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Ma_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郑市辛店镇北靳楼小学河南新郑451100)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教师、教科书、黑板和粉笔来完成。然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很强的优越性,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诱发儿童的情感共鸣。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学生在“活”的数学课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教师、教科书、黑板和粉笔来完成。然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很强的优越性,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诱发儿童的情感共鸣。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要善于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例如教学一年级“数的认识”时,我采用动画的方法,通过教师的演示配合学生动手摆实物,使数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先显示一幅反映新学年开始的图画,图中的老师、学生、鲜花、树木、房屋、飞鸟等画面一个接一个地慢慢出来,通过画中的人和物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画面中的每一个图都是可以移动的,通过鼠标对物体的拖动,可把同类的物体分在一起,使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好引入情景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就像在学生和课本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氛围。例如我在教学中使用投影片、录音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历史故事,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一开始出示小明同学一天的作息时间投影片,让学生说说每幅图是什么时间,他在做什么。学生一下子被三幅彩图吸引住了,个个认真观察,抢着回答,从而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看一段录像——时针娃娃和分针娃娃的对话,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感知。“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看不见摸不着,根据这一特点,我让学生用钟面学具,通过自己数一数(数大格、小格)、算一算、比一比……亲自从活动中体验1时、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我又出示一张投影片,让学生了解我国1分钟的生产情况,感受时间的可贵,教育他们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接下来我放了一段一分钟的音乐,学生做课间操,利用情境调动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计算机媒体则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长方体体积计算”,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进程:①探讨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如何解决体积计算方法的问题,利用电脑演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改变。②探讨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利用电脑依次显示:a、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b、把这样的5个正方体摆成一排;c、把这样的正方体4排摆成一层;d、同样的共摆3层(最后得到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③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以4人为一组,用6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派代表上台当“小老师”,用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拼法,并对照本组实验报告单说出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总个数的关系,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④归纳体积公式。⑤验证公式。以上教学进程,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现在了学生面前。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信息化时代,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教学,由于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至于教学时间过多,课堂40分钟,讲课25分钟,留给学生的时间只有15分钟。15分钟内要消化25分钟讲述的知识,其困难可想而知。课堂上掌握不了,无疑就是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被束缚在书本上,限制了个性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今,使用多媒体教学,新授时间只须10分钟,学生用20分钟巩固,还有10分钟机动时间,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总之,多媒体能充分展示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学生在“活”的数学课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其他文献
晋江、洛阳江是泉州市第一和第二大江。晋江、洛阳江流域,尤其是其上游水资源是泉州市的生命线,担负着沿岸及下游数百万人民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晋江、洛阳江流域仍然存在着工业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水土资源流失等情况,情况不容乐观。水污染治理俨然成为一个沉重的课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两江的环境质量及环境治理现状,通过文献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两江治理的措施
(宁化城东中学福建宁化365400 )    当前,中学生物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然而,由于中考生物分值相对于语、数、英大科来讲,分值比例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不太重视生物的学习,甚至把上生物课看成是一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从生物教学自身的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话题。通过我们课堂的努力,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好生物
(贵州省威宁二中贵州威宁553100)    科学素质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组成。学生的素质是由心智全面发展(观察、思维、想象、实践能力等)到身心全面发展(生理与心理素质的统一)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思维、能力、品格等);中学化学教育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中心,现在我们就以中学化学教育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一个探讨。  一、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学科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实验高中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摘要】本文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通过备课、导课、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实验教学、让学生感受探究的方式和过程五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
(高要市白土镇宋隆中学广东高要526100)    【摘要】为了让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物理知识、有充足的信心迎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九年级的教师在授课的后阶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安排复习课,复习课占九年级总课时比例约50%,因此复习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复习课的教学研究,合理处理好物理复习课教学中常遇到的五个问题 ,对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复习教学问题研究    我们知道,中考物
(湟中县大才学校青海西宁811600)    【摘要】在教育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尤其在以实验为主的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更是显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多媒体化学教学    浅谈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越性  1.能够将更多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社会发展转型、扩大内需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步骤。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切实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与
(习水县习酒中学贵州习水564622)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已经被积极地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正确认识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发挥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师的重要关注话题。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物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了几点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