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但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实现课程目标,经常在日常的教学中困扰着我。听了陈巍婷老师的《隐私权保护》一课,让我深有感触。
  一、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为找不到好的教学资源而苦恼,却往往忽视了怎样有效地开发近在眼前的学生这一教学资源。前蘇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关注学生的现状是开发课程资源的基本视点。陈巍婷老师在《隐私权保护》一课中,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学生列举了许多在社会上、家庭中、校园里发生的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例子。这一方面是让学生谈自己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些例子都发生在学生周围,学生觉得更可信,能更好地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许多侵犯隐私权的现象,体会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谈体验,这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更为深刻,更能打动学生的情感。
  二、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的人力、物力等教育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的课程资源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陈巍婷老师在《隐私权保护》一课中,运用了“私人邮件网上‘晾晒’30多天”这一案例。这是国内首例私人电子邮件遭非法链接而公开的侵权诉讼案。网络在今天已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安全问题和网络隐私保护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生对这一热点问题非常感兴趣,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灵活运用教材资源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老师舍近求远,在课外辛辛苦苦、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搜索一些教学资源,对教材中的许多资源都弃而不用。这种敬业的精神当然非常可敬,但这也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实际上,教材中的许多材料都是编者精心筛选的、比较典型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能灵活处理、运用的话,教材上的许多资源也可以被开发和有效利用,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如:陈巍婷老师在《隐私权保护》一课中,让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内容,展开小组讨论:(1)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2)你会主动做出哪些事情让他们尊重你的隐私权?通过小组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从中明白了怎样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教材中的资源,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思想品德课教材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是静态的东西,而教学活动是活的东西。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教材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它进行科学适度的加工和处理,使之更适合于活的、具体的教学活动实际,同样可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要优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特别是法律知识的教育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老师会找来大量的案例和材料来说明某个知识点。看上去一节课像是内容非常丰富,但实际上许多材料学生只能走马观花般地看一下材料,或者是蜻蜓点水式地简单谈论一下,没有一个材料能真正有效地进行分析探讨,这往往会使我们的课堂变成材料的简单堆积和展示。
  陈巍婷老师在《隐私权保护》一课中,采用的材料并不多,主要是围绕 “私人邮件网上‘晾晒’30多天”这一案例,把它分成几个片段,设置了一系列问题。 如,片段1、“去年7月19日,郭力用电子邮箱发送了一封邮件,8月11日从朋友那儿得知,自己发送的邮件被百度在网上公开了。”问:如果你是郭力,你会怎么做?家庭电话、个人信息被曝光后,郭力的生活会怎样?片段2:“我曾多次与两家公司联系,要求他们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但一直没得到回应。”问:郭力可以怎么做?两家公司侵犯了郭力的什么权利?片段3:出示郭力的做法,让学生讨论郭力事件带来的反思。
  在这堂课中陈老师充分利用了“私人邮件网上‘晾晒’30多天”这一教学资源,沿着这一主线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这堂课的思路更为清晰。可见,一节课的教学并不在于材料的多少,而主要是能否有效地优化教学资源,围绕问题定向开发与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这是提高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关键是我们如何有效地去开发和利用。是资源,我们就要尽可能去挖掘,尽可能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当然,我们在利用课程资源时,也应该有选择性,不可盲目使用,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一直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生其它各学科的发展,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充分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语文课堂的资源,从而服务学生、服务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应用  【正文】现代技术信息通过视听结合声图并茂、动静相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能极大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利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生机械的学。要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从以教师的教为主题变成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题。逐渐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创造法等方法。
幼儿创造教育的方法是以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创造为培养目标,力求构建“三加一”的课程模式。从起点低的前提下深认,看一看,进行观察、思考;较高要求的标准下,想一想,寻找规律找异同;在认看想的基础上变一变,像什么,以增进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其在认知方面敢于感知问题,构思、流畅、变通;在情感方面做到具有与求异、求奇、求新吻合的精神状态,即心灵开放,勇于表达和表现,敢于想
执教人:王玉娟 课题《秋天的雨》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