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三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dongyan90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7日:泛读遵义
  
  我躲在2009年8月7日
  正午的一棵桂花树下
  读火烈烈的遵义
  一声尖锐的火车汽笛
  把我流浪在遵义街头
  商场里央视正在现场直播
  雅安汉源突发地质灾害
  阻断了奔涌的大渡河
  呀我猛然想起石达开
  想起苦斗中的红军
  下午五时许秋天驾到
  遵义一下子温柔起来
  我看满街行进的仿佛都是
  灰军装红五星的长征队伍
  晚间新闻联播说大渡河
  疏浚了我为四川惊出了
  一身冷汗红军还在
  娄山关激战毛泽东还在
  用缴来的望远镜观察敌情
  深夜我躲在一家宾馆
  708号房间的黑暗里
  读红彤彤的遵义
  疲惫的城市睡了
  唯有无数思想睁着眼睛
  淹没在闪烁的灯海我
  牵挂那场空前绝后的远征
  很多英雄人物在博大的
  中国历史里出没
  沉思的湘江河缓缓穿城
  然后又随我缓缓入梦
  
  8日:遵义会议会址
  
  小龙山麓那场震古烁今的
  会议还没有结束油灯下
  我们熟识的那群天之骄子
  还在激烈讨论民族之命运
  ——中国向何处去
  在西南一隅名城遵义
  沸腾的朝圣者汹涌而来
  嘹亮的军号在红军山之巅
  向世界一遍又一遍吹响
  历史坚定地翻过无数画面
  这一页始终向阳而开
  在原野上数不清的
  向日葵怒放着多像那些
  苦大仇深的青年高举拳头
  竹筏休憩了行军锅身背
  几枚弹洞站在众目之前
  接受问询我们伫立在
  宏观历史里的某一天清晨
  雪花飞舞寒风砭骨
  犬吠与枪声在城东又起
  在小龙山麓万籁俱寂
  那场著名的会议还没有结束
  七十多年过去了 那场
  远征早已胜利很多往事
  已渐遗忘然而他们还在
  孜孜论证一个民族兴衰
  的因果或者轮回
  9日:红军烈士陵园
  你看凤凰山怀抱英魂
  你看凤凰山郁郁苍苍
  鸟雀在浓密的林间参差
  地鸣叫 它们代言那些太
  早凋谢的生命以及憋在
  胸膛里的愤怒的呐喊
  你看湘江河水怀抱英魂
  你看湘江河水日夜奔流
  上午我在岸边流连我
  低吟那首驰名天下的七律
  代表那些缄默天国的青年
  抒发一腔忠贞与豪迈
  军号马蹄与枪声终于
  在岁月的风雨里沉寂下来
  化作松涛或者化为鸟语
  遥想七十多年前的遵义
  它只是一个孤苦的小城
  当鲜血染红朝阳 当禾苗在
  渴望里疯长许許多多
  战友驰骋在山坡上
  突地停住了年少的心跳
  你看凤凰山如诗如画
  你看湘江水如痴如醉
  几十个民族一同远征
  血沃中华花开年年
  此刻我们庄严地抚摸
  历史追忆灿烂的生命
  高耸的红军烈士纪念碑下
  中国的阳光在燃烧
  血染的红旗正飘扬
其他文献
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的部分篇目对某些字的注音,新旧版本不一样,老师在教学时感到非常困惑,不知究竟应该读什么。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新版本把“阙”注音为“quē”,而过去注音为“jué”。《荷塘月色》中“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新版本把“媛”注音为“yúan”,过去注音为“yùan”。《短歌行》中的“契阔谈,心念旧恩。”新版本对“契”注音为“qiè”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很不确定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自己选择、确定作文课教学内容,教师固然拥有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作文课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适宜的教学内容。实事求是地说,即便是适宜的、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很难确保作文教学的高效率,随意甚至怪异的作文教学内容,当然更是雪上加霜。作文教学应该有一条底线。这就是教学内容必须恰当。如何确定恰当的作文教学内容,这对当前的语文界是一个巨大
近日,我在教《伤仲永》一课时,分析到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按照提前预设,我引导学生自然归结到“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至于“其受于人者不至”。正在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他认为仲永五岁时,自己不能学,可长到十二三岁了,可以自己学习呀。他为什么不学呢?仲永长大后不学习才是他“泯然众人矣”的真正原因。  面对这有理有据的自然生成。我静下心来细思,联系上下文,向学生这样解释:
语文体验阅读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体验过程,怎样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收到最佳的成效,在我看来,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是学生在语文体验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体验阅读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也不是对作品内容的简单重复和重视,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自己的想象,从不确定和空白处感受作者在创造这个形象或审美意境时不曾想
“冬天的凤池山,乔木们都脱掉了夏的盛装,赤裸裸的挺立在山石之间,只有攀俯的藤蔓依然那样的绿,绿得那样的精神。有人说它是寄生藤,不可礼赞。寄生有什么不好呢,寄生不也是一种生存状态么!”我曾在一篇下水作文中这样写道。是的,寄生确是一种生存状态,尤其是学会在丰富多彩的文学领域寄生你的个性情感。将个性情感寄生于文学世界,吮吸文学精华,培养厚重的文化底蕴,再经个性思维的酝酿与再造就形成了一个人独特的人文素养
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再造想象是根据口头或文字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诗词鉴赏中,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训练。  1.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风格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例如用第一人称口头描绘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前四句的画面:剑外忽然传来官军平乱胜利的消息,我不禁老泪纵横、惊喜若狂。长达七年多的战乱啊,七年
2009年高考语文学科,依然是社会谈论的热点,而作文更是热点中的焦点。从社会层面而言,恒河沙数的议论,随意成分、偶然成分、从众成分、标新成分多多,可以说说而已,但考生却是唯一“被考”的人。在准备2010年高考的过程中,新一届的考生对作文的关注不能淹没在这些成分中,而应该尽可能做到“理性”,以求“有用”。  所谓理性,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2009年的18道作文题中包含哪些“公约数”,二是这些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教材同时关注“三个维度”,因而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那么应该怎样创造性使用文本呢?    一、破常规,勇于另辟蹊径    面对教材,你有什么感觉呢?如果在你的眼中,它只是一本印有文字的书,那么它也会对你毫无感觉,也会以冰冷的面孔对待你;如果在
语文是一门内蕴丰富、审美趣味强的学科,她的最突出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情”!语文课能把这个字处理好,课堂一定会生动有趣、魅力无穷。  我们的传统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受特殊认知模式的影响,认为课堂教学是纯粹的智能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所侧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大家经常忽略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富有感情的孩子。于是经常板着脸孔讲概念、讲道理。很少涉及到情感教育。偶有涉及,也是几
反思的缘由    对余映潮教学模式的反思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某种原因。2005年冬在武汉参加了一个语文教学峰会,听了一节《驿路梨花》的课。课的开始部分:  师问:为什么大家都把这篇小说当作散文来读?  生答:因为这篇小说写得有诗情画意。  师:我也觉得很美,这节课我们从四个方面体会本文的美:1、欣赏画面美,2、感受诗情美,3、想像意境美,4、品味人性美。  多么整齐明晰的课堂结构,多么匠心独具的提炼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