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培养阅读能力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zhimin_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各个民族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现在把英语作为外语主要学科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与生活方式等知识,才能把英语学好。
  教学因素、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呢?
  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思想,努力探索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法。当今社会,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高科技时代,知识瞬息万变,技术突飞猛进,客观世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仅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还要十分重视通过语言形式所传递出的信息内容等。只有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转变,才能使英语阅读教学不断发展,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获得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掌握语言知识,是形成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1)突破词汇关。英语词汇非常丰富,单词量大,包括大量的短语和科普词汇。要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过多的词汇是不切合实际的,但英语中最常用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及一些常见的结构词(指介词、连词等)必须熟练掌握,还要掌握一些构词法,如词缀、合成、转化等。此外,词义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它们还随着社会文化、民族习惯、语言环境等因素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pen”最早指当笔用的羽毛,而今却指钢笔;“hawk”和“dove”原义分别指鹰和鸽子,现在也是美国社会中两派政治力量的代名词,译为“鹰派”和“鸽派”。
  因此,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不仅要注意词汇表面意义,而且还要注意到词汇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学艺术等语言文化知识。(2)突破语法关。英语语法的核心主要指句子的基本结构、词类的用法、动词的形式、时态语态等。社会发展到今天,英语语法也发生了各种变化,特别是句子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在阅读中经常碰到。例如:①Do you know who he is? ②Who do you think he is? ①句是一类用Yes或No来回答的一般问句,但②句实际上等于句型Who is he?而do you think只是插人语,所以回答只能说I think he is…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除了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外,还要注意语法中具体内容的各种变化。(3)要求做到精读与泛渎的统一运用:精读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从中可以学到语音、语法、语汇等,是获取英语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文里的泛读量大大不够,还需要选择补充大量材料。而且,大量阅读过程中掌握的词比单纯的记忆效果更为明显,这实际上是需要学生在阅读的“量”上进行一定的扩充,以此来巩固精读中学过的英语知识。实践表明,精读与泛读的合理运用可以大大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加强英语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必须遵循这种规律。(1)感知教材,这是知识输入的初级阶段,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为基础,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带着目的去阅读,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从而形成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①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阅读的需要,并带着目的阅读。②谈论相关话题,或出示相关画面或实物,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③帮助学生排除可能影响理解的生词障碍。例如在JEFC B3 Lesson 30的阅读课教学中,先出示了几幅关于节日的图画,让学生复习所学过的节日的名称,接着再出示一些圣诞节相关图画(如圣诞老人、圣诞树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讨论:When is Christmas Day?What do people do on Christmas Day?What kind of person is Father Christmas?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这样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也使学生加深了对Christmas的了解。(2)认真理解教材,懂得文章大意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辩证过程。①略读或粗读:理解文章大意。②精读:抓细节,找主题思想,猜测生词意义。③熟读:详细理解全文,细读文章并画出重点句型、词组及疑问。④研读: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⑤检查:这主要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完形填空、信息转换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就是动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较有兴趣的英文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情绪,真正地让他们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增加知识,又能令人愉快的活动。中学英语新版教材中有许多趣味性的文章,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好好地加以利用。同时,在进行课外的阅读训练时,也要注意选择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材料。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转化为学习动力,并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进行阅读课文“Who has the coin?”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教会学生做“have a guess”这个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再进行课文教学。这样使学生阅读起文章来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一些学者发现,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掼,就应该要求学生掌握领读习惯、查读习惯、回读习惯、询读习惯、注读习惯、比读习惯和议读习惯。要培养学生这八方面的良好习惯,只能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根据阅读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逐渐培养;只有注意阅读中的一点一滴,持之以恒,“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大量以理解为中心的阅读训练,如读后笔答、选择、判断、填充等。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技巧与能力,以此推动学生的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实质所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经过不断实践,勇于探索,才有希望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综合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例,结合其他中医药院校情况探讨各院校开展学分制过程面临的问题,认为主要是选修课数量、质量有待提高;缺乏选课指导;专业自由度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针对
在学生的英语写作练习中,经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虽然写得比较认真,但标点符号的运用比较混乱。有的学生随心所欲地乱点标点,有的干脆用一个点或圆圈代替所有的标点符号。针对这种情况,我一直要求学生规范使用标点符号。然而,有些学生认为标点符号的正误使用无关紧要,只把重心放在词汇、句子及语法上。其实不然。标点符号——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逗号,也会使句子的含义发生很大的不同。  看下面的两句话,单词相同,但标点不同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启发式教学,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注重运用启发式方法教学.课堂提问无疑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体现途径.小学数学课堂更离不开提问,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提问应
期刊
一、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十分的重要。目前,初中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他们又有心理状态可塑性强的特点。
这天清晨,我一起床,就带着两条狗顺着牧场中的小径向泳池走去。牧场的草沾满湿漉漉的露珠,郁郁葱葱一片,在地上投下长长的暗影。到了山顶,我打开门,走进篱笆围住的花园。树荫下,泳池
英语口语是一种技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已被大家所注重,这不但是当前学习实用的口语知识,还可以应对工作、商务、出国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把英语口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是重中之重,因为学一门语言最主要的是要会说、能说、敢说。初中学生接触英语时间不长,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对口语的
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促使教学效果更显著,可以使课堂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可以加强关注与积极参与.只有教师与学生有效的互动,才可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一、英语课堂提问的功能    1.激趣乐学的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正是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它可以改变“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身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唤起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对英语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北京中
春天魅力无穷,有形、有色、有味,可以看得到,听得到,尝得到。  山里人品的第一口春,就是鲜嫩的香椿芽。  香椿树在春日里泛着紫红光泽的嫩芽,是报春的始者。那芽丰厚娇嫩,绿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