加以论证。(300字左右,20分钟内完成),师生同题作文。
  教师下水片段一:
  曾国藩说:“读尽天下书,无非一个孝字”。可见,孝是人间文化基石,以一种美德方式传承人间。古有黄香温席,王祥卧冰求鲤,以德报怨,汉文帝待母,亲尝汤药,晋李密侍奉祖母,未曾废离。在他们的心中,恩亲就是天,孝顺就是自己立身人间的梁!孝者,子承老也。君不闻,田世国换肾救母,一颗赤子之心;林秀贞,义务养孤寡老人,一片孝女情。孟佩杰,用年仅8岁的柔弱身躯,毅然挑起多舛命途中生活的担子;陶星,用不足18元的生活费,让痴呆的母亲也能感受到人间的爱。“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生命中没有亲情,恰如鸟儿没有翅膀;生命中没有孝心,恰如玫瑰没有了香味。心中有孝,世界才会更美好。让在外的儿女常回家看看,让在家的儿女,也真诚地叫上一声:“妈妈,洗脚!”尽孝,永远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
  课上学生苦思冥想,还是普遍存在观点不明,想不到典型材料,没有论证方法,写作随意性大。展示自己的下水文后,学生在赞叹之余,感觉自己也知道这些材料,就是刚才没能想到。其实学生缺乏发散思维,没能通过联想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为此,课下,我立足必修五教材特点,想通过必修五的教学,对前面高一四册必修文本及已有知识进行一番知识梳理与运用,于是适当修改了本学期作文教学计划,将片段作文与完篇作文结合起来进行作文教学。旨在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充分利用已学知识选取典型材料,让材料为我所用。以达到由知识积累向运用能力提升。这里将作文分阶段片段作文教学设计作一展示——
  1.描述式举例分析论证训练
  必修五第一单元为小说单元,其间描写是小说阅读的重点之一,可是描写在小说与议论文中所处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了让学生明确不同文体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利用描述式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我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先展示一段描述式举例分析论证片段,并根据片段分析话题、论点、论证方法,然后要求学生以“爱情”为话题,确立一个观点,梳理运用所学爱情题材的材料,模仿借鉴下水片段运用描述式举例分析论证。
  老师下水片段二: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生活的海洋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带上自信,满怀希望,才能扬帆破浪,梦想成真。先让我们听一听潘多的故事:刺骨的寒风夹着雪花和冰凌无情地打在脸上,稀薄的空气让人窒闷,脚下的岩石滑而峭峻,潘多再一次从那块巨石上滑了下来。就快到峰顶了,队友们都翻过了巨石,就剩潘多一个人了。作为唯一的女队员,她并不认为比别人脆弱,她相信自己定能登上珠峰之巅。队友们也都鼓励她。她脸色发紫,气喘吁吁,但她又一次攀住了岩石,咬紧牙关,一点一点,潘多翻过了巨石,和队友们一起登上了峰顶,立在雪中,她感到不尽的骄傲和自豪。自信给潘多以力量,给潘多以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她以巨大的毅力冲破层层险阻,翻过巨石,登上了世界最高点,实现了梦想,成就了历史上的那次壮举。
  学生在创作前教师对话题材料进行适当提醒,教师有方向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创作完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己关于这个话题的下水文或学生的优秀习作,以供学生借鉴。
  教师下水片段三:
  常言道:“人间有情,世间有爱。”爱情是人世间最动人的乐章。长亭古道柳岸枫桥,在残阳的余晖中,在冷风的霜叶里。爱情是一支清远的短笛,让临岐惜别的离人执手泪眼相看。寂寥的雨巷,油纸伞下默默彳亍的姑娘,走尽颓圮的篱墙,那悠长的背影如丁香消散。爱情如别离的笙箫,常在人心头漾起莫名的惆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奄奄黄昏,寂寂人定,兰芝赴清池,仲卿挂庭枝。爱情似忧伤的胡笳,沉重悲切。东篱把酒,雁过西楼,人比黄花瘦。梧桐细雨,黄昏独自愁。爱情如《二泉映月》在李清照的窗外幽幽响起。溪水潺潺,竹雀声声,春风吹来虎耳草的清香,爱情是翠翠朦胧梦里清远歌声。此情可待成追忆,古往今来,爱情如一支支动人的曲子,总是激起人们无限的遐思。
