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期保健在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egua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8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的保健性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性保健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完善的优生优育三级保健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结果发现,两组产妇的孕周和单胎数无显著差异,两组数据不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与产检次数大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产妇,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率、家庭访视率、系统产检率以及早孕检查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产妇住院分娩期间,实行产期保健工作对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较少缺陷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孕产期保健;产科并发症;作用
  在反映地区医疗保健水平的过程中,孕产妇的死亡率是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1]。据研究表明,产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不仅会严重影响胎儿与产妇的身体健康,还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在临床医疗水平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于如何有效控制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降低孕产妇的危险,降低孕产妇的死亡概率,始终是临床中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产科中应用孕产期保健实际只对新生儿健康实行指导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控制孕产妇并发症产生的一种有效方式[2]。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产科收治的产妇16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分别为8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7.5±2.3)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8.9±1.3)周。其中32例经产妇,48例初产妇。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1-34岁,平均年龄为(28.1±2.1)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孕周为(39.1±1.2)周。其中33例经产妇,47例初产妇。两组产妇临床资料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的保健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基础上实行孕产期保健。孕产期保健针对孕前期、孕中期以及孕晚期实行有针对性的优生优育三级保健措施。其主要包括:第一,直到孕产妇知晓孕产期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由责任医师与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自我监测。要求孕产妇暗示接受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妊娠期个阶段的并发症。如早产、贫血、糖尿病、胎盘早脱等等。第二,鼓励计划性妊娠。依据孕产妇的身体条件及时调整用药,降低畸形的发生概率。第三,建立相应的保健咨询机构。对有遗传病史的产妇给予生育指导,必要时还需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第四,进行常规的产前筛查。第五,在产后对新生儿进行早筛措施。对相关新生儿疾病进行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是否具有出生缺陷。
  1.3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了SPSS17.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运用t的检验原理,计数资料主要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結果发现,两组产妇的孕周和单胎数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与产检次数大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同时观察组产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家庭访视率、系统产检率以及早孕检查率均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孕产期保健指标的比较
  组别 产前检查率 住院分娩率 家庭访视率 系统产检率 早孕检查率
  观察组n=80) 91.8 98.8 96.4 98.3 96.2
  对照组n=80) 61.3 83.1 62.3 59.4 67.3
  注: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孕产妇在待产的过程中,由于生理期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具有多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同时容易受到外界暴露的影响,病理生理之间的变化存在较大的关系[3]。如果孕产期的异常表现或者是临床症状不能及时的筛查,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新生儿与孕产妇的危险。因此,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次试验结果同样说明,在没有经过系统的、完善的孕产期培训,其各项指标均低于接受过培训的孕产妇[4]。同时,在观察组接受孕产期保健的过程中,其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产妇。在临床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将孕产期保健措施深入其中,对孕产妇具有重要的意义。孕产期保健措施的实施,对及时发现孕产妇与新生儿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常规的方式,孕产期保健措施更有实用性[5]。
  综上所述,在产妇住院分娩期间,实行产期保健工作对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较少缺陷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庄婵娟,朱昊平,吴琴琴,等.进一步改善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免费建立健康联系手册的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1):45-47.
  [2]翠芳,李建梅.新疆兵团农四师对流动人12I孕产妇系统管理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19(19)346-348.
  [3]周敏,章小维,渠川琰,等.妊娠期适宜增重范围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3(4)275—277.
  [4]黄锟,陶芳标,刘浏,等.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社区干预效果的流行病学和社会学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0(10):708-712.
  [5]王德智,王晓玲.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开创产科新纪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7):520-521
  作者简介:李丽(1977-01-27),女,汉族,山东日照人,日照市东港区河山镇卫生院妇幼保健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
其他文献
关键词糖尿病;预防;健康指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上的改变,从而使糖尿病患者人群逐渐扩大。糖尿病是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是人类第四大危害性疾病,仅次于癌症、艾滋病、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更主要的危害则是由于血糖浓度升高,血液粘稠,引起全身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由此发生的心肌梗塞、脑梗塞和脑出血是造成糖尿病
期刊
中年人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中坚力量,又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肩负着社会及家庭双重重担,精神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由于工作繁忙,往往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轻病不重视。随着年龄增长,到中年后其机体各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调节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所以,中年人要加强自我保健。  1膳食营养  中年人普遍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抵抗力强,而不重视合理营养,有的表现营养过剩,如肥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
期刊
摘 要目的: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前后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结果:经统计分析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提高到98%,依从性提高到9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有利益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增强了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自我防护的意识,纠正只注重监测血糖、血压、蛋白尿、保护肾功能,而忽视糖尿病足部管理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多次发放健康小处方,使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到提高,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方法:对32例乳腺癌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进行多次发放健康小处方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达标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使用多阶段健康小处方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提高其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健康教育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3/10万,呈上升趋势,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8%
期刊
摘要:目的:对十二指肠胃泌素瘤的外科治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病理特点、定位诊断和外科治疗分别作了介绍。方法:淋巴结转移常见于十二指肠胃泌素瘤,而肝转移常见于胰腺胃泌素瘤。肿瘤部位一般可以分为肠系膜上动脉右侧和左侧,一般右侧病例常见胰外病灶,出现淋巴结转移,较容易于进行切除。放免方法可以早期的定性诊断出ZES,手术探查的目的除了治疗外,对不明确部位的临床病例来说,探查有着很重要的诊断意义。结果:首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眼内炎患者30例30眼,观察其玻璃体细菌、真菌培养结果,经玻璃体切除后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观察其眼部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及眼部并发症。结果:其中29眼(97%)控制了炎症,无视网膜脱离等眼底并发症,保留了眼球。1眼(3%)术后发展为全眼球炎而行眼球摘除。19眼(63%)视力比术前提高,7眼(23%)视力无变化,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病房 2010 年9月—20139年9月收治的162 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有肺部感染的相关表现与无肺部感染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2 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62例,感染率为38.27%,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伴呕吐、意识障碍、疾病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在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方法 选取从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患儿28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各140例。其中A组治疗方式选择阿奇霉素注射;B组治疗方式选择阿奇霉素口服,比较观察两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出现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休克、肠胃不适及发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临床中,
期刊
摘要:目的:具体分析髌骨骨折术后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术后护理质量、满意度。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个护理组,即研究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以及护理指标(满意度、信任度、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6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加强病区冰箱冷藏药品管理,保障冷藏药品使用安全。方法 护士长、冰箱冷藏药品管理员、高危药品管理员、全体护士参与冰箱冷藏药品管理。根据冰箱冷藏药品目录清单,白班护士每日两次检查整理冰箱药品,同时观察冰箱温度,绘制冷藏药品冰箱温度登记表;冰箱高危药品使用有完整记录并双人签名,班班登记数量并交接签名。结果 冰箱冷藏药品温度监控合格,药品放置规范,标识清晰,高危药品标识醒目,使用规范,与管理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