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情蕴的寄生与再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的凤池山,乔木们都脱掉了夏的盛装,赤裸裸的挺立在山石之间,只有攀俯的藤蔓依然那样的绿,绿得那样的精神。有人说它是寄生藤,不可礼赞。寄生有什么不好呢,寄生不也是一种生存状态么!”我曾在一篇下水作文中这样写道。是的,寄生确是一种生存状态,尤其是学会在丰富多彩的文学领域寄生你的个性情感。将个性情感寄生于文学世界,吮吸文学精华,培养厚重的文化底蕴,再经个性思维的酝酿与再造就形成了一个人独特的人文素养——能获得社会青睐的文学情思。那么,如何寄生个性情感于文学之中,使之不断获取文学营养,又如何再造个性文学情思,使之健康地传播人类文明、创新时尚文化呢?
  
  一、巧施文学预设,激发文学情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程序合理而内容丰富的文学活动,告诉学生文学与生活、文学与自然、文学与文明、文学与情感的相依相存的关系。
  当然,要做好这些工作,对一个语文教师的要求就相当高了,语文教师是文化之人,语文教师也应该是文学之人,教师的文学修养,影响着学生文学情感的生成,课堂活动前的文学预设,是培养学生文学情思的关键环节。教师在研读教材编写教案时将文本中的文化意蕴转化成自身的个性文学储备,组织独特的文学交流方式,才能很好的将学生诱入文学境界,乐于接受文学熏陶,激发文学情趣。
  听一位年轻教师执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很受启发。课间,有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武松斗杀西门庆主动告官,鲁达打死镇关西为什么要逃跑呢?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时,将研究的层面引入封建伦理与封建法律范畴的深度,充分体现了师生对文学价值观探究的热情。课后,我翻阅了这位教师的备课本,课堂出现的这一文学讨论环节,正是他研读教材选用教法过程中的文学预设。
  
  二、阅读文学作品,培植文学情根。
  
  我喜欢范读课文,也喜欢听学生诵读课文,在朗读悟意中把握学生的情感倾向,将学生轻松带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中去,然后再授之以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个性阅读时感悟作者的情、感知篇章的意、感受语言的美。一篇好的作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获得情趣、意蕴与形式的美学享受,并能转化成文学情蕴与人分享,这就是文学教育的目标,学生的心灵土壤里也就种下了肥硕的文学情根。
  《空山鸟语》是台湾作家郭枫的一篇散文,充满了朦胧诗的美学意蕴。教学中我先设计了一个情景还原的步骤,播放一组自然而宁静的春山画面,在自然的怀抱里录制的鸟鸣声是那样的悦耳动听,很快就将学生的情绪拴进了散文教学必须创设的倾情静思的艺术氛围之中,然后与学生一道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探究与交流,逐步体验散文画面所涌现的自然的声色美、生命的情意美与诗人那恬静而淡远的心境美。
  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知识基础与文学感知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作品阅读并加以辅导,寄生文学情根的土壤才深熟肥沃,才能培育出鲜活茁壮的文学芽儿。
  
  三、实践文学创造,放飞文学情思。
  
  语文课堂是学生寄生文学情感的沃土,更是学生再造文学情思的摇篮。阅读中学会对文学作品一字一词一人一物进行分析、品味、鉴赏,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在教师设置的美学氛围中放飞文学情思,将独特的文学生成传达出来,师生共享,从而逐步培育学生个性化的文学情蕴。
  《木兰诗》是学生最喜欢诵读的一首北朝民歌,诗中并没有《陌上桑》式的美女彩绘,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对诗句进行朗读并初步感知故事梗概后,可以指导学生对木兰的肖像进行描绘,从对身姿、面容、眉宇、穿着的再造描写活动中,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风貌。学生笔下的木兰或娇美艳丽、或柔弱如风、或英姿飒爽,千差万别。这就达到了文学教育过程中的文学情感的再造目标:有个性审美特征的文学再造活动。
  让学生放飞文学情思,不必拘泥于课堂活动,更多的是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投身社会活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文学能量。那年寒假,巧遇一位初三学生,他们家族宗祠落成大典,该生摹仿铭文,拟写了一篇祭辞:“鸿蒙开泰,天地生春;吾辈聚首,共仰祖神。无玉帛之奉,有孝虔之诚。捧烛焚香敬米酒,追思往昔忆故人。三百年,数峰踏出千重路,十五代,一人毓就优族群。……”美吧,该生学之成法,用之有道,用富于文学情蕴的语言表达了对祖辈成大家业的歌颂,这不正是个性情感寄生于文学而后再造出来的美丽情思?
  人的情感丰富的程度与喧泄的方式,与其所受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与文学品位的熏陶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实施文学教育的过程也是接受文学教育、提升文学层次的过程,教学相长嘛。相携学生,跨进文化的殿堂接受文学的洗礼,做情蕴浑厚而热情浪漫的文化人,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最为惬意的吧。
  
