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的玉器雕刻家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第一次听人家向我推荐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很惊讶也很好奇。谁这样狂傲敢说“我就是数学”?是谁敢于说出这样的话语,到底他的底气在哪?都说“好奇心杀死猫”,我带着这样的心态打开书,开始品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华老师的教育思想。而真正读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是我孤陋寡闻、落伍了!其实每个数学老师都要有我就是数学的精神!我为什么说是精神而不是思想?我认为他的成功不仅源于他对数学的一种执著的坚守,更来自他对课堂的一种悉心的守望——他的“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的精神!即便上了多次的教学内容,再次执教时,华老师仍会提出“从来如此,便对吗?”等一些问题。华老师用自身的不懈努力,使人惊醒:人师,教育人的追求!好课,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怀!
  华老师虽然是一名数学教师,但却有着厚实的文化功底。原因就是他读得书多。从我国古代的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到黑格尔、恩格斯、爱因斯坦;从诗歌到故事他都能结合课堂中发生的事,在全方位的反思中恰当地引用,而且他还善于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如农民种地、打篮球等事情联系到教师的教学,联系到数学。这些,除了都得益于他的喜读善思,还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工作繁忙的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了如此多的书籍,在敬佩的同时也感到惭愧。现实中,我们自己总是抱怨没时间读书,时间都用在备课、批改作业、订正作业等等杂事上了。却不知道,我们平时的备课基本上是在做无米之炊。没有理论作指导,纵然想破脑袋,得出的也必然是肤浅的东西。纵使在比赛的时候设计的教案很华美,但是只是图顺利,图评委老师看着喜欢。也有为了需要写论文的,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我们平时真正思考如何教学的很少,我们只是当教学是个工作而没有当他作为自己的事业!
  华老师把数学不仅仅当作他的工作,而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兴趣,一种乐趣。所以他说他就是数学,而我更觉得华老师在数学课堂中更像一个玉器雕刻家。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位美术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一块洁白无瑕的汉白玉雕刻成了寿桃价值连城,而有一块玉上面却有个黑色瑕疵,当众人都认为它卖不出好价钱的时候,它却被雕刻大师用白色的部分雕成寿桃,黑色部分雕刻成黑色的蝙蝠,取名为“福(蝙蝠)寿(寿桃)安康”,卖出了更好的价钱。让我联想到这个故事的是看华老师的“善待差错”和“感谢差错”。课堂上,面对学生回答提问、习题演算、解决问题的出错,很多教师总是很恼火,这么简单的问题你还出错?到底有没有听?华老师却说要“善待差错”、“感谢差错”。他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冷静地分析、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纠正。“错误就是美丽”,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都是这么说的,但是,却不一定是这样做。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不问其价值,常常一时怒起,失去理智般地责骂学生。华老师却能真正认识到学生的“错误就是美丽”,而这份认识不是一种虚空的如喊口号般的老师“爱”学生,它是一种有底气的认识,积淀。当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角,角的顶点却对准了量角器的弧度时,华老师用灵动的语言解读了学生的差错:“哟,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量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接着,华老师请那位出现差错的孩子上台展示,让差错的价值辐射到全班,借此来引导学生从寻找角,到学会画角。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是公开课的时候,都是千方百计地避免差错,当避免不了出现差错的时候,我们都是那些“众人”,而华老师这个时候不是尽力地去遮掩这些瑕疵,而是“变废为宝”,把这些差错转化成一种能源。华老师对于差错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提高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给我们指引了一盏明灯,相信“课堂因融错而精彩!”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
  读了华老师的“我就是数学”,我觉得我今后我也要有“我就是数学”的这种精神,只有带领孩子融入数学,才能体验到数学的真正乐趣,才能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嘴,让孩子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我要像华老师一样把自己当做数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的思考才可以任意奔驰,不必有太多的顾虑。虽然,这样的尝试过程是漫长的。但我坚信靠着不放弃、不抛弃的毅力,构筑理想的课堂的愿望将不再遥远。
其他文献
思考常常能够带来相应的意义。人类所有的有意义的东西,或者个体的成长进步,如思维的完善、知识的丰富、技能的提高等等,莫不是因此而来。“我思故我在”嘛。然语文课上,由于教师的原因,学生往往囿于文字的表层意义,思维的触角摆动很小,思考总是“软绵绵”的。  苏教版有篇课文叫《嫦娥奔月》,许多老师在教学时,都以理解“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切入口统领全文的教学。如:  师: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嫦娥,嫦娥给你什
义务教育新课程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探索活动,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体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标志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学生积极参与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通过情境问题积极参与思考每一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
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这样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品德与生活课学习过程的实质——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感悟,表达的过程,也是儿童整体生活投入的过程。  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是“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老师们改变了以往思品课上呆板说教的方式,采用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欣赏、练习、游戏、讲故事等各种活动形式,活
宜昌高新区第三届“悦读汇”以“信·高新”为主题的活动已开展近一个多月了,区内各学校将悦读活动深入到社区与家庭,通过主题阅读,丰底蕴,坚信念,强信心,涵养高新文明新风;通过系列活动展示阅读成果,展示高新读书人的风采。  3月7日,深圳路小学2019年春季学期升级版校级图书漂流正式启漂,38个书箱帶着使命,带着果实的芬芳,带着邻班的祝福,从一个班级漂流到另一个班级,孩子们因阅读走得更近。  八中的亲子
当前财会实训教学中还有较多的问题存在,比如,教学和岗位实践不相适应、崗位实训机会相对较少、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导致实训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就需要学校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探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学校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运用模拟公司的方式,基于现代化市场经济活动创设模拟环境,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岗位实训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摘 要】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感受多彩的画面,接受感官的刺激,得到适时的点拨,思维容易被激活。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运用媒体自主学习,活跃思维;运用媒体巩固操练,提高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小学英语;课堂  当新课改的浪潮袭卷我们时,传统教学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多媒体教学以新颖灵活的方式、
【故 事】  悠悠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女孩子,胖嘟嘟的小不点,很可爱,她是个外向的孩子。  第一天,悠悠来了,向老师问好,然后跟妈妈再见,很开心。  第二天,悠悠午间睡觉,但是她的小眼睛不肯闭上,不让我离开。  第三天、第四天周末休息。  第五天,悠悠哭着不肯上幼儿园了,直到我答应带她去玩滑滑梯,才肯进园……  第六天,悠悠不哭,但午睡时有问不完的问题……  第七天,悠悠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了。 
影片《周恩来回延安》历经四年精心筹备和拍摄,于15日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  影片根据陕西知名作家曹谷溪的电影文学剧本《周总理回延安》改编。曹谷溪说:“周总理一直牵挂延安的发展。1973年,他曾说过,延安建设好了他再来。”遗憾的是,周恩来总理未能再回延安。  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的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到,音乐教育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很多教师都在探索并尝试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课堂越来越热闹。但在新课改的今天,音乐课堂教学又出现了舍本逐末的现象,教师只为追求形式而改革,放弃了教学中的根本,忽略了音乐教学的本体价值,丢了音乐审美体验这一教育的核心,从传统的过于重知识传授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习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愿意写、放胆写,单凭课本上每单元中规中矩的八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笔者想到了一个更有效、更具有灵活性的训练模式———多维式微作文。微作文或几个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