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之我见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lvet_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新课程标准》,面对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面对教改浪潮一浪接一浪,我深有体会: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突破以下三个改变:变“灌输式”为“探究式”、变“重分析”为“提感悟”、变“强制性”为“个性化”。
  【关键词】阅读教学;随文练笔;鼓励
  面对《新课程标准》,面对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面对教改浪潮一浪接一浪,我深有体会: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突破以下三个改变:变“灌输式”为“探究式”、变“重分析”为“提感悟”、变“强制性”为“个性化”。
  从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循循善诱”,唱着以教师为主的独角戏,一堂课下来,教师确实既苦又累,这样的课堂学生神经绷得紧,沉闷不已,学生多数以听的形式参与到课堂当中,学习的兴趣日渐减弱,学习效果也不佳。因此,在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中要彻底摆脱重分析的观念,有利于学生从听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走进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真正的主人,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与此同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的终极目标是写作和表达,厚积方能薄发,写作和表达是阅读教学的产物,离不开有效的阅读教学。针对习作教学的瓶颈和学生下笔难的特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随文练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
  一、以“余音”“空白”引领
  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两者的有效揉合相得益彰,教学中潜心会文,精心选择精彩的落脚点,让学生与心灵对话。语文是真情的呼唤,是灵动的内心。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挖掘文本的“余音”空白,创设情境,要努力营造创作的灵感,让学生入情入境,做到“妙笔生花”,点燃智慧之光。
  纵观小学段的语文课文,几乎每一篇文章都留有召唤读者心灵的声音,很多时候我们急功近利忽略了,从而造成学生厌恶写作。因此,课堂上有效地捕捉余音框架,才能触动学生内心世界,引发学生思考。
  如,人教版第五册《风筝》课文中,最后一部分写到孩子们寻找风筝的过程,结尾段写到“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文本留有无数值得深入想象的空间,巧设练笔的空间,让文本瞬间丰盈起来。我们能找到“幸福鸟”吗?或许找到了,我们又怎样延续“幸福鸟”的旅程?
  教学展示:
  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为什么不用句号而用上省略号呢?
  孩子们一时是议论纷纷。
  一生:这是说明文章还没有写完,还可以继续写下去。
  一生:这说明风筝找不到了。
  一生:不,也有可能找到的。
  孩子们争着发言各抒己见。
  师:是呀,文章是可以继续写下去,但我们怎么样去写呢?我们又不是作者。
  生: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来当一次作者。
  生:我以前也找过飞丢了的风箏,后来终于被我们找到了,当时大家高兴得大声呼喊,还跳了起来,好开心!
  生:我也丢过风箏,可是当时我没有找到,直到第二天才发现,可那风箏已经破了。
  师:好呀!大家都有过放风箏和找风箏的经历,那我们就来当一回作者,从课文最后一节接着往下写。至于怎么样写才好,全凭大家自己的本事了,但有一点是要注意的,一定要把他们的心情写出来。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得很好,行吗?
  生(大声):行!
  孩子们动手写了,写得是那么专注,又是那么的神往。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孩子们如此爱好写作,因为我知道这是融合了孩子们的感情,让他们也深深地走进了课文中。下课铃响了,可是孩子们是丝毫不动,还在继续着他们的作者梦。飞吧,孩子心中的幸福鸟!静静地看着孩子们神情,我顿时感到一阵欣慰,教学就是如此美丽!
  在这教学环节上,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回归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的想象得到驰骋,学生的童心叫唤起来,内心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产生一幕幕动人、有趣的情景。当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质量的训练。只要我们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孩子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寻觅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进行练笔。那笔尖的滑动,是真诚的流露,是诗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感悟。
  二、以直观形象引领自主学习
  随文练笔现已成为有效写作教学中一道亮丽风景线。读写结合注重读写技能、方法的整合,随文练笔更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随文练笔便于学生解读文本,打破传统空洞的习作的模式,有利于为学生积淀写作素材。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让学生写心里话,表心中情,积蓄精神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教学中对症下药,一切疑难杂症(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兴趣等)药到病除。如,在人教版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中,学生不容易透过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情感上不能一下子与作者产生共鸣。抓住症结所在,课前我播放一系列自然风光录像。看到这么美丽的风光,你感受到什么?想到什么?你会用哪句诗概括眼前美景?我鼓励学生边看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为学生情感奠定基调;接着,我准备了丰富的关于小兴安岭的图片,以幻燈片形式向学生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继而分享文段的优美语言,并学习作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多彩的小兴安岭四季图。最后,我总结本课的特点,让学生模仿《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以总——分——总的写作顺序,去观察校园(或公园)的花儿、树儿……,把它们一年四季的特点写一写。这样,通过有效的写作铺垫,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继而引领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快乐。”课堂教学需要激情,教学中教师以深厚的情感体验,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激情去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师的激情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手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前夕,教师声情并茂朗读,为学生营造课文渲染的感情基调;《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狼牙山五壮士》《圆明园的毁灭》教师用饱满的感情讲述相关时代背景,给学生予以直观形象,引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课文,我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他们真切明白到:实验能够取得成功,是由于小女孩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而且她在遇到危险时能沉着果断地安排,她的三个同学也能密切配合。通过直观的实验展示,亲身经历,激发了学生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的奥秘,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三、以灵活品读鼓励自主感悟
  高尔基说:“语言使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可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文章更真实更生动,使文章富有魅力。通过反复品味语言,在读中有所收获,让学生真切感受语言藝术美尤为必要。
  熟读深思子自明,教学中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文本,提升情感,这一切都离不开“读”。通过品读,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深入探究,提高感悟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人教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壮言”部分的品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进行引读,并且把学生带进故事的情节当中:
  当他们看到部队主力远去,可恨的敌人在穷追猛打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发出:……
  当他们想到胜利在望时,铿锵有力地说:……
  当他们脑海闪过敌人劣迹时,满腔怒火地咆哮:……
