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受到关注和重视。审美教学是帮助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领悟力和理解力。小说作为初中教材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文体,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十分典型的审美特性。毫不夸张的说,小说是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的重要资源和突破口。本文从剖析当前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现状入手,探讨促进和完善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审美教学的含义和作用
所谓审美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自觉运用美的理念、方法等去正确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促进审美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感悟力、理解力、接受力,进而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审美人格,使他们都能够获得健康、快乐的发展。
在初中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小说过程中,提高知识水平、审美水平、理解水平和鉴赏能力。实质上是通过阅读小说,逐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一步步把学生引入小说的美妙世界之中;然后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分析,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想象力,最终提升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建构完善的高水平的审美人格。在新课标中,也有对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因此,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
二、 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现状
1.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人们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需求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是,初中语文课的内容却是相对稳定的,甚至有些篇目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例如,有许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常常往里附加很多政治性的内容。就拿《阿Q正传》来说,一些老师很容易把它上成思想政治课,把它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而忽视其中的审美成分,给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人为地设立了障碍。
2.教师自身审美观念和能力的影响。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系统的教育理念,导致在授课时只能凭借自身的感悟去进行审美教学,不利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不善于学习,对一些经典小说和新时代的小说缺乏兴趣,更不愿意去学习枯燥的小说理论,导致其知识结构的零散和缺失;所以在备课时,就会感到心力不足、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引导学生了。
3.小说自身特性的影响。有一部分小说的篇幅相当长,给教师备课、授课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就会有所取舍。而一旦小说的整体结构被“拆解”,就难以全面深入的把握、领悟小说的深层意蕴,因此给学生的理解也加重了负担。比如,《智取生辰纲》一课,节选自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但是这一课与其他的章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把其前后的章节贯穿起来阅读、理解,就难以真正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构造。而要全部读完又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教学进度。
三、 促进和完善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策略
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其中有些因素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加以解决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促进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有效策略。
1.提升教师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重视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大量阅读并钻研相关的小说作品,提升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领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或轻或重的影响。因此为保证审美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狠下功夫先丰富自己,用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品格影响学生。
2.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从听觉、视觉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审美品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课件,或者剪辑适当的影视片段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观看,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同时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独立思考的平台,锻炼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在讲《香菱学诗》这一课时,可以剪辑红楼梦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给学生播放。然后,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细细品味“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身,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等经典的描写。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和想象中,一遍遍的体验香菱专注、认真的神情,从而挖掘出“香菱”身上特有的与其他女子不同的独特美感。有了直观的演示,再来分析课文,理解就容易多了。
3.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美的意蕴。教师要抓住小说的语言特色,融合多种语言风格,引导学生从小说的独特语言中感悟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之美。每一篇小说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着自身的语言特色。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时代小说的语言特征和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在这方面,笔者最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取较为经典的对话,让学生在扮演中细细体味和揣摩人物的心思、当时的环境等等。例如,在讲《智取生辰纲》一节时,笔者组织学生用文中的古文进行对话模拟,通过一组组的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古白话文和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能够感受到古白话文小说的内在意蕴,并通过这些语言,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中的环境之美。此外,还可以结合现代的流行语进行适当的改编,让学生体会到小说原滋原味语言的美,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
一、 审美教学的含义和作用
所谓审美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自觉运用美的理念、方法等去正确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促进审美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感悟力、理解力、接受力,进而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审美人格,使他们都能够获得健康、快乐的发展。
在初中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小说过程中,提高知识水平、审美水平、理解水平和鉴赏能力。实质上是通过阅读小说,逐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一步步把学生引入小说的美妙世界之中;然后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分析,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想象力,最终提升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建构完善的高水平的审美人格。在新课标中,也有对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因此,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
二、 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现状
1.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人们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需求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是,初中语文课的内容却是相对稳定的,甚至有些篇目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例如,有许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常常往里附加很多政治性的内容。就拿《阿Q正传》来说,一些老师很容易把它上成思想政治课,把它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而忽视其中的审美成分,给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人为地设立了障碍。
2.教师自身审美观念和能力的影响。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系统的教育理念,导致在授课时只能凭借自身的感悟去进行审美教学,不利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不善于学习,对一些经典小说和新时代的小说缺乏兴趣,更不愿意去学习枯燥的小说理论,导致其知识结构的零散和缺失;所以在备课时,就会感到心力不足、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引导学生了。
3.小说自身特性的影响。有一部分小说的篇幅相当长,给教师备课、授课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就会有所取舍。而一旦小说的整体结构被“拆解”,就难以全面深入的把握、领悟小说的深层意蕴,因此给学生的理解也加重了负担。比如,《智取生辰纲》一课,节选自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但是这一课与其他的章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把其前后的章节贯穿起来阅读、理解,就难以真正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构造。而要全部读完又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教学进度。
三、 促进和完善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策略
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其中有些因素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加以解决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促进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有效策略。
1.提升教师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重视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大量阅读并钻研相关的小说作品,提升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领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或轻或重的影响。因此为保证审美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狠下功夫先丰富自己,用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品格影响学生。
2.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从听觉、视觉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审美品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课件,或者剪辑适当的影视片段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观看,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同时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独立思考的平台,锻炼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在讲《香菱学诗》这一课时,可以剪辑红楼梦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给学生播放。然后,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细细品味“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身,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等经典的描写。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和想象中,一遍遍的体验香菱专注、认真的神情,从而挖掘出“香菱”身上特有的与其他女子不同的独特美感。有了直观的演示,再来分析课文,理解就容易多了。
3.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美的意蕴。教师要抓住小说的语言特色,融合多种语言风格,引导学生从小说的独特语言中感悟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之美。每一篇小说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着自身的语言特色。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时代小说的语言特征和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在这方面,笔者最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取较为经典的对话,让学生在扮演中细细体味和揣摩人物的心思、当时的环境等等。例如,在讲《智取生辰纲》一节时,笔者组织学生用文中的古文进行对话模拟,通过一组组的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古白话文和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能够感受到古白话文小说的内在意蕴,并通过这些语言,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中的环境之美。此外,还可以结合现代的流行语进行适当的改编,让学生体会到小说原滋原味语言的美,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