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初探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推进,高中历史课教学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高中历史教师应将德育知识通过实际教学工作传授给学生,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道德素养的熏陶。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便于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渗透和引导学生的德育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道德素养的相关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学好历史。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在高中教育中,教师应努力认识到道德知识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渗透意义,将学生作为主体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积极且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健康的道德品质下有学习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知识,让学生从历史课程中挖掘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这些智慧中习得良好的学习品质,进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将德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的途径,希望能指引教育工作者乘着新课程的春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重要性
   现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多样性不断加强,这样的环境下,就会有各种不良消息通过互联网等传播途径出现在青少年面前。高中生判断对错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如果长期受这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不仅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也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判断能力以及加强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在这种正确“三观”的导向下学生会提高分析历史事件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思辨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高中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大的困境,历史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成绩,还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一方面让学生正确面对高考压力,随时向学生输送正能量,用正能量引导学生加强和完善对高考的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接受德育之后能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指引自己的行为,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积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尽最大努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行为价值的有效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理念渗透和引导教学,以学生熟悉的或者是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关注德育知识,从历史德育知识中感悟到历史人物正能量的积极品质,积极学习这些品质,进而影响自身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这是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措施
   1.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将生活实际与历史教学相结合,渗透德育知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从学生生活状态中发现他们的思想动态,在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所以,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辨别是非和正确面对高考压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积极结合历史知识渗透德育,在积极的德育下指导学生端正自身德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高中历史学习。
   2.将历史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渗透德育知识
   高中生高考压力大,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且他们處于青春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关注,所以,老师可以历史时政指导德育教学,培养学生结合时政热点积极学习道德知识,将当今时事热点与历史事件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找到与当今时事热点中相通的知识点,以史为鉴,及时发现自己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的错误认识时,教师应结合历史时事对错误观点及时进行引导和交流。基于此,历史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事进行教学,尤其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热点的现实话题,结合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事件中蕴含的德育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和德育理论知识的结合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规范自身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并且在实现德育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时事历史的意义和内容,加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爱。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历史事件同当前的社会形势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学习,帮助学生加强道德素养的养成,使学生能时刻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以正能量指导自己学好历史。教师还应通过实践活动渗透道德知识,学生通过实践巩固德育知识,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和道德素养,加深德育体验,达到人格的完善,为自身树立正确“三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同实际行为结合起来,将书本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秦春芳.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7(9):44.
   [2]赵中强.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德育渗透浅谈[J].学周刊,2016(19):45.
   [3]文清泉.新高考改革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6(25):12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拓展能力的重要时期,而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人文素养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其中写作又是语文课程相当重要的部分,但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存在着细节描写问题。为此,针对小学写作教学中的细节描写进行分析,解决学生作文细节不深入人心、作文质量不高的问题,并提出细节描写的具体指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细节描写   良好的细节描写能将故事内容
何为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按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与个人能力水平和工作态度密切相关。对于一个单位来说,执行力既是凝聚力,也是战斗力,更是工作效率。“一份部署,九分执行”,只有不断强化执行力,努力提高落实效率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一、意识态度是强化执行力的基础   对于学校而言,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需要中层干部去执行落实,中层干部的执行意识就非常重要。选拔和培养中层
期刊
班级管理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要想提高管理质量,规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效融入其中,加强教育力度,引导学生规范自
写作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模块,体现的是综合语文素养,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的通病是要么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要么写出的文章空洞
摘 要:首先阐述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重要性,直接展示本次研究的探究价值;接着详细论述培养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路径:利用趣味阅读培养文本阅读兴趣、利用扮演活动培养文本阅读兴趣、利用电化教学培养文本阅读兴趣、利用趣味故事培养文本阅读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阅读兴趣;有效路径;小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教师开始致力于语文教学的内部挖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中,以此为小
摘 要:初中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在此总结了培养化学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让学生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从而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方法   初中是孩子们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将化学学好,走上正轨,兴趣培养是法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就是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孩子就会主动去学习,作为初三的化学教育工作者,
摘 要:“减负”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讨论的热点,很多学校纷纷为学生卸下沉重的课业负担,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减负却不增效,并非课改的目标所在。以语文学科为讨论,探寻增效减负应有的策略,通过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丰富情境等,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也通过指导学生必要的学习技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   近年来,经过教师与教育部门的大力实践
摘 要: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老师也面临着教育方式的变革。物理既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也是难点学科。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对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十分有益。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证明,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良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认识;实践   生活化教学能够全面串联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大大增强学习情境的
初中生活虽然短暂,却能为人的一生打下重要基础,初中班主任要打破惯性思维,换个方式,善用语言,掌握语言艺术,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摘 要:在初中阶段,学生首次接触物理这一学科,通常会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由于物理具有非常多的理论性知识,以及较为抽象的操作实验过程,让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很难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因此,想要让学生的物理水平得以提升,不仅要落实物理的基础知识,更要在试题训练上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训练。试题对于学生来说,是运用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理解吸收。教师需要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