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语文的创新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wsqwsqw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探索的进程中,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将创新教育适当、巧妙、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从而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的创新教育。
  一、在引导上下功夫,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帮助学生认识作者,培养创新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作者本身就是极具有创新才能的优秀人才,所以,教师应该着力引导学生认识他们的创造成果,了解他们的创新活动,从而有效地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在上《岳阳楼记》这一课时,我将范仲淹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制成幻灯卡片,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在上《苏州园林》时,我将叶圣陶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重要观点梳理一下,并将其打印出来发给学生。我通过上述活动,有效地让学生全方位、多层面地认识作者、了解作者,从而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潜移默化的创新影响,在学生心里植入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意识。
  2.帮助学生领会观点,激发创新精神。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道德观念、个人情感与情操抱负都浓缩了作者的创造性思维,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性思想。例如: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技术,千古流传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创新、创造的成果,以现在眼光来看,也具有十分深远和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初中语文教材的严谨结构、精妙构思、精炼语言都包含了大量的创新性元素和创造性结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从创新的角度,不断引领学生认识其中蕴涵的创新因素,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在学习中有效挖掘学习和生活中的创新元素。
  二、在突破模式上下功夫,着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路决定出路。要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模式上下足功夫,突破原有的模式,在突破中求创新。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所学的文本,抛弃“满堂灌”的落后形式,尽量鼓励学生多讨论、多议论、多质疑,然后进行引导启发,这样会对实施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预习质疑、师生共同研疑的方式,启发学生对教材的谋篇布局、中心思想、观点看法与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大胆质疑,同时,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学生提出的见解相对稚嫩,但只有一点质疑的价值,我也在课堂上开展研疑活动。我要求学生抛弃所谓的标准答案、唯一答案,不断鼓励学生向创新思维要答案、向创新思维求突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在质疑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大胆探索创新方法,体验创新快乐。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要求、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展思维求异活动,提出与教材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只要学生所讲所想在一定范围、一定领域内有一定道理,就给予肯定。例如:在传统意义上“愚公移山”是指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实现任何理想。但有学生就以一种新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认为愚公其实很愚,因为只要搬家到平原或别的地方,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而且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别的事情;再如:在传统意义上“滴水穿石”所表达的是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而有的学生从新换个角度思考,认为“滴水穿石”是错误思想,是死心眼,因为攻克难关应该寻找其薄弱的部位,而不应教条只使用单一方法。学生通过上述的思维创新,创造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3.在重组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就是突破旧事物、超越旧事物。创新的思维就是在旧思维、传统思维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所以,创新思维必然要对旧事物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这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模式。例如:正常情况下,“屡战屡败”是无能,但若是“屡败屡战”却是顽强。再如:红与黄进行组合便为橙,红与蓝组合则形成紫。也就是说,在新的组合中,新的元素就产生了,新的事物就出现了,新的观点就产生了,从而创新性思维也就迸发了。
  三、在打基础上下功夫,着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贫乏的人是不可能进行创新活动的,所有的创新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之上的。换言而之,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创新活动。
  1.注重背诵检查,为创新思维夯实知识基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的创新首先以掌握、占有丰富的词汇量为前提。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巴金先生能熟练背诵《古文观止》中的不少名篇,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先生能背诵《红楼梦》,而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掌握一万多条词汇。我以此为例,鼓励学生强化背诵,提升创新,不仅在课内,而且在课外诵记名篇各段、名言名句,并开展背诵比赛活动,增加学生“肚里的墨水”,以此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强化拓展阅读,为创新思维增加知识储备。
  读书量少,会导致学生在阅读方面“营养不良”,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倡议全班学生捐书,建立班级图书馆。然后科学、合理、妥善地安排好图书出借,并且有计划地安排好学生的阅读活动,例如: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摘抄名句,有计划地熟记精彩文段,写阅读交流心得,等等。阅读的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素养,从而有效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在语文创新方面的能力。
其他文献
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两种特性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有人将教学语言的要求概括为“八戒”:一戒拖泥带水、拉里拉杂、与题无关的废话;二戒颠三倒四、疙里疙
初中课文《散步》是一篇孝道教育的好教材,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孝道内涵、明白孝道意义、实践孝道行为等方面指导功能显著,对于当前弘扬孝道文化、倡导敬老养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就该文所蕴含的孝道内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孝道启示作具体分析。  1.养亲敬亲,亲亲敬长  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照顾父母的日常起居,关注父母的身体变化,使父母食饱居安,心情舒畅,这是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当然,仅有这些还不够。
目前肝微粒体水平的药物代谢相互作用研究日趋增多,但用食品动物猪肝微粒体进行药物代谢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科题研究了不同年龄和性别猪肝CYP450酶系的检测方法、四种临
摘要: 本文以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学习状态成功经验存在问题思考    一、引言    学生的学习状态历来被古今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所关注。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他的学习理论中提出,学习要遵循“学习的准备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那么什么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呢?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
摘 要: 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至关重要,它能积累大量语文素材,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实现“自我教育”,改善学习困难。同学们在阅读时可根据自己现有的学习水平、阅读能力与文章特点,选择不同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方法,并逐步形成有个性风格的读书方法。  关键词: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方法    不少同学在学习语文时总有这样的困惑:我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也按时完成了家庭作业,但成绩提高
摘 要: 教学初中语文课,在社会、家庭、学生不够重视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堂实效,关键在于要有爱心,爱心就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有爱心什么教学上的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爱心 课堂实效     教师的子女都能健康活泼地成长,只要是读高中的,绝大多数都能考上大学,有的还读研究生;只要在是社会上参加工作的,绝大多数都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没有一个教师的子女不努力不上进。如果教师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