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十分钟培训对降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k1981f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总结晨会十分钟培训对降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通过护士长在晨间护理后,晨会交班前7:50-8:00之间组织10分钟的培训,促进了科室护士主动学习的动力,增强了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素质,提高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预见性思维能力和应急能力,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科;晨会培训;护理不良事件
  随着时代的进步,病人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护士态度和蔼可亲,还要有坚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急诊科护士面对病人多是急危重病人,突发事件多,复杂和异常情况多,就更要求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精湛的专科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快速的应急能力等全面的综合素质,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提升护理质量。2013年9月-2014年8月我科采用晨间护理后、晨会交班前7:50-8:00之间对护士进行十分钟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科护士含护士长共32人,均为女性,年龄24岁—45岁,学历:本科26人,专科6人,中专0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9人,护师14人,护士8人。工作年限1-23年。
  1.2方法
  1.2.1晨会十分钟培训方法
  晨会十分钟培训,每周一至周五7:50-8:00进行,周六、日和节假日不学习,在保证晨间护理质量和不影响晨会交班的前提下进行,护士长任主持人,护士长不在时护理组长任主持人,在培训前一天主持人收集学习内容,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收集:①全院及本科室护理不良事件討论分析,全国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讨论分析;②危重病人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③特殊病人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④专科护理知识要点、重点;⑤核心制度、新颁发的制度、流程、预案等;⑥新入科药物的说明书;⑦前一日的护理缺陷点评;⑧本科室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重点护理环节和安全隐患的提醒等等。每日7:50在晨会交班地点准时开始学习,参加者为当日夜班交班护士和白班护士,参加人数达到科室护士人数近70%,建立“晨会学习记录本”,休息人员和其他情况没有参加培训的护士利用工作的空余时间补习学习记录本上的学习内容,参加了现场学习的护士如果掌握程度不够还可以随时翻看“晨会学习记录本”进行再学习。
  1.2.2评价方法
  统计晨会十分钟培训实施前(2012年9月—2013年8月)与晨会十分钟培训实施后(2013年9月—2014年8月)科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
  数据比较用X2检验。
  2.结果
  2.1晨会十分钟培训实施前后科室护理不良事件比较,见表1。
  各组事件发生情况分布(表1):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总数35例、意外事件5例、中度护理缺陷10例、仪器设施不良事件11例、药物不良反应9例、其它1例.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总数11例、意外事件3例、中度护理缺陷0例、仪器设施不良事件0例、药物不良反应7例、其它1例.实施前后各组事件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11.703,P<0.05)。
  各组事件发生情况分布(表1)
  实施前 实施后
  护理不良事件总数 35 11
  意外事件 5 3
  中度护理缺陷 10 0
  仪器设施不良事件 11 0
  药物不良反应 9 7
  其他 1 1
  3.讨论
  3.1 晨会十分钟护士培训的可行性。培训时间安排在每天的晨间护理后和晨会交班前,上班护士人数相对较多,培训时间固定,持续时间短,不影响日常工作的运转【1】,不影响晨间护理质量,不影响晨间交班报告会,也不影响责任护士随主任和主管医生查房,易于坚持,经过长期累积能明显提高护士的业务知识水平。
  3.2晨会十分钟护士培训的有效性。晨会十分钟护士培训增强了护士识别安全隐患的努力,提高了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护士的预见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应急能力,使护理不良事件终止在萌芽状态,预防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了科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了护理纠纷,保证了科室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小结 晨会学习是专科护士获取和补充专科知识和护理安全知识的快捷途径,亦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的过程【2】。开展每天的晨会学习是护士培训较好的补充手段【3】。通过每天十分钟的晨会培训,融学习于工作中,将学习内容切实联系临床实践,使护士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和成效,提高了护士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降低了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推动着急诊科护理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菊芳.晨会重点提问在年轻护士培养中的作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5):45-46.
  [2]莫丽君,梁伟平 .晨会提问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7):55-56.
  [3]李迎华,胡回云,郁晶等.晨会学习的实践和效果[J],全科护理,2012,10,(8):2301-230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前后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结果:经统计分析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提高到98%,依从性提高到9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有利益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增强了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自我防护的意识,纠正只注重监测血糖、血压、蛋白尿、保护肾功能,而忽视糖尿病足部管理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多次发放健康小处方,使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到提高,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方法:对32例乳腺癌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进行多次发放健康小处方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达标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使用多阶段健康小处方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提高其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健康教育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3/10万,呈上升趋势,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8%
期刊
摘要:目的:对十二指肠胃泌素瘤的外科治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病理特点、定位诊断和外科治疗分别作了介绍。方法:淋巴结转移常见于十二指肠胃泌素瘤,而肝转移常见于胰腺胃泌素瘤。肿瘤部位一般可以分为肠系膜上动脉右侧和左侧,一般右侧病例常见胰外病灶,出现淋巴结转移,较容易于进行切除。放免方法可以早期的定性诊断出ZES,手术探查的目的除了治疗外,对不明确部位的临床病例来说,探查有着很重要的诊断意义。结果:首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眼内炎患者30例30眼,观察其玻璃体细菌、真菌培养结果,经玻璃体切除后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观察其眼部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及眼部并发症。结果:其中29眼(97%)控制了炎症,无视网膜脱离等眼底并发症,保留了眼球。1眼(3%)术后发展为全眼球炎而行眼球摘除。19眼(63%)视力比术前提高,7眼(23%)视力无变化,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病房 2010 年9月—20139年9月收治的162 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有肺部感染的相关表现与无肺部感染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2 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62例,感染率为38.27%,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伴呕吐、意识障碍、疾病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在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方法 选取从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患儿28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各140例。其中A组治疗方式选择阿奇霉素注射;B组治疗方式选择阿奇霉素口服,比较观察两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出现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休克、肠胃不适及发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临床中,
期刊
摘要:目的:具体分析髌骨骨折术后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术后护理质量、满意度。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个护理组,即研究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以及护理指标(满意度、信任度、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6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加强病区冰箱冷藏药品管理,保障冷藏药品使用安全。方法 护士长、冰箱冷藏药品管理员、高危药品管理员、全体护士参与冰箱冷藏药品管理。根据冰箱冷藏药品目录清单,白班护士每日两次检查整理冰箱药品,同时观察冰箱温度,绘制冷藏药品冰箱温度登记表;冰箱高危药品使用有完整记录并双人签名,班班登记数量并交接签名。结果 冰箱冷藏药品温度监控合格,药品放置规范,标识清晰,高危药品标识醒目,使用规范,与管理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8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的保健性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性保健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完善的优生优育三级保健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结果发现,两组产妇的孕周和单胎数无显著差异,两组数据
期刊
摘要:总结了2012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新进助产士的带教体会。主要包括带教方面、新进助产士方面存在的问题,系统有针对性的带教措施。认为通过对新进助产士为期3个月的临床带教后,能使其更快适应产房工作,为产妇提供专业、全面、系统的安全服务。  关键词:产科;新进助产士;带教  产房的护理工作是保障产科其余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该护理工作对孕、产妇的身心都有显著的影响力。因此,新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