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联合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t83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联合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行乌司他丁腹腔灌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生理盐水腹腔灌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1β浓度。结果 乌司他丁灌洗组治疗后各阶段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1β、淀粉酶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腹腔灌洗能够有效降低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a及白介素-1β,消缓患者炎症反应,发挥良好治疗成效。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乌司他丁;腹腔灌洗
  临床上重症胰腺炎病症具有着病情急促、发展较快等特征,患者病死率相应较高。乌司他丁是由人尿中所提取的精制糖蛋白酶抑制药剂,具有着抑制多种胰酶活性的临床作用,被临床作为胰腺炎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将其结合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依属鲜有,亟待更深实践强化。本研究以我院2012年以来所收治的43例行乌司他丁联合腹腔灌洗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例,针对性分析了乌司他丁联合腹腔灌洗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期间入院治疗的8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跨度为27-58岁,平均年龄(42.22±0.62)岁,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跨度为25岁-57岁,平均年龄(43.58±0.57)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3例。所有病例均满足中华医学会2004修订版《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1],患者均自愿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严重心肾、肝胆功能障碍、感染、肿瘤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前胃肠减压、水电解质补充、营养支持及抗生素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将4ml乌司他丁注射液溶于500ml生理盐水,进行加温至40℃,以20万U/次腹腔灌洗,灌洗量500~1000ml/次。开始采取缓慢冲洗,避免液体腹腔灌入,增加腹压而导致患者不适,每次灌洗液留腹时间控制在2h左右,保持每日2次冲洗,以10d为1疗程[2]。
  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腹腔内生理盐水灌注,500-1000毫升/次,冲洗频率,洗液留腹时间、洗液温度同观察组一致,保持每日2次冲洗,以10d为一疗程。
  1.3 腹腔置管
  给予2%利多卡因作患者局部麻醉,穿刺针保持负压状态,缓慢进针至腹腔,确定抽到腹水之后,以Seldinger法置入14~16#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深度保持12~20厘米,接引流袋并作导管固定[3]。
  1.4 指标观察
  实验室指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淀粉酶、IL-1β、TNF-a情况,观察治疗后3日与10日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评价:采取有效与无效两级标准评价。有效:患者腹痛感消失、各项指标疗程内有所降低。无效:腹痛感未见消失,各项指标对比治疗前未见降低。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表示,组间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取方差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观察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a水平:为144.7±24.9mg/L,治疗3日、10日后依次降至96.1±10.3mg/L、47.2±4.7mg/L。血清IL-1β水平:由治疗前44.2±5.1mg/L,依次降为治疗后3日、10日的30.2±7.1mg/L、15.3±2.4mg/L。血清淀粉酶水平:由治疗前901.4±155.7U/L。依次降低为治疗后3日、10日的504.4±89.3U/L、126.8±24.7U/L。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a水平:为143.2±24.2mg/L,治疗3日、10日后依次降至123.8±13.2mg/L、84.5±8.5mg/L。IL-1β水平由治疗前的43.6±3.8mg/L,依次降为治疗后3日、10日的38.9±8.7mg/L、26.9±4.1mg/L。血清淀粉酶水平:由治疗前896.8±163.6U/L依次降低为治疗后3日、10日的691.3±90.2U/L、214.2±34.7U/L。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水平,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腹痛表现均告缓解,从两组临床治疗的结果可见: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共计38例(88.37%),无效患者共计5例(11.63%)。对照组有效患者24例(55.81%),无效患者19例(44.19%)。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88.37%,明显优于对照组55.81%的整体治疗有效率,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重症胰腺炎是因大量胰酶释放,而造成胰腺产生弥漫性炎症、组织坏死、出血等症状,是一种发病较急的急腹症状。国内外临床认为:胰腺炎患者所被激活的各类胰酶除造成胰腺实质出血坏死外,还能够释放IL-1β、TNF-aI等细胞因子,此类细胞因子的存在均会造成病情加重及炎症扩散、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4]。因此及时清除此类炎性因子,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生命质量改善,有着促进性意义。