  郭帮寅,王莉,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通山。本文编校:高述新
其他文献
新课标倡导民主的课堂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应该承认,新课标的确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对被定性为僵化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强力反拨中,在进行全新的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中,一些声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将教学目标立在前方,引导学生朝着目标行进。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这个工作及定位之后的有效实施,需要依据文体特点的准确把握,依靠文本的准确解读。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以致用”。“致用”中极为重要的两条是读懂和表达。不同文体的教学对于这两条的要求不尽相同。  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是解说事物事理。这一文体的教学侧重于表达,因为作者写作时总是力求明白地把事物或事理解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知人论世”的鉴赏要求。本设计就以“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诗歌为教学切入点,形成方案A。  鉴赏诗歌从诗歌意象入手,将会找到一把通往诗人情感大门的钥匙。本设计以“意象”为切入点,用诵读基本规律带动诗歌意象的品析和诗人情感的把握,形成方案B。  方案A  [教学目标]  1.感受闻一多先生特定历史时期复杂深沉的爱国情感,激发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苏童,1963年生于苏州。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到南京工作,一度担任《钟山》编辑,现为江苏作家协会驻会专业作家。随着其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蜚声海内外。主要作品有:《妻妾成群》《井中男孩》《你好,养蜂人》《离婚指南》《平静如水》《后宫》《米》《罂粟之家》《碧奴》等。    问者:苏童你好!你有一篇小说叫《仪式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幅春色盎然、优美感人的美丽画面,更是一曲至真至纯、其乐融融的亲情颂歌。品读这篇文章,我们仿佛沐浴在美的雨露里,发现着美、欣赏着美、感受着美、体验着美、探究着美。在学习这课时我采用美点寻踪的方法,让学生以“____美,美在____”的句式,来发现美、探究美。  美点寻踪,极适用于优美的散文。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和分析美点,并学会总结
200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在沿承江苏丰厚文化内涵、人文底蕴的同时,更注重了时代内蕴的彰显,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成为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试题吻合时代的节拍    话题型命题作文是今年江苏作文的一大变化。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情景作文等作文样式在连续8年话题作文后“重现江湖”,既打破了自身弊端日益显露的话题作文长期一元垄断的局面,也是对语文新
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的部分篇目对某些字的注音,新旧版本不一样,老师在教学时感到非常困惑,不知究竟应该读什么。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新版本把“阙”注音为“quē”,而过去注音为“jué”。《荷塘月色》中“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新版本把“媛”注音为“yúan”,过去注音为“yùan”。《短歌行》中的“契阔谈,心念旧恩。”新版本对“契”注音为“qiè”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很不确定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自己选择、确定作文课教学内容,教师固然拥有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作文课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适宜的教学内容。实事求是地说,即便是适宜的、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很难确保作文教学的高效率,随意甚至怪异的作文教学内容,当然更是雪上加霜。作文教学应该有一条底线。这就是教学内容必须恰当。如何确定恰当的作文教学内容,这对当前的语文界是一个巨大
近日,我在教《伤仲永》一课时,分析到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按照提前预设,我引导学生自然归结到“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至于“其受于人者不至”。正在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他认为仲永五岁时,自己不能学,可长到十二三岁了,可以自己学习呀。他为什么不学呢?仲永长大后不学习才是他“泯然众人矣”的真正原因。  面对这有理有据的自然生成。我静下心来细思,联系上下文,向学生这样解释:
语文体验阅读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体验过程,怎样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收到最佳的成效,在我看来,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是学生在语文体验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体验阅读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也不是对作品内容的简单重复和重视,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自己的想象,从不确定和空白处感受作者在创造这个形象或审美意境时不曾想