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源潮同志在《共产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讲话中指出,党员领导干部不许涉足低俗场所,要“抗得住诱惑,把好欲望关。”李源潮同志的讲话分析了当前在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新形势下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执政党民生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生活低俗化;诱因;马克思主义民生观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225-02
不久前,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共产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党员领导干部不许涉足低俗场所”,要“抗得住诱惑,把好欲望关。” [1] 李源潮的讲话分析了当前在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新形势下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执政党民生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体现。
“欲望”,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人生在世,要求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都是人的基本欲望。但是,人的欲望又是无止境的,若不加控制就会像决堤的河水一样肆意泛滥,贻害无穷。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不满足于生活的基本欲望,而要追求纸醉金迷的生活,享受声色犬马的畅快,贪图安逸,情趣庸俗,出入于低俗场所,沉溺于灯红酒绿,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败坏党风民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从陈希同到成克杰,从程维高到田凤山,从刘方仁到陈良宇,我们发现在每个高官落马的背后都有相似的诱因:生活低俗化,把不住欲望关。深陷囹圄的腐败官员往往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奋发的青年,辉煌的中年,悲惨的晚年”,这一悲剧现象让人扼腕叹息,同时也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个别领导干部把不住欲望关,生活低俗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也是周围小环境使然。具体言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弊端产生钱权交易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以商品等价交换为基本原则,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在促进社会经济迅速高效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是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法则侵入了行政领域,钱权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为官员的腐败创造了条件。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手中的权力去寻租,换取金钱和美色,生活低俗化就不可避免要发生。二是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享乐主义。消费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西欧国家,兴盛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美国,是一种把过度占有物质财富和纵欲贪婪作为人生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物质生活丰富充裕,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的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追求享受,比富斗富,穷奢极欲成为社会上一些暴富阶层的生活方式。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个别权高位重的领导干部,抵御不了商品经济社会中“糖衣炮弹”的袭击,也出入豪华的消费场所,追求体面的高档消费,享受无节制的物质生活,这就导致其生活逐渐滑入了低俗化。三是忽视学习重要性,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士大夫三天不读书,就觉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可见读书与否和生活情趣雅俗有着密切关联。现在,个别领导干部整天忙于觥筹交错,热衷于迎来送往,将读书之事置之脑后,对学习之事不闻不问。长此以往,心灵空虚,精神颓废,理想和信念便无从谈起。人的心灵空间,不被高尚的生活方式占领,就要被庸俗的生活方式侵蚀,于是生活方式低俗化就不可避免。四是党内民主尚不健全,监督机制相对较弱。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是确保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但是,在个别部门和单位,“一言堂”现象在还时有发生,有集中而无民主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民主制度不健全,往往会导致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说了算,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在这样的环境中,领导干部为所欲为,把不住欲望关,生活低俗化也就不可避免。
面对当前出现的生活低俗化现象,虽然只是在少数干部身上发生,但若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则会贻害无穷,最终会有人亡政息的危险。因此,干部抵御生活低俗化倾向刻不容缓。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工作,坚决抵制生活低俗化的倾向。一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减少产生腐败的体制漏洞。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如何约束好权力,如何做到“权为民所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2],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这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让领导干部没有机会腐败,从根源上制止腐败现象的产生,从而杜绝生活低俗化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抵御生活低俗化倾向。在革命与战争年代,理想和信念教育是指引取得革命胜利的中流砥柱;在和平与发展时期,理想和信念同样能起到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作用。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在他撰写中学毕业论文时(时年17岁)就表达了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崇高理想。他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祉而献身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但将永恒地发挥作用并长存于世,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之所以能做出如此杰出的成就,这与他青年时理想宏伟的志向是分不开的,可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领导干部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三是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时时处处能感悟到一粥一饭、一丝一缕的来之不易,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那么低俗化的生活就不会在我们身上生根发芽。一个在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中低要求的干部,腐败就能离他远去,而一个在生活上高要求的干部,就会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置之脑后,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领导干部应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3],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正确消费观,抵御生活低俗化。四是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固然需要自律,但他律也必不可少。他律是一种外在的制度保障,能够对领导干部生活低俗化有巨大的威慑力。领导干部健康生活情趣的形成,更多要靠党内监督机制来实现。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任何党员,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要服从党组织的领导,接受党组织的监督。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管好“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净化自己的生活圈、交际圈和娱乐圈,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早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就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其中之一就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2] 生活正派,就是要把好欲望关,清清白白地生活;情趣健康,就是要抵御生活低俗化,高雅高尚地生活。领导干部只有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才能把住欲望关,抵御低俗化,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生活,永葆党员政治本色。
参考文献:
[1]李源潮.共产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N].学习时报,2009-10-19(1).
