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云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突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从巧设目标视频,营造教学情景;共享网络资源,合作形式自由;微课分解难点,疑促自主学习;引领云端分享,搭建协作平台四个方面。谈谈云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云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它利用网络,在空中建起了一个虚拟教室,每个使用者只要输入自己的个人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就可以登录到此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为“云学习”(cloudlearning)。在小學数学课堂教学中,云学习要充分体现的理念:一是以学习者为根本,以学习任务为标杆,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来服务于教学工作;二是以协作学习为形式,以共享资源为核心,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为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最大支持;三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集合群体智慧,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突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四是促进共同分享,彼此交流经验,有利于解决教学难题,寻求教师的指点,展开互动和评价,从而产生“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的共长效果。
由此看来,云课堂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设目标视频,营造教学情景
数学教学中,利用微型视频技术,展示优美的画面、迷人的场景、动感的影像、辅之以动听的乐曲,让学生感受美、赏析美、发现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愉悦性,进而探究美,并且在探究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而拨动他们追求“真、善、美”的“情弦”,陶冶性情,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轴对称图形》一课,设计微型视频(即微课):先是美丽的郊外,五颜六色的风筝迎风招展;花丛中,一只只蝴蝶翩翩飞舞;天空中,偶尔划过一架银白色的飞机,留下一条美丽的弧线……,同学们,这些图形为什么如此美呢?就在于它们的美有着共同之处——轴对称。从而自然而然引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微型视频以其独有的功能,赋予学生一个妙曼的情境,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重认知、轻情感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来服务于教学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共享网络资源,合作形式自由
在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这样,学生取得了学习的自主权,每位学生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能力情况,有选择的学习。自己认为难的,可以多看多想和网上邻居们多讨论;而自己觉得容易的,则可少花时间。例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首先设计了上传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各组所规定的商品的价格和重量,顺便了解商品的其他情况。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百货大楼”的主题网页。“百货大楼”里分为食品区、家电区、生活用品区等,商品琳琅满目,让学生兴奋不已,大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迫不及待地想在网上做“商家”与“顾客”。有的学生们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秤,根据所学的重量单位,报出分量,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花,合理的去用,大家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最后,根据自己的购物经历,挑选适合自己的题型,独立完成课后难度不同的习题,再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们写道:上数学课真好玩,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买东西了等等……学生将各自的体会放在网站的论坛里,别人自由浏览,相互学习和交流。“你当售货员算账又准又快,继续努力呀!”等等。
在云课堂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密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缩短了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程整合。
三、微课分解难点,疑促自主学习
课程实施中,层叠的疑问、久攻不克的难题似一只只“拦路虎”阻挡了教学进行,此时,面对“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老师越讲越恼火,学生越听越头疼。久而久之,教师失去耐心,学生丢了兴趣。
在云课堂环境下,完全可以颠覆“师讲生听”的陈旧观念,而演变为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反馈”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在课前,教师可以将知识难点细化,并分解讲授录制成5~10分钟的微型视频(即微课)。然后发布到云平台的“自学区”供学生选择。在这里,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自由控制,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进行。也可以自己把握学习进度和内容,自己能轻易掌握的可以一带而过,觉得比较困难的地方可以反复多看几遍。通过自主、自由、自定步调的课前预习,学生对新课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学难度有效缓解,势必就会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云学习”的预习作用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为了进一步辅助学生的课后拓展学习和自我评价,我还将每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自测试题等各种学习素材都压缩上传,并鼓励他们在云端与我交流。
问题是对我提出的,但却总是被一些“小老师”抢先回答了,他们唯恐不及地将答案发布在云端,我只需要进行适时地点拨和个别辅导就可以了。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初步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云,分解了教学难点,模糊了师生角色边缘,颠覆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它成为了“优等生提高,差生巩固”的学习站。一只只“拦路虎”被“云”驯服,“云”让我们看到了“生乐学,师乐教”的喜人局面,“云平台”成为了“永不下课的课堂”。
四、引领云端分享,搭建协作平台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一人一桌、人手一书,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孤立地学习活动,即便是偶然有互动也仅限于座位周围。久而久之,孤僻、傲慢、不愿与人交往等偏执人格逐渐形成,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
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不进位加法”时,我安排了一个反馈游戏。每个学生的云端上上都有一张图画的草稿,上面有很多的不进位加法,学生每算对一题,画上就会有一样东西被涂上颜色,如果全答对的话,你就会得到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分享给你喜欢的人;如果算错的话,你的图画上就会有个别地方是空白的,那说明你没有全对,要继续努力,如果有困难的同学,这时可以求助朋友并不能分享。一味的口算,学生往往会觉得比较疲劳乏味,这样一个涂色游戏既练习了不进位加法,又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反馈。最重要的是通过云端分享学习,还可以结识到志同道合地学习伙伴。他们可以共同探究、彼此激励,为解决同一个难题、完成同一个任务而结成学习同盟。
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借助云课堂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者而言,云课堂建构了宽松可控的学习环境,使其能自主选择适合的学习手段;对于教育者而言,云课堂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教法互补,让我们在面对三尺讲台时游刃有余。推行云课堂教学以来,我们的确尝到了一些甜头,看到了一些实践的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改进。
