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倡导民主化的作文评讲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tu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它集中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表达技能和思想认识等方面水平。所以,作文教学既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许多語文教师重视作文教学,却不重视作文评讲课,因此学生收益甚少。每当作文本发放下去,老师只做大概总结,同学们只是粗略的看看分数、老师的大红批语,却不会再去细读自己的作文及体会老师评语的含义,因此这次的作文不论好与差都打上一个句号。如此下去,优生的作文不会有更大的进步,差生的作文始终是差。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作文评讲是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我非常重视作文评讲课,大力倡导作文评讲课的民主化,让学生自己参与作文评讲。每次作文评讲课上,我首先宣读“榜上有名”者名单(写的好的或比较好的),紧接着宣布夺得本次作文“桂冠”的男女生个一名。一下就把学生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然后让夺得本次作文桂冠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并要求同学们来评评哪儿写的最精彩,哪儿还有不足之处。顿时教室的气氛高涨,同学们畅所欲言。接下来请“榜上有名”者先后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有些片段,学生边读,我就边引导学生欣赏、评析。总之,我的作文评讲是真正体现了以欣赏为主体,变教堂为学堂,让真正的民主走进了作文评讲课。
  我认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呼唤民主,我们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更需要教学的民主,而作文评讲这一思想和情感因素最强的课,尤其需要民主。让民主走进作文评讲课,既是许多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更有待更多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师生共同参与的作文评讲是作文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与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势是相一致的。
  其一,师生共同参与评讲,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老师的正确培养和引导。作文评讲课让学生走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文,让讲台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成功、宣扬自己观点、袒露自己的不足、剖析自己缺陷的场所,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学生通过欣赏自己、剖析自我,逐渐形成悦纳自我的意识,从而养成既能展示自己的成功,有勇于直面自身的不足的宽广胸怀,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其二,师生共同参与评讲,体现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正确的角色定位,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近来颇为老师们所关注、探讨。教育心理学表明: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待于教师去唤醒和激发。作文评讲课,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评讲、共同讨论,可以变教师“婆婆”式的说教或“权威”者的指点而为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师生在人格对等的前提下的互相碰撞,使学生在一种互相信赖、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心智的启迪和潜能的激发。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始终应是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应是说教者、指令者。师生始终处于平等的地位,台上的同学个个放声朗读,放胆评论,台下的同学也频频发言,课堂上洋溢着融融乐乐、愉悦和谐的气氛。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的艺术功力也得以充分展现。在日常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把学生的作文本子撇开,将每次的作文装订成册挂在教室的墙壁上,让每个同学参与评点,从而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其三,师生共同参与评讲,增强了评价的客观公正性,避免了作文评价片面弊端
  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历来是语文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基本没有第三者的介入,这就难免存在片面或失当。平时的作文训练,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评析,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这样的评价结果肯定要比教师一人的评价客观公正得多,相应的习作者也比较接受评价意见。
  作文教学本身特点,要求师生双方平等对话、共同参与,要求我们的老师能走下高高的讲台,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习作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师的“学生观”问题,只有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题观,才能让明主的春风吹进作文教学的课堂,吹进莘莘学子们的心坎。
其他文献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和实际,使他们感受到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认识到化学就在每个人身边,我们都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解决现实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其目的是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培养未来的化学家,而是怎样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使每个公民都懂得一些基础化学知识,使他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化学;化学能解决哪些
【摘 要】情感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为教育界所关注。历史教学除了承载着让学生了解过去,以史为鉴外,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知错能改,培养学生顾全大局意识,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优良品质,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关键词】情感教育 乐观主义 集体利益  新的课程标准业已将情感、态度与价值
【关键词】中学生恋爱非正式的自由辩论    【主题辨析】  (一)理论依据  1、 中学生进入心理断乳期后,他们会逐渐把对父母的一些依赖和情感转向同龄人身上。  2、 随着身体发育的不断成熟,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些成人特征,他们中的一些人强烈的意识到了自己的成人特征,于是在情感上有了和成人一样的需求。  (二)现实依据  1、在现阶段的高中教育中,很多班主任对正经历情感问题的学生感到为难,不知道怎样
要写好高考作文,必须掌握一些写作技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高考作文在众多的平庸文章中胜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高考作文创新常见的技法有如下几种:  一、对比论证法  对比论证是议论的一种方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了比较,就有鉴别;有了比较,对事物的认识才更深刻。  请看吴梦婷《心净看世界》一文的议论片段:  自满是杂草,稍有不慎,它会毁掉整个花园,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在写出《旷野的呼声》后没有出任
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并能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一、生动形象、富于直观的语文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要求语文教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就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进行分层教学,能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一、结合学生实际,科学分类组合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
现在的新课标与以前的教材思路有明显的不同,注重了学生的创新性讨论性学习,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好学生做好引路人。为了使课堂既生动又有效,教师就必须周密策划,上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每个概念每个问题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用启发的言语语调来调动学生,引导他们主动的去动手动脑,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体现,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商量去讨论。这正是我们所培养的方向。    一:
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合格,可靠接班人的神圣责任。班集体管理其实是社会管理的缩影,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集体的面貌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要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有赖于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多年的班级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  一、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学校无大事,处处有教育”,所以,我很注重自己的行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现教、学、做合一。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县域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管理的和谐发展,笔者做以下初探。  【关键词】县域 课堂教学 改革     构建“问题既评价”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
聋校的语文教学和健全学校有所不同,它肩负着培养聋哑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特殊任务。它对聋哑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发展思维能力、发展智力、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都有直接的影响。语文学科在聋校占的课时最多,花的精力最大,但效率不高,学生读写能力始终得不到根本提高。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一名聋校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聋校语文教学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