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当扎根于学生学习生活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您当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所作的博士论文《学生学习生活研究》,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引进教育研究的视野,提出关注学生学习生活质量问题,引起学术界较大反响。请问您当时确立了“学生学习生活研究”这一主题,是出于哪些考虑?
  唐荣德: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研究,源于参加我的导师陆有铨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1JAZJD880005)课题研究。当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强调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探讨,重点探讨学生的学习生活、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
  选择“学生学习生活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主题,还缘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活世界哲学思潮催生了人们对生活的关注,以生活世界理论作导引来研究儿童的生活,促成儿童的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新视点;二是我国社会转型突显了个人的生活与价值,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1990年联合国首次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提出“一切为了儿童”,为所有儿童的生存和正常发展提供必要的保护,这是国际社会对儿童生活状况高度关注的体现,中国政府也积极参与其中,反映出我国社会对儿童生活问题与发展的重视;三是我国学校教育变革也指向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从不同角度关注学生在学校生活过程中的发展问题。
  正是基于理论的促动、社会的需要与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我选择了“学生学习生活研究”这一主题,希望通过学习生活的研究,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毕业之后,围绕着学生学习生活这个主题,先后公开发表了《我国学生学习生活的人文性考察》《论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论我国学校学习生活意义的时代抉择》《论学校生活中学生发展的实现》《制度化教育下的学习生活探讨》《学习生活质量:学生发展的本质与路径》等论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学习生活研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有了一些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学生的学习生活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深入理解学习生活的内涵、学习生活质量的构成呢?
  唐荣德: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是在学校中的生活,是学生以学业活动为表现形式的自觉连续性活动过程。这里的学校并不完全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个学习生活引发者的角色。学习生活是由学校引发的,在时空上主要集中在学校中,但也延伸到家庭与社区。生活质量反映的是人们整个社会生活的状况,学习生活质量就是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生命存在状况好坏的集中反映,它包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观感受、客观结果和现实行为表现三方面的内容。主观感受就是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自我感受,是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全面反思性评价,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获得的意义的丰富性;客观结果是学生的身心实际状况,是学习生活所带来的身心两个方面主要的客观变化;现实行为表现则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能的发挥状况,是学生自我感受的外在表现,它主要表现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状况和反映学生内在需要的兴趣满足状况。
  :在您看来,当前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呢?
  唐荣德:影响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因素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就当前而言,这些影响因素存在于当前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一是学校教育的实际价值追求偏离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教育目的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教育实践追求的是考试高分与升学,并把获得高分与升学归为成功,没有获得高分与没有升学归为失败,导致降低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意义。二是教育实践中的创造性缺乏。人的形成过程应是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挥的过程,但学校教育实践过程缺乏创造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学生身心发展不足。三是教育资源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合理的兴趣需要,减少了学生发展的机会,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您特别强调学校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呢?
  唐荣德:这种同一性,可以从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体现出来。学习生活目的是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生成性,是个人对学习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追求,关注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形成。人的形成正是学校德育追求的最终目的。学习生活内容表现为各种学业活动,是在特定情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是怎样活动的,学习生活内容就是怎样的,学生正是在自身从事或经历的这些学业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对世界的自我认识,产生了相应的情感,养成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学习生活的范围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生成与表现的范围,这也就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范围。学习生活方法论指向于学业活动的开展,强调个人在活动中的积极体验,是个体如何对待自身并使自己在主动进行的活动中获得充实、自由、内心敞亮的精神状态,这种行动与体验的学习生活方法,也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我国倡导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组成的,德育在整个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从生活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学生的学习生活既是学生的成长之旅,也是德育的过程。从学习生活的视野来看,学生的“成人”过程就是学校德育的过程,学生学业活动的范围就是学校德育的范围。因此,学校德育是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全方位展开的。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又常常把学校德育缩减为教育中极小的部分,只有专门的德育课和班主任工作才被归为学校德育的范围。学生完整的学习生活过程被分割成了互不关联的几个部分(系统),学生被分裂,不再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从学习生活的视野来看,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
  唐荣德:在我看来,当前的学校德育可能存在着如下两个方面的典型问题。
  其一,学校德育范围被人为地缩小了。在以往的德育观念中,仅把专门的德育课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范围,只有部分老师(主要是班主任)负责德育工作。这就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其他活动从德育中排除了,学校中的大部分老师不再关注学生的成长,尽管他们的言行对于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德育成为专门时间中的专门活动,德育只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中。   其二,学生学习生活存在教育性不足的现象,产生失范的生活体验。活动的教育性是德育工作的根本追求。学习生活即是学生以学业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系列的活动。当前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着教育性不足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生活是真实存在的生活过程,失范体验的学习生活,会导致学生否定学校德育的要求。
  :当前学生学习生活教育性不足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唐荣德:当前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性不足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学习生活违背基本的规范(或规定)。学习生活也是一种社会生活,要受到各种社会规范的制约,正是这些规范的内化,使学生成为了一个社会人。当学习生活违背了这些规范,学生就难以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行为与思想观念。二是学习生活内部存在价值观的冲突。学习生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完全一致的价值追求。当这些价值追求相矛盾时,就会造成学生无所适从,导致行为失范。三是学习生活违背学生成长的规律或常识,学生被非人化。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自己的规律,学习生活不遵循这些规律时,学习生活过程就成为损害学生发展的过程。四是学习生活与社会氛围不一致。社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背景,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追求也应在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当学习生活与社会主流的价值追求不一致时,就会导致学生否定社会的价值追求,也否定学习生活的教育价值。
  :在您看来,学习生活违背基本的规范(或规定)是怎样一种情形?