  2.假设对举事例分析论证训练
  第二单元是古代抒情散文。每一个作家都有许多精彩的人生故事,他们的故事就是作文中很好的素材。为此,我以“思想与人生”为话题,着重从假设对举典型事实材料并分析论证的角度训练片段作文。
  教师下水片段四: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成败。”同理,人生的轨迹往往深深地烙印着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人生。庄周厌恶官场,向往那无拘无束“曳尾于涂”的生活,神往逍遥游于尘世,于是成就了继老子之后又一位道家思想家。少年周恩来,在关东模范学堂,一句“为中华之崛起”,成就了新中国第一任人民的好总理。如果出生士大夫之家的陶渊明性本爱官场,而不是爱丘山,那么后人就无法读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桃花源,就不可能知道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安贫乐道的儒者。如果鲁迅没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思想,就不可能弃医从文,也许新文化运动就少了一位旗手。正是他们光辉的思想,照耀他们在茫茫人海,成就一番伟业,走出精彩的人生。
  3.正反对比举例分析论证训练
  第三单元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作者就一个话题,引经据典,谈论自己精辟的见解。为此,我让学生抓住高中课文中谈到的一个话题,把相关的素材加以梳理,自己确立一个话题,谈谈看法。要求借鉴范例运用正反对比举例分析论证。
  教师下水片段五:
  项羽是历史上的悲情人物。一败不听范增言,二败自刎乌江岸,不期胜败兵家事,不忍男儿羞辱颜。“不可沽名学霸王”,在后人眼里他刚愎自用,不听良言。而汉高祖刘邦,虽先破秦入关,但还军霸上,忍辱赴鸿门。善听左右意见:让子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萧何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让韩信率百万之军,声东击西,捷报频传。可以说,正是刘邦“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胸怀及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成就了他“威加海内”的抱负。无独有偶,越王勾践,善听范蠡之计,忍辱侍敌,卧薪尝胆,十年生训,十年教训,励精图治,一举灭吴。没有失“小颜”而哪里得来报仇雪耻的“大颜”呢?
  由此可见,善听良言,具备忍辱负重的胸怀应是领导者最基本的素质。
  4.引用排比举例分析论证训练
  第四单元《宇宙的未来》作者是霍金,学习这篇文章,无疑霍金其人就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素材,为此,可以引导学生梳理一下身残志坚或勇于面对人生厄运方面的素材: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海伦·凯勒、司马迁、史铁生、张海迪、杨光、许月华……让学生从他们身上汲取生命的养料,并学会引用排比举例分析论证。
  教师下水片段六:
  穷且益坚,方显生命本色。“死是一件不必急求成的事,是必将到来的节日!”是古园让史铁生走出了生命的低谷,泰然面对人生风雨,坚强地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人生的乐园。“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命运给贝多芬带来太多的痛苦,可他将泪水谱写成欢乐的音符,在人们的心海奏起生命的交响。“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仅三万来个日夜,哪里经不起虚度,怎么经得起碌碌无为?即便病痛让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但他的意识却日渐清晰,他的意志却日渐坚强,因为他知道“人,应该赶快生活。”霍金用两个手指敲出了天体的奇迹,许月华用两条板凳走过38年的光阴!在他们面前,我们看到了用坚强铸造的生命高度;在他们面前,我们获得了用坚强可以迈开信念的双腿!