关键词:云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它利用网络,在空中建起了一个虚拟教室,每个使用者只要输入自己的个人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就可以登录到此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为“云学习”(cloudlearning)。在小學数学课堂教学中,云学习要充分体现的理念:一是以学习者为根本,以学习任务为标杆,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来服务于教学工作;二是以协作学习为形式,以共享资源为核心,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为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最大支持;三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集合群体智慧,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突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四是促进共同分享,彼此交流经验,有利于解决教学难题,寻求教师的指点,展开互动和评价,从而产生“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的共长效果。
由此看来,云课堂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设目标视频,营造教学情景
数学教学中,利用微型视频技术,展示优美的画面、迷人的场景、动感的影像、辅之以动听的乐曲,让学生感受美、赏析美、发现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愉悦性,进而探究美,并且在探究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而拨动他们追求“真、善、美”的“情弦”,陶冶性情,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轴对称图形》一课,设计微型视频(即微课):先是美丽的郊外,五颜六色的风筝迎风招展;花丛中,一只只蝴蝶翩翩飞舞;天空中,偶尔划过一架银白色的飞机,留下一条美丽的弧线……,同学们,这些图形为什么如此美呢?就在于它们的美有着共同之处——轴对称。从而自然而然引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微型视频以其独有的功能,赋予学生一个妙曼的情境,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重认知、轻情感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来服务于教学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共享网络资源,合作形式自由
在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这样,学生取得了学习的自主权,每位学生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能力情况,有选择的学习。自己认为难的,可以多看多想和网上邻居们多讨论;而自己觉得容易的,则可少花时间。例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首先设计了上传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各组所规定的商品的价格和重量,顺便了解商品的其他情况。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百货大楼”的主题网页。“百货大楼”里分为食品区、家电区、生活用品区等,商品琳琅满目,让学生兴奋不已,大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迫不及待地想在网上做“商家”与“顾客”。有的学生们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秤,根据所学的重量单位,报出分量,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花,合理的去用,大家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最后,根据自己的购物经历,挑选适合自己的题型,独立完成课后难度不同的习题,再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们写道:上数学课真好玩,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买东西了等等……学生将各自的体会放在网站的论坛里,别人自由浏览,相互学习和交流。“你当售货员算账又准又快,继续努力呀!”等等。
在云课堂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密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缩短了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程整合。
三、微课分解难点,疑促自主学习
课程实施中,层叠的疑问、久攻不克的难题似一只只“拦路虎”阻挡了教学进行,此时,面对“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老师越讲越恼火,学生越听越头疼。久而久之,教师失去耐心,学生丢了兴趣。
在云课堂环境下,完全可以颠覆“师讲生听”的陈旧观念,而演变为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反馈”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在课前,教师可以将知识难点细化,并分解讲授录制成5~10分钟的微型视频(即微课)。然后发布到云平台的“自学区”供学生选择。在这里,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自由控制,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进行。也可以自己把握学习进度和内容,自己能轻易掌握的可以一带而过,觉得比较困难的地方可以反复多看几遍。通过自主、自由、自定步调的课前预习,学生对新课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学难度有效缓解,势必就会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云学习”的预习作用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为了进一步辅助学生的课后拓展学习和自我评价,我还将每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自测试题等各种学习素材都压缩上传,并鼓励他们在云端与我交流。
问题是对我提出的,但却总是被一些“小老师”抢先回答了,他们唯恐不及地将答案发布在云端,我只需要进行适时地点拨和个别辅导就可以了。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初步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云,分解了教学难点,模糊了师生角色边缘,颠覆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它成为了“优等生提高,差生巩固”的学习站。一只只“拦路虎”被“云”驯服,“云”让我们看到了“生乐学,师乐教”的喜人局面,“云平台”成为了“永不下课的课堂”。
四、引领云端分享,搭建协作平台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一人一桌、人手一书,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孤立地学习活动,即便是偶然有互动也仅限于座位周围。久而久之,孤僻、傲慢、不愿与人交往等偏执人格逐渐形成,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
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不进位加法”时,我安排了一个反馈游戏。每个学生的云端上上都有一张图画的草稿,上面有很多的不进位加法,学生每算对一题,画上就会有一样东西被涂上颜色,如果全答对的话,你就会得到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分享给你喜欢的人;如果算错的话,你的图画上就会有个别地方是空白的,那说明你没有全对,要继续努力,如果有困难的同学,这时可以求助朋友并不能分享。一味的口算,学生往往会觉得比较疲劳乏味,这样一个涂色游戏既练习了不进位加法,又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反馈。最重要的是通过云端分享学习,还可以结识到志同道合地学习伙伴。他们可以共同探究、彼此激励,为解决同一个难题、完成同一个任务而结成学习同盟。
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借助云课堂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者而言,云课堂建构了宽松可控的学习环境,使其能自主选择适合的学习手段;对于教育者而言,云课堂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教法互补,让我们在面对三尺讲台时游刃有余。推行云课堂教学以来,我们的确尝到了一些甜头,看到了一些实践的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