  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品读五壮士的壮言,让学生挖掘“壮言”的内涵,情景交融,让学生的内心深处无不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四、以生活体验促进自主读写
  李吉林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言语动机,提供语言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学生的写作素材,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结合生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融会课堂内外,搭建沟通的桥梁,写作的框架。老舍的《猫》写得情真意切,把猫写得活灵活现,品读完毕,让我们的脑海仿佛浮现出一只淘气又可爱的猫。作者笔下的猫,为什么如此形象呢?源于作者的深入观察,并且与猫建立深厚感情。很多学生有养小动物的经历,但介绍喜欢动物时候,表达与动物间建立的友谊寥寥数语,轻描淡写,泛泛而谈,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自悟延伸拓展文本,内化自己情感的储备,更好地揉合到生活中去,应用到日常生活。
  “山外青山楼外楼”,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以“余音”“空白”引领,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教版第七册《母鸡》一文,描写母鸡身为人母,为孩子安危挺身而出的解读:
  师:此时此刻,母鸡面对着外来入侵者,它义无反顾,挺直身子,它似乎在对外来者说什么呢?
  师:每每看到自己的孩子吃得饱饱的,鸡雏肚子圆圆的,下垂着,母鸡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师:每每看到孩子能安然入睡,自己神经却绷得紧紧地,这是为什么?
  师:母鸡的伟大让我们肃然起敬,那么生活中,我们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图片(母亲怀孕期间的反应、婴儿在母亲怀抱酣然入睡、母亲手把手教孩子走路……)看着这一幕幕画面,孩子内心强烈的情感被激发了,他们想到了疼爱自己的母亲,想到了母亲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写母亲,赞母亲的欲望。学生不再为写作的素材而烦恼,写作思路继而打开,他们捕捉不同的切入点,写自己与母亲的情感经历。
  总而言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是推进习作教学的源动力,要想习作教学教得轻松,教得动情,那么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品读、赏析、运用语言,自主地有效地阅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习作教学 “源头”得以疏通,那么,有效的阅读教学一定能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迸发出写作的灵光,才能让学生游刃有余地谱写出心灵的华彩乐章!
  [ 本文获顺德区教学论文二等奖]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处于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而识字教学则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常用的识字教学,不外乎分类识字、集中识字、随文识字等,难免让人感觉单调,使老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又学得累,难以提起兴趣。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后,怎样才能使承上启下作用的二年级识字课变得更加有效呢?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灵动有趣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
[摘要]随着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正在全面展开。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对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信息资源共享、设备网络化管理等服务。根据现代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现状和需要,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出发点,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化;信息管理;  据我所知,截止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都没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或者只是极个别部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校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随着微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在初中阶段的广泛应用,社会也更加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效应用。本文主要对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应用分析  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长时间的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开端和起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小学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应该对小学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先天条件的差异和家庭成长环境的不同,小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和能力也会有很大差异,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出现后进生的情况就在所难免。要想提升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老师应该对后进生予以充分关注,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摘要】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能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的潜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学成功就会有保障。教学中,如能适时进行“激趣”教学,必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成功。因此,“激趣”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激趣”教学  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在农村有一种偏见:“农村学校闭塞落后,而县城学校设备先进、师资优良。”导致大
作为中缺多年的班主任,一直觉得自己在教育教学少的是成功的案例,多的是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有些甚至可以称之为失误或失败。因此,我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真实展示和分析,促使自己反思,督促自己寻找问题的出路,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如此来说,这篇文章对于个人的最大意义便呈现出来了。  问题案例一:老师,我是冤枉的  一位自己平时不大喜欢的男生小A,不喜欢的原因是学习习惯差,上所有的课都几乎神游,还长得
摘 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本文从探究性学习的特征,探讨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力求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学生面临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时,面对想学又学不好的物理学科,内心有极大的恐慌,而对于中下生这种情况尤其突出。笔者多年初三教学,关注学生的情况,摸索出利用情感感化人的方式,建立学生的复习信心,从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降低教学难度,树立学生的榜样等促使他们得到成功的体验。通过多年的实施,笔者的教学成绩都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关键词】中考物理;情感;信心;复习  中考是学生的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快速的发展。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时代的教育主题逐渐发生改变,素质教育成为当下时代发展的主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行,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一直有所欠缺,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便是语文课堂的学习。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摘要】根据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顺利,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动力和成就的喜悦,并以此为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特点;改革方法;教学效率  笔者从16岁开始当农村小学教师,算起来在讲台上已经度过了30多个春秋。回首往事,每件事情都历历在目,尝尽人间百味,饱经风雨。有幸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