  唐荣德:学校工作要受到各种规范的制约,当学校工作违背各种规范(或规定)时,对于学生而言,就会出现学习生活违背基本的规范(或规定)的状况,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违规体验,降低或消除规范意识,最终导致学生的行为失范。如国家明确规定学校不得在假期补课,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学校违背国家的规定,照常补课。这种学习生活给学生带来的体验就是可以不遵守基本的规范。规范的缺失,也就直接否定了德育的存在。学校德育在最基本的方面就是形成学生的规范意识,规范学生的言行。
  :您所说的学习生活内部存在价值观的冲突,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唐荣德:学习生活是由诸多的活动组成的。学校中的各项活动相互间没有形成一致性,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体验,最后出现行为失范的现象。如学校提倡的言行与学校实际追求的言行不一致。我曾经见到过这样的一所学校,学校墙壁上写着“请讲普通话,请用简体字”的提示,但是,“请讲普通话,请用简体字”这几个字本身就是用繁体来写的,写为“請講普通話,請用簡體字”。学校其他的提示语或名人名言,也都是用繁体字来写的。校长的解释是:“繁体字好看,所以用繁体字来写。”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这种价值观冲突的现象,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上会造成混乱,在学生的具体行为上会迷失规范。
  :您所指学习生活违背学生成长的规律或常识,学生被非人化的情况是怎样的?
  唐荣德:在当前的学校工作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学习生活安排,使学习生活违背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如教师以学习的名义完全控制了学生全部的时间,学生既得不到有效的休息,更不可能去满足自己合理的兴趣爱好,学生成为了一个知识学习与应付考试的工具,不再被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完整个人来看待。在寄宿制的学校中,学生的宿舍安排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如有这样的学校,在宿舍楼的住宿安排上,把低年级的学生安排住在高年级学生的楼上。很明显。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要轻一些,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由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会影响高年级学生的休息与学习。这种违背学生成长规律或常识的学习生活,会让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不合理的思想认识,进而出现不恰当的行为。
  :从学习生活的视野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德育意义是什么?
  唐荣德:“减负”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面关怀。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学习生活,建构起一个合理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生活质量,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者或学习工具转变为学习生活者或学习过程中完整的个人,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多次发布有关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文件,各个时期提出的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措施集中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让学生对学习活动要有积极的感受,使学生愿意学习,消除学习的负担感与压力感;其次,全面安排各种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活动多样化;再次,使学生身心两个方面都不要受到伤害,保持健康状态。这些内容,其本质是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状况,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学生的生活过程来看待;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与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减负”的目的与学校德育的追求是一致的。
  :从学习生活视野来看,当前学校德育应如何完善?
  唐荣德:从学习生活来看学校德育,德育的范围有了扩大,德育全体也从教育者向学生转变了,日常开展的德育活动转为学生的体验活动,德育目标从“学生的品德形成”转变为“人的形成”。因此,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实际上就是要全面建设一个具有教育性的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来说,学校要发挥德育课程的引导价值,整体化、系统化地建构学校生活体系,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性。
  :具体来说,该怎样发挥德育课程的引导价值呢?
  唐荣德:学校要发挥德育课程的引导价值,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获得恰当的学习生活体验。学生的成长是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实现的,是学生的一个自觉与自发相结合的过程。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德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就在于给学生成长以恰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确方向,获得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成长中的自觉性,从而为学习生活提供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引导,就是要使德育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做好基本的价值观念的教育,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学习认识社会、他人、自身的恰当方法,懂得尽可能合理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关系,从而在经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活动时,能够恰当地面对挫折,获得积极的行动体验,使学生的体验与学校德育要求相一致,从德育角度来看是强化了德育要求,从学生个人角度来看,则是形成了良好的“德”的品质。
  :在您看来,该怎样建构学校整体化、系统化的生活体系呢?