  5.比喻类比举例分析论证训练
  一年一度的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及“道德模范”无疑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他们是时代的风向标,是人性的天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设喻的形式谈自己的感受与看法。学会比喻类比举例分析论证。
  教师下文片段七:
  真情如轻风,全国道德模范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看到了良知的希望,点亮了人们追寻美德的灯塔!仰视他们的高贵人格,有如一股花香沁人心脾!淳朴的郭明义如秋菊般在纷扰世俗的人世间发出淡淡幽香。溜索行医的邓前堆,用28年的光阴在百姓心中建起一座心灵之桥,让病痛的人们清晰的看到这朵开放在贫困山区贫瘠土地上的美丽康乃馨!尽孝,是善德之始,是幸福之源!“最美女儿”孟佩杰,无疑是开放在90后眼前的一朵灿烂的月季,她让人明白了阳光的本色。储蓄爱也是一种快乐,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遇,别忘了点亮心灯前行。
  当然,教师对自己的下水文,不能孤芳自赏,要善于引导学生来评头论足,变教师所思为学生所得。可以让学生补充材料或变换材料,引达抛“玉”引“玉”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学诗歌教学中,通过玩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体会词语和情感的关系;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打通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体味富有特点的意境,打通景物和情感的内在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诗歌教学 词语 句子 意境    2011年第1期的《课程教材教法》和《语文学习》都刊登了温儒敏教授在北大承办的“国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上的讲课整理稿
【摘 要】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是关键,自主反刍式学案教学法是其很好的突破口。文章结合具体实例从自主反刍式学案教学法的概念、实施目的、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对这一教学法进行了解说及研讨。  【关键词】新课改 自主反刍 学案教学法 实施过程     “自主反刍式学案教学法”是我们摸索实践应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自主”指学生在课堂上自觉、自主、积极地认真地学习新知
【摘 要】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所以,我们不仅要能够读懂文字的字面意思,更要体会和理解通过文字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我们在背诵美文美句的时候,不能只是把它们当作文字来记忆,而应该深入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情”和“意”,这样我们就会灵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写作视野,从而逐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审题 立意 选材 背诵 体会  日前我们进行了一次测试
【摘 要】当下的高中学生阅读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及未来的发展。笔者以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 粗读 细读 悟读    当前,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除了学生阅读时间和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的客观因素之外,阅读教学本身的有效性备受质疑。阅读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什么样
【摘 要】“诗教”传统古已有之。我们可以利用古典诗歌本身所具有的诸多优势,使它服务于中学生品德教育,以培养中学生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操、独立人格、积极进取精神、悯世仁爱之心、健康的爱情观等等。  【关键词】“诗教”传统 古典诗歌 德育功效    “诗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古已有之。最早提出“诗教”的是孔子。很多大学者也十分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如理学家朱熹认为诗歌可以陶冶“性灵”,使人“师善”(
【摘要】巧妙设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问题,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的原则和方法: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且难易适度;问题要有启发性;问题要有梯度和整合性。  【关键词】问题 指向性 启发性 整合性    最高效的课堂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设疑是关键。设疑巧妙、得体,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其
【摘 要】学生是培养的对象,是发展的主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只要让语文教学着眼于“人”——学生,就能使教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就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 教学目标 教学情境    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很无奈,因为语文学科已经被学生遗忘在寂寞的角落里了。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学习有很强的功利性,在他们看来语文这门学科学与不学在成绩上不会拉很大
【摘 要】记叙文波澜起伏的情节设计方法很多,误会法是其中一种。误会事件的选择、误会缘由的交代、误会心理的描写等是误会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记叙文 情节设计 误会法    所谓误会,即事件或人物行为等容易引起人们误解。这种方法该怎样设计?  一、看下面的文章  枪  [台湾]林双不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有几次似乎再也忍不住了,居然微偏着头,眼睛向
【摘 要】汪曾祺的《老舍先生》通过几桩事情展现了老舍留在他心中的印象。初读文章会觉得此文十分浅易,并且亦如汪曾祺其他作品,少有感情的大起大落,但其实他的散文“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文中有许多潜藏的话语,需要读者去细细揣摩。  【关键词】《老舍先生》 绚烂 平淡    汪曾祺散文文字雅洁,少雕饰,委婉恬淡,舒卷自如,恰如行云流水,他的记人散文涉及人物有父母亲、恩师沈从文,以及邻里、师长、朋友。《老舍先
【摘 要】高考作文中,学生认为最难的是积累的素材太小,不能充分地体现文章的主题。其实,在选材方面,课本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范例,不少作品都是以小见大的经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作文选材 课本 以小见大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等等名言学生如数家珍,但并不明白语言除了具有哲理性之外,在作文写作中同样适用。  高明的作者常常由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