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描是绘画艺术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是单色手绘画种,有着多种多样的风格、方法、流派和理论体系。一幅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素描是绘画造型的基础,包含着绘画造型艺术的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正确的观察方法是造型艺术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是认识和理解物象的起点,有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正确地把握物象,表现物象。作为基础训练的素描,更应注重观察方法的培养。
一、整体观察,贯穿始终
马蒂斯说:“没有整体的形,细节画得再好,再出色也毫无价值。”
作画时不是整体观察指导下的全面推进,而是急于求成,急着出效果,在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下一味地死抠局部,因而造成局部相互之间的关系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画得非常突出和完善,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的,其画面效果可想而知。整体观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整体观察方法是素描艺术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它贯穿素描实践的全过程。整体观察要求从物象的大处着手,抓大印象、大感觉、大比例、大关系、大框架。在绘画时,观察物象首先要从大处着手,即先画大轮廓,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局部。画每一个局部细节时,要做到心中有整体,观察局部、刻画局部是为了丰富整体,即整体——局部——整体。即使局部推进式作画,并不意味着观察方法是局部的,每个局部的表现分寸,仍需以整体观察来调度。素描写生时,始终坚持整体地观察对象,这是素描基础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二、比较观察,把握关系
素描形象包含许多表现因素,运用相互比较的方法,观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造型特点、空间位置、明暗差别、不同质感等,将这些视觉信息纳入观察系统中统筹比较,比较轮廓的弧度、斜度,比较色调的深浅及层次,比较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较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这种根据比较画出来的物象才是客观对象的真实存在的一面。拿起笔就画,看到哪儿画哪儿,看到头就画头,看到手就画手,只盯着局部的变化,孤立地描绘,缺乏整体透视、比例、形状、结构、体面、明暗、空间等造型因素的观察比较,其结果失去了整体结构的联系。只有反复地观察比较,把握各部分关系,才会使造型表现深入,才会不断地培养造型能力。
三、内外观察,立足本质
内外观察就是由表及里地观察物象的内外关系,理解物象的本质结构。只注重观察物象的表面现象,而忽视内在结构的观察理解,会导致画出来的形体不严谨,结构关系不准确。本质总是表现为各种现象,认识本质必须从现象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观察分析。“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而只有理解的东西,我们才能正确地感觉它。”客观物象的外部现象是繁复的,本质与非本质的东西混在一起,素描作画时,只要内外结合地观察就能弄清物象的形体结构关系,再通过现象揭示本质,有利于把握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四、形态观察,抓住特征
形指物象的基本形体,态指物象的存在方式,“态”依附“体”而存在,二者构合在一起,成为物象存在的形态。客观事物是以各色各样形态存在的,又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呈现出物象生动性。形态观察的目的,就是靠知觉的观察、敏锐的感受,快速地把握物象形态特征,体现形态的个性差异。要注意感受形状大小、比例长短、体面宽窄等形态变化,抓住物象特征。
五、用心观察,主观处理
素描不是对自然及现实的一种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是用心灵感受的产物。在素描实践过程中用心去观察事物,挖掘自己对物象的独特感受,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做物象的奴隶,用形象来表达观念,艺术地处理画面关系。达·芬奇的素描深邃深远,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磅礴大气,拉斐尔的素描精细入微。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能显示大师的精神境界,即艺术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他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没有心灵感受,则很难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正如罗丹所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总之,素描是进入造型艺术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确的观察方法有利于自身观察各个系统的建立,彼此沟通与联系,相辅相成,加深对事物的观察、认识和理解,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促进造型能力的提高,逐步培养自身的素描表现风格。如此,学习者无疑将终身受益。
(责任编辑 谭有进)
一、整体观察,贯穿始终
马蒂斯说:“没有整体的形,细节画得再好,再出色也毫无价值。”
作画时不是整体观察指导下的全面推进,而是急于求成,急着出效果,在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下一味地死抠局部,因而造成局部相互之间的关系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画得非常突出和完善,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的,其画面效果可想而知。整体观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整体观察方法是素描艺术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它贯穿素描实践的全过程。整体观察要求从物象的大处着手,抓大印象、大感觉、大比例、大关系、大框架。在绘画时,观察物象首先要从大处着手,即先画大轮廓,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局部。画每一个局部细节时,要做到心中有整体,观察局部、刻画局部是为了丰富整体,即整体——局部——整体。即使局部推进式作画,并不意味着观察方法是局部的,每个局部的表现分寸,仍需以整体观察来调度。素描写生时,始终坚持整体地观察对象,这是素描基础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二、比较观察,把握关系
素描形象包含许多表现因素,运用相互比较的方法,观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造型特点、空间位置、明暗差别、不同质感等,将这些视觉信息纳入观察系统中统筹比较,比较轮廓的弧度、斜度,比较色调的深浅及层次,比较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较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这种根据比较画出来的物象才是客观对象的真实存在的一面。拿起笔就画,看到哪儿画哪儿,看到头就画头,看到手就画手,只盯着局部的变化,孤立地描绘,缺乏整体透视、比例、形状、结构、体面、明暗、空间等造型因素的观察比较,其结果失去了整体结构的联系。只有反复地观察比较,把握各部分关系,才会使造型表现深入,才会不断地培养造型能力。
三、内外观察,立足本质
内外观察就是由表及里地观察物象的内外关系,理解物象的本质结构。只注重观察物象的表面现象,而忽视内在结构的观察理解,会导致画出来的形体不严谨,结构关系不准确。本质总是表现为各种现象,认识本质必须从现象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观察分析。“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而只有理解的东西,我们才能正确地感觉它。”客观物象的外部现象是繁复的,本质与非本质的东西混在一起,素描作画时,只要内外结合地观察就能弄清物象的形体结构关系,再通过现象揭示本质,有利于把握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四、形态观察,抓住特征
形指物象的基本形体,态指物象的存在方式,“态”依附“体”而存在,二者构合在一起,成为物象存在的形态。客观事物是以各色各样形态存在的,又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呈现出物象生动性。形态观察的目的,就是靠知觉的观察、敏锐的感受,快速地把握物象形态特征,体现形态的个性差异。要注意感受形状大小、比例长短、体面宽窄等形态变化,抓住物象特征。
五、用心观察,主观处理
素描不是对自然及现实的一种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是用心灵感受的产物。在素描实践过程中用心去观察事物,挖掘自己对物象的独特感受,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做物象的奴隶,用形象来表达观念,艺术地处理画面关系。达·芬奇的素描深邃深远,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磅礴大气,拉斐尔的素描精细入微。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能显示大师的精神境界,即艺术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他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没有心灵感受,则很难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正如罗丹所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总之,素描是进入造型艺术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确的观察方法有利于自身观察各个系统的建立,彼此沟通与联系,相辅相成,加深对事物的观察、认识和理解,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促进造型能力的提高,逐步培养自身的素描表现风格。如此,学习者无疑将终身受益。
(责任编辑 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