  唐荣德:在现实生活中,学校管理者常常是从管理的角度来安排学校生活,往往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缺乏人的视角,因而,尽管每一块工作都安排得很恰当,但所有的工作联合在一起则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与系统,导致学生会形成不相一致的学习生活体验。从学习生活角度来看学校生活,学校管理者应该要有人的视角,要以学生为核心来整体化、系统化的建构学校生活体系,消除学校生活中的不一致性,从而增加学校生活的影响力,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怎样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才更具有教育性呢?
  唐荣德:说学习生活具有德育价值,就源于学习生活本身的教育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负面体验,主要在于学习生活教育性的缺乏和不足。因此,增强学习生活的教育性,是做好学校德育的重要要求。学习生活教育性的增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增强学习生活的科学性,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课程学习安排要符合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其二,学习生活要体现出其中的教育因素,教育者或学校工作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要努力发现其中的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教育要求,丰富学生的积极体验。
其他文献
如果以下这些问题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  ○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样大,但是DVD包装盒却比CD包装盒要大得多?  ○为什么很多电脑制造商会免费提供市场价超过电脑本身价格的软件?  ○为什么购买一款手机的价格不那么贵,而为这款手机购买额外一块电池却非常贵?  ○为什么女模特的收入要比男模特的收入高?  ○为什么收入高的人要比收入一般的人的工资涨得快?  ○为什么不少快餐店承诺,要是你付钱的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能力为重”的战略主题,高中阶段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我市于2011年出台了《大连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在普通高中实施优质特色发展工程。其核心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围绕这个目标,近年来,我们不断丰富和探索教育手段,以学生社团建设为主线,构建促进学生能
尽管911是保时捷最经典的车型,但在我看来,矮小精悍的Cayman才深得保时捷的精髓。从外表看来,保时捷718 Cayman S与老款Cayman S并没有太多区别,所有经典的细节都得到了保留,流畅的线条中找不到一丝的“赘肉”。复杂但却并不夸张的空气动力套件可以时刻保持下压力,当然,你还可以升起尾翼进一步增加下压力。  内饰的布局依然很简单,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不想让驾驶者将过多的精力分散。中控台上
按照“金砖之父”吉姆·奥尼尔的说法,“‘金砖国家’的基调就是这个时代的基调”。“金砖五国”拥有了世界领土的30%,代表了世界人口的43%,占据了全球GDP的18%。拟议中的“金砖银行”,已被设想成用来平衡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信贷机构的一股力量。“金砖国家”正在使这个世界变得看起来不一样。  在世人越来越关注“金砖国家”崛起的同时,“金砖国家”内部的比较、追赶也在加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
摘 要:学习障碍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发展性障碍。从狭义来看,学习障碍也是病,至少是一种心理疾病。学习障碍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还会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导致学生自杀。对学习障碍应早诊断、早干预。可以运用“温情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  关 键 词:学习障碍;学习困难;诊断与干预  作者简介:张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官群,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如果说主题教育是学生成人的阳光与雨露,那么主题实践便是他们成人的沃土与蓝天。华东师大张江实验中学的学子,正是在常态化、多样化、趣味化的主题实践之中,播下美行的种子,收获美习与美德的花果。  我们本着教育性、实效性,主题化、操行化、渐进互补的德育理念,构建实施了七个方面的主题实践活动。一次实践就是一次操行,一次习得,一次播种。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让学生的美好德行得以扎根。  (一
德育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校的首要工作,这一点在基础教育界早已达成共识。绝大多数中小学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实施德育。但必须承认的是,德育缺乏实效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实际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德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基于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倡导“在生活中发现德育细节,通过细节改进提升德育实效”的研究方式,通过校本研究改进德育工
在人类活动中,仪式先于教育。有了正规教育后,仪式也一直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  学校教育中的仪式很多。每一堂课都在“上课”“起立”的仪式中开始,每一星期都在升旗仪式中展开,每一学期始于开学典礼,每一学段终于毕业典礼。运动会有仪式,入队入团入党有仪式,十八岁还有成人仪式……  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仪式教育可以给学生以规则、以习惯、以情感,可以给学校以风气、以精神、以文化。  正因为此,不论是
课题类别:国家一般  学科分类:教育心理  课题负责人:杨丽珠  工作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116029  本课题全方位研究3~15岁儿童青少年人格影响因素,探索幼儿、小学生、初中生人格发展的机制及干预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为幼儿园、小学、初中及家长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全人格提供有效载体和可行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探讨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结构,制定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评定量表
2019年1月18日,上汽通用汽车雪佛兰U-CLUB车主俱乐部迎来正式成立5周年的日子。自2014年成立至今,会员规模迅速壮大,截至目前已接近220万。作為雪佛兰金领结服务的重要平台,U·CLUB车主俱乐部秉承“懂车更懂你”的服务宗旨,以打通产业链的服务模式覆盖客户消费的全生命周期,展现雪佛兰金领结服务“贴心、愉悦、专业、可靠”的品牌形象。  自2017年雪佛兰品牌之夜发布“四新”战略举措以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