  经医学实验验证:采取腹腔灌洗能够有效稀释乃至清除不良炎性因子,阻断炎症蔓延恶化,且效果稳定,深得临床青睐。乌司他丁作为一类蛋白酶抑制剂,对于炎性介质可达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就患者血浆IL-1β、TNF-aI水平做出合理调控,避免细胞因子级联反应,也得以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本研究通过以乌司他丁联合腹腔灌洗对比生理盐水腹腔灌洗治疗急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成效研究,对两种方法在改善胰腺炎患者IL-1β、TNF-aI、淀粉酶方面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以乌司他丁联合腹腔灌洗治疗的胰腺炎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生理盐水腹腔灌洗治疗患者,有效改善了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中作深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修订版《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2004年
  [2]杨超.超声引导置管灌洗引流在重症胰腺炎手术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
  [3]湛荣坤,龙兴敬.外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1)
  [4]邹天雷.重症急性胰腺炎59例治疗体会[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十二指肠胃泌素瘤的外科治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病理特点、定位诊断和外科治疗分别作了介绍。方法:淋巴结转移常见于十二指肠胃泌素瘤,而肝转移常见于胰腺胃泌素瘤。肿瘤部位一般可以分为肠系膜上动脉右侧和左侧,一般右侧病例常见胰外病灶,出现淋巴结转移,较容易于进行切除。放免方法可以早期的定性诊断出ZES,手术探查的目的除了治疗外,对不明确部位的临床病例来说,探查有着很重要的诊断意义。结果:首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眼内炎患者30例30眼,观察其玻璃体细菌、真菌培养结果,经玻璃体切除后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观察其眼部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及眼部并发症。结果:其中29眼(97%)控制了炎症,无视网膜脱离等眼底并发症,保留了眼球。1眼(3%)术后发展为全眼球炎而行眼球摘除。19眼(63%)视力比术前提高,7眼(23%)视力无变化,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病房 2010 年9月—20139年9月收治的162 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有肺部感染的相关表现与无肺部感染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2 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62例,感染率为38.27%,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伴呕吐、意识障碍、疾病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在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方法 选取从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患儿28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各140例。其中A组治疗方式选择阿奇霉素注射;B组治疗方式选择阿奇霉素口服,比较观察两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出现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休克、肠胃不适及发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临床中,
期刊
摘要:目的:具体分析髌骨骨折术后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术后护理质量、满意度。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个护理组,即研究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以及护理指标(满意度、信任度、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6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加强病区冰箱冷藏药品管理,保障冷藏药品使用安全。方法 护士长、冰箱冷藏药品管理员、高危药品管理员、全体护士参与冰箱冷藏药品管理。根据冰箱冷藏药品目录清单,白班护士每日两次检查整理冰箱药品,同时观察冰箱温度,绘制冷藏药品冰箱温度登记表;冰箱高危药品使用有完整记录并双人签名,班班登记数量并交接签名。结果 冰箱冷藏药品温度监控合格,药品放置规范,标识清晰,高危药品标识醒目,使用规范,与管理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8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的保健性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性保健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完善的优生优育三级保健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结果发现,两组产妇的孕周和单胎数无显著差异,两组数据
期刊
摘要:总结了2012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新进助产士的带教体会。主要包括带教方面、新进助产士方面存在的问题,系统有针对性的带教措施。认为通过对新进助产士为期3个月的临床带教后,能使其更快适应产房工作,为产妇提供专业、全面、系统的安全服务。  关键词:产科;新进助产士;带教  产房的护理工作是保障产科其余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该护理工作对孕、产妇的身心都有显著的影响力。因此,新进
期刊
摘要:总结晨会十分钟培训对降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通过护士长在晨间护理后,晨会交班前7:50-8:00之间组织10分钟的培训,促进了科室护士主动学习的动力,增强了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素质,提高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预见性思维能力和应急能力,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科;晨会培训;护理不良事件  随着时代的进步,病人对护士的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用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按入选标准将3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通畅呼吸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参麦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疗程15 d后,治疗组对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