[2]胡锦涛.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07-01-09(1).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1).
[责任编辑 王晓燕]
关键词:生活低俗化;诱因;马克思主义民生观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225-02
不久前,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共产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党员领导干部不许涉足低俗场所”,要“抗得住诱惑,把好欲望关。” [1] 李源潮的讲话分析了当前在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新形势下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执政党民生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体现。
“欲望”,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人生在世,要求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都是人的基本欲望。但是,人的欲望又是无止境的,若不加控制就会像决堤的河水一样肆意泛滥,贻害无穷。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不满足于生活的基本欲望,而要追求纸醉金迷的生活,享受声色犬马的畅快,贪图安逸,情趣庸俗,出入于低俗场所,沉溺于灯红酒绿,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败坏党风民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从陈希同到成克杰,从程维高到田凤山,从刘方仁到陈良宇,我们发现在每个高官落马的背后都有相似的诱因:生活低俗化,把不住欲望关。深陷囹圄的腐败官员往往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奋发的青年,辉煌的中年,悲惨的晚年”,这一悲剧现象让人扼腕叹息,同时也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个别领导干部把不住欲望关,生活低俗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也是周围小环境使然。具体言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弊端产生钱权交易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以商品等价交换为基本原则,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在促进社会经济迅速高效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是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法则侵入了行政领域,钱权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为官员的腐败创造了条件。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手中的权力去寻租,换取金钱和美色,生活低俗化就不可避免要发生。二是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享乐主义。消费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西欧国家,兴盛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美国,是一种把过度占有物质财富和纵欲贪婪作为人生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物质生活丰富充裕,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的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追求享受,比富斗富,穷奢极欲成为社会上一些暴富阶层的生活方式。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个别权高位重的领导干部,抵御不了商品经济社会中“糖衣炮弹”的袭击,也出入豪华的消费场所,追求体面的高档消费,享受无节制的物质生活,这就导致其生活逐渐滑入了低俗化。三是忽视学习重要性,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士大夫三天不读书,就觉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可见读书与否和生活情趣雅俗有着密切关联。现在,个别领导干部整天忙于觥筹交错,热衷于迎来送往,将读书之事置之脑后,对学习之事不闻不问。长此以往,心灵空虚,精神颓废,理想和信念便无从谈起。人的心灵空间,不被高尚的生活方式占领,就要被庸俗的生活方式侵蚀,于是生活方式低俗化就不可避免。四是党内民主尚不健全,监督机制相对较弱。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是确保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但是,在个别部门和单位,“一言堂”现象在还时有发生,有集中而无民主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民主制度不健全,往往会导致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说了算,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在这样的环境中,领导干部为所欲为,把不住欲望关,生活低俗化也就不可避免。
面对当前出现的生活低俗化现象,虽然只是在少数干部身上发生,但若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则会贻害无穷,最终会有人亡政息的危险。因此,干部抵御生活低俗化倾向刻不容缓。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工作,坚决抵制生活低俗化的倾向。一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减少产生腐败的体制漏洞。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如何约束好权力,如何做到“权为民所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2],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这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让领导干部没有机会腐败,从根源上制止腐败现象的产生,从而杜绝生活低俗化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抵御生活低俗化倾向。在革命与战争年代,理想和信念教育是指引取得革命胜利的中流砥柱;在和平与发展时期,理想和信念同样能起到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作用。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在他撰写中学毕业论文时(时年17岁)就表达了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崇高理想。他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祉而献身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但将永恒地发挥作用并长存于世,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之所以能做出如此杰出的成就,这与他青年时理想宏伟的志向是分不开的,可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领导干部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三是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时时处处能感悟到一粥一饭、一丝一缕的来之不易,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那么低俗化的生活就不会在我们身上生根发芽。一个在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中低要求的干部,腐败就能离他远去,而一个在生活上高要求的干部,就会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置之脑后,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领导干部应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3],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正确消费观,抵御生活低俗化。四是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固然需要自律,但他律也必不可少。他律是一种外在的制度保障,能够对领导干部生活低俗化有巨大的威慑力。领导干部健康生活情趣的形成,更多要靠党内监督机制来实现。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任何党员,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要服从党组织的领导,接受党组织的监督。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管好“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净化自己的生活圈、交际圈和娱乐圈,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早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就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其中之一就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2] 生活正派,就是要把好欲望关,清清白白地生活;情趣健康,就是要抵御生活低俗化,高雅高尚地生活。领导干部只有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才能把住欲望关,抵御低俗化,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生活,永葆党员政治本色。
参考文献:
[1]李源潮.共产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N].学习时报,2009-10-19(1).
[2]胡锦涛.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07-01-09(1).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1).
[责任编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