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重编码理论在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启示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图将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所提出的言语系统和非言语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两系统中的言语码和表象码的加工充分激活,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将语言信息和意象信息相结合,共同促进阅读理解和记忆,使该理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双重编码 言语编码 意象编码 阅读理解
  
  一、双重编码理论的主要内容
  1971年,在Imagery and verbal processes一文中提出:人的认知系统包含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言语系统加工离散的言语信息,处理文字信息;言语码的组织是线性的序列的,这与语言的序列特征有关。表象系统则对具体的客体或事件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转换和提取;表象码的组织则是共时的、整体的、动态的,许多信息可以一次性获得双重编码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人们最常使用的是视觉和听觉的言语码。两种系统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言语系统中的言语码可以激活表象系统中的表象码,同样,表象系统中的表象码可以激活言语系统中的言语码。言语系统中的言语码可以激活系统内部其它的言语码,而表象系统中的表象码可以激活其系统内部其它的表象码。
  二、两种编码理论在阅读中的作用
  阅读是一个如此复杂的过程,最低限度也涉及到语言记忆、思维、智力和知觉。阅读能力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存在词汇记忆量少、背景知识缺乏、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双重编码的言语系统表明,只有识别单词和理解意义,才能将这些感官信息传达给言语系统进行加工。所以对于单词识别和意义加工的能力,与阅读理解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仅仅具备言语理解的系统还是不够的。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对于文本知识的形象再现可以加速对文章的理解速度以及加深理解的程度。例如,学习过心理实验课的学生可以更快地看懂一个实验的程序。换句话说,读者创建了对此种情景的一种表象形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准确、快速的理解要求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的共同合作。只有使两者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阅读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总之,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有目的的不断运用头脑已有的知识,对读物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及隐含意义进行表象的加工和选择,最后达到理解全篇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主动解决阅读问题的过程。因此,阅读的真正意义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深入的理解,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
  三、对英语阅读的启示
  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要接受最前沿的信息,不仅仅要了解国内最新的知识,还要了解国际的最新动态。所以英语的阅读水平显的至关重要。为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教师必须利用双重编码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理解活动。
  (一)关键字记忆或联想
  我们人类的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7+2个组块。我们如何在阅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后,有效地记忆文章的内容呢?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记忆几个关键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理解文章。对关键词记忆可以激活我们的言语系统,可以有效地理解和记忆单词的信息。而且关键词又可以诱发我们的表象系统,使抽象的文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同时由于对某一个关键词的理解,我们验证了先前的想法,就会得到一种满足或成功感,从而信心倍增,有利于整篇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就给出关键词,使学生带着好心和求证的心理去阅读英语文章。根据双重编码理论,言语系统中的言语码又可以扩散激活,所以线索词,就可以扩展成为一个句子、段落等等,进而全文的大致内容也就得到了再现。
  (二)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对文章背景大致了解,这是外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的最为传统的方法之一。虽然有些老套,这恰恰反应了双重编码系统中的表象系统。在阅读之前,先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利于形成表象,将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因为任何阅读文本并不是语法和词汇的简单组合,它还在各个层次上体现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把外国文化与自己文化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两类相似或相同事物之间存在的异同,能在读者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其记忆并提高理解能力。这些联想意义是人们因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往往反映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达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感情上的反应,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
  (三)阅读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过分紧张的情绪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由于关键词的记忆和背景知识的了解,我们就会对文章的内容做出预测,使我们的大脑一直保持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我们就会积极地进行阅读,从而成功理解文章的内容。双重编码理论不仅构建了阅读理解的理论结构,而且架设了大脑积极思考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王更生,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陈宝国。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民族教育研究,2001,12:8-89
其他文献
这天清晨,我一起床,就带着两条狗顺着牧场中的小径向泳池走去。牧场的草沾满湿漉漉的露珠,郁郁葱葱一片,在地上投下长长的暗影。到了山顶,我打开门,走进篱笆围住的花园。树荫下,泳池
英语口语是一种技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已被大家所注重,这不但是当前学习实用的口语知识,还可以应对工作、商务、出国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把英语口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是重中之重,因为学一门语言最主要的是要会说、能说、敢说。初中学生接触英语时间不长,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对口语的
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促使教学效果更显著,可以使课堂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可以加强关注与积极参与.只有教师与学生有效的互动,才可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一、英语课堂提问的功能    1.激趣乐学的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正是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它可以改变“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身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唤起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对英语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北京中
春天魅力无穷,有形、有色、有味,可以看得到,听得到,尝得到。  山里人品的第一口春,就是鲜嫩的香椿芽。  香椿树在春日里泛着紫红光泽的嫩芽,是报春的始者。那芽丰厚娇嫩,绿叶红
语言是各个民族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现在把英语作为外语主要学科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与生活方式等知识,才能把英语学好。  教学因素、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呢?  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思想,努力
小学作为学生接触到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成绩,而且还能促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英语新教材Go for it与原教材相比,在编写思想、结构特点、内容含量和目标要求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体现了任务型的教学理念,将话题、语言功能、结构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真正体现“在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在编排结构上,打破了原来教材每个单元四个课时的模式。而是将一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确立一个中心话题,以话题为中心,分为Section A